八幅地圖依次排開,複雜程度逐漸加深。每幅圖上,都用紅色虛線勾勒出一塊近似梯形的區域。細看那些“梯形”,除了內部縱橫愈發精細,出現若干大型建築外,整體格局居然基本沒什麼變化!
北京建築大學建築遺產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湯羽揚面前這八幅地圖,標示的都是西四北頭條至八條,總共8條衚衕構成的西四北街區,時間跨度從元代至今。700餘載光陰間,滄海桑田,衚衕格局的“不變”令人稱奇,也是這片街區最大的價值。“它可以説是北京最老的居住裏坊,是北京城市生活的記錄載體。”
歷史溯源
寺廟曾是社區“公共客廳”
程硯秋、張宗昌、陳三立陳寅恪父子等9處歷史人物居所,偵統分遣所、正紅旗官學等15處重要近現代建築……考慮到西四北街區人文遺蹤豐富,湯羽揚帶領歷史城市保護與發展創新團隊,將散落各處的史料、故事進行了細緻研究,梳理出一份街區歷史清單。伴隨着居民對樹木、假山,飯館的撫今追昔,共同構成西四北街區的集體記憶。
“我們查閲了大量資料,比如北京剛解放時,有一個全部寺廟的登記簿,走訪不同住户也會講自家歷史,再互相參考着驗證。”團隊成員張曼介紹,有的故事可以落到確切地址上,有的只能確定是在這片街區。
在這份街區歷史清單中,記者注意到可考據的古代寺廟共有24處,對8條衚衕的體量而言可謂不少。事實上,或許與人們印象中“肅穆”“勿進”等觀念不同,舊時寺廟很接地氣,也很親民,偶爾也會熱鬧非凡。
以位於西四北三條3號的聖祚隆長寺為例,它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原為漢經廠外廠,後成民居雜院。幾年前住户已完成騰退,院內違建也逐步拆除。目前湯羽揚團隊正在做它後續的安全評估,以及詳細的測繪、歷史信息收集與錄入等工作。
湯羽揚團隊製作的聖祚隆長寺後續利用設計圖
整理諸多隆長寺的資料,團隊發現歷史上逢初一、十五開廟門時普通市民可以入內參觀,很多經書、文物字畫也可以給百姓看,可以認為有帶有現代公園、圖書館、小型博物館的功能。此外,各地大名寺的僧人來到北京,也可以在隆長寺落腳,它還承擔着類似旅社的功能。
去年,隆長寺拆除違建時,一塊嵌入牆內高達3米的石碑顯露真容。據考證,這是乾隆皇帝在重修寺廟時所題刻的詩碑。也是在乾隆年間,寺中會將多餘房屋提供給生活困難的老人居住,起到養老及救助的作用。
湯羽揚介紹,不僅隆長寺,北京城裏很多寺廟在歷史上都會兼有公共空間的作用。“對寺廟的公共屬性有了新的認知後,下一步做隆長寺利用時,考慮將它作為社區公共客廳,為社區和老年人開闢活動場所,就十分自然,順理成章了。”
空間提升
“親情院”見證一甲子變遷
走訪街區院落時,團隊發現,本地住户會對所居空間懷有更深的情感。極為難得的是,團隊遇到了一處雖然只有一進,但仍相對規整的四合院。院內年齡最大的住民是一位75歲的老先生。打從1956年,他便居住於此,四合院陪伴了他的成長,他也見證了院子的發展與變遷。
憑藉記憶,老先生為團隊描繪了半個多世紀前,他和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姨媽等一户三輩12口人在院落生活的場景。幼時在衚衕中追跑打鬧,夏夜舉家院中乘涼,往昔種種美好依然鮮活如昨。
外祖父母去世後,子女們各自分房,再將一些房賣給外戚。各户間有了加建分隔,四合院大門也從東南角改到了西南位置。如今,四合院為7户17口人共居。有意思的是,他們之間多少都有一點親戚關係。
雖然居住環境逐漸擁擠,7户人家相處卻十分和睦。令湯羽揚印象深刻的是,有對夫妻住在一間很小的耳房,但也表示喜歡這裏。因為孩子放學回來可以在院中活動玩耍,有老人、親戚照看非常放心。
調研完成後,團隊根據7户家庭各自需求,分別做了兼顧歷史保護的空間提升方案,例如調整大門回到原來的位置,設計錯層的空間等等。目前這些想法雖然還未執行,但團隊至今與院中各户居民仍然保持良好聯繫並形成了獨特的羈絆。
湯羽揚認為,除了通過“申請式退租””共生院”等方式進行人口疏解與老城保護,這種鄰里關係和諧的“親情院”也應予以保留。“我們覺得這些院裏的人,對院子有感情,老住户是傳達城市歷史記憶最重要的人羣。”
門樓故事
打造四合院文化精品線路
除了提煉出100餘座歷史性院落及它們身上附着的故事,納入清單之中,團隊還希望尋找更為直觀的建築外在表達,“傳統門樓”進入到他們的視野之中。
門樓,即四合院的大門。隨着人口更迭,院裏住户或許會去改建自家房屋,但門樓是公共的,通常沒人去翻建改建,得以保留原來的式樣和尺寸。若是對四合院有所瞭解,一走一過間,即可從門樓“讀”出它是否為歷史的院落,曾經的主人身份等級如何等信息。
比如,“廣亮大門”寬敞明亮,出入者可以在門樓“屋檐”下躲避日曬雨淋,通常用作官宦人家的宅邸設施。相較之下,“金柱大門”規模小些,門洞進深也窄,整體顯得輕巧許多。而在老北京,“如意門”數量通常是最多的,因為這是一般民居所用,雕飾依經濟實力可繁可簡……
西四北街區現存符合傳統形制特徵的209處門樓,被團隊一一記錄並進行了分類。在此基礎上,湯羽揚提出“四合院門樓文化精品線路”構想——在“經典款式”門樓旁,通過文字、圖示、二維碼、3D打印模型等多種方式,對其進行詳細解説。包括院落若有故事,也一併“搬到外面”來展示。即便從前完全不瞭解四合院,觀者也可在沿途欣賞、體驗中,得到基本的科普,感知城市記憶。
為什麼大門要開在東南角?因為北京城東南方向來的是暖風,因為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向東南排水順應了自然。為什麼西北方向牆面高?因為這樣可以擋住凜冽的西北風。屋面為什麼要做出曲線?因為下雨時水流可以朝邊走,免得滴濺在人身上……
“回看從前的年代,沒什麼高科技,如此大的城市、地區都採用四合院這種樣式規制,説明它是生活在北方地區的人們和自然磨合的結果,有着內在的建築智慧、社會秩序在裏面。”湯羽揚認為,保護一座建築本身並不難,説到底它只是房子,好好去用,不去破壞就可以了。而上面附着的文化價值,則只能靠闡釋、傳播來不斷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