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古鎮 賞花燈 品古趣
皤灘古鎮地處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皤灘鄉,是我國古代江南山區農村古鎮文化的典型縮影,也是研究我國古代農村集繁榮興衰的不可多得的典型資料。
皤灘是水陸交匯之地,沿靈江、永安溪的水路在皤灘攏岸,通往浙西的蒼嶺古道也在皤灘起步,這種連接東南沿海與浙西內陸的優越地理位置,便使得皤灘成為古代浙東南山鄉的一個著名商埠和古代食鹽之路的一個重要中轉碼頭。
清朝中期時皤灘古鎮頗具規模,除“水埠頭”外,鎮內還分佈着“埠頭”五處:武義埠、東陽埠、縉雲埠、永康埠和公埠。古鎮區集中大量明清古建築羣,豐富多樣,有商家老店、民居古宅、妓院賭場、書院義墊、祠堂廟宇。自民國初期起,由於交通條件的變異及天災人禍,皤灘古鎮逐漸蕭條,特別是鐵路通車,使皤灘鹽路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皤灘市面也風光不再,但主體建築與結構卻保持完整。皤灘古鎮擁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雖然歷經千年滄桑,仍完整地保持了原有古老格局。鎮內民居青磚黛瓦、石灰粉檐、古色古香,造型精美,結構精緻,力學巧妙。古鎮是進行歷史研究的“活標本”,有“江南社會變遷的歷史見證”的盛譽。
龍形古街,是皤灘古鎮留給我們的一個獨特而非常具體的外在形態。古街的形態、店鋪、民居、祠堂廟宇、鵝卵石鑲嵌的地面都獨具特色,風格別緻。這五個方面關聯一氣,相輔相成,是遊人們在皤灘徘徊踟躕、流連忘返的基本亮點。
距古街一公里處有桐江書院,書院系宋乾道(1165-1173)年間,晚唐詩人方幹第八代孫方斫舉資創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曾數次蒞臨,為書院題名並遣子就學,使之名冠江南,號稱“江南第一書院”。數百間,書院雖飽經風霜,幾度遭毀,但摧而彌堅,人文淵藪,至今古風猶存。書院周圍重山疊翠,曲水瑩回,古木成蔭,良田阡陌,耕讀氣息十分濃郁。
皤灘還有夜觀五月之景。皤灘乃永安溪獨一無二的五溪匯合點,即朱姆溪、萬竹溪、九都坑溪、又黃榆坑同點匯入永安溪,夜晚來襲,五條溪水都有皎月皓影,頗有妙趣。
皤灘還有獨特的手工藝——針刺無骨花燈。俗話説,“美人在骨不在皮”,針刺無骨花燈卻反其道而行之。此燈造型別致,燈身沒有骨架,全用繡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玲瓏剔透,輕巧能飛。最近十幾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花燈得以發掘整理,並閃亮登場,一舉獲得國內金獎,被志家稱為“中華第一燈”、為仙居爭得了“花燈之鄉”的美譽。
近年來,當地在油菜花節期間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為品牌,推出“遊古鎮、賞花燈——皤灘古鎮夜間歷史文化情景遊”活動項目。遊覽線路按各景點特色開設有景觀觀賞、婚俗表演和地方戲表演等不同內容的活動項目。
皤灘古鎮地方不大,建議有興趣的遊客在活動期間前去遊玩,或者作為周邊大景區的附屬景點進行遊覽。
誠招 “三農調研員”,主要從事有關農村發展方面問題的調研和法律援助、是針對涉農問題及項目重大選題的調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