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在許多詩人的眼裏,總是淒涼悵惆的,而在北宋大詩人蘇軾的筆下秋詩什麼樣的呢?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荷花凋謝,菊花的花枝還在傲寒鬥霜。一年中最好的景緻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其一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曲折的水岸邊露出舊日水漲淹沒時留下的河牀痕跡,稀疏的林木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樹根。
一葉扁舟飛快地划着槳,它將要飄去哪裏呢?應該是回到江南的黃葉村。
秋興
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間。
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可慰摧頹仍健食,此生通脱屢酡顏。
年華豈是催人老,雙鬢無端只自斑。
行香子·秋與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
渾無處、迴避衰容。
問公何事,不語書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
似無言、有意傷儂。
都將萬事,付與千鍾。
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作者一生多舛,幾遭貶謫。這時,曾經驕傲的才子,回望一生漂泊,秋風中過往的淡然、堅定、灑脱似一一看穿。這時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傷得真切。全詞悲切中又有作者一如既往的曠達,也表達了作者對坎坷一生的無謂態度,在傷感中放任心性的情感,哀而不傷。
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
縹緲紅妝照淺溪。薄雲疏雨不成泥。
送君何處古台西。
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
行人腸斷草悽迷。
這首詞大半寫景,寫景卻栩栩如生,或視、或聽、或聲、或色,描繪一幅真切動人的送別場景,更加深了依依惜別的情意。
菩薩蠻·秋風湖上蕭蕭雨
秋風湖上蕭蕭雨。使君欲去還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殺人。
佳人千點淚。灑向長河水。
不用斂雙蛾。路人啼更多。
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里
昨夜秋風來萬里。
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
羈舍留連歸計未。
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
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秋風萬里,月冷不寐,羈旅思妻。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
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
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全詞運用象徵、雙關的手法,在蘇軾筆下,愛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內藴,少女羞澀而多愁的心態,被反覆描繪。從極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臨的景物“桐”、“井”、“花”、“樓”,寄寓了少婦“永夜”孤影的夢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
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明日黃花蝶也愁。
詞中抒發了作者以順處逆、曠達樂觀而又略帶惆悵、哀愁的矛盾心境。詞人以詩的意境、語言和題材、內容入詞,緊扣重九樓頭飲宴,情景交融地抒寫了自己的胸襟懷抱。
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蘇軾與胞弟子由感情深篤,離別後經常思念。這一夜,作者又在夢中與親人重逢,並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愜意。可是好夢不長,三更時分,雨打梧桐,那淅淅瀝瀝的雨聲驚醒了作者的好夢。現實中的他,依然與親人天各一方。他懷着無限惆悵想再找夢境,已經“無覓處”了。
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
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
遠林屋散尚啼鴉。
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蘇軾自故鄉四川眉山沿長江返回朝堂,行舟至荊州之前,見長江兩岸深秋季節的景色寫下該詞。
來源:武威市圖書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武威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