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黑池鎮南社村是一個久負盛名的傳統村落。一條條筆直清潔的巷道,一排排坐落有序的民居,一行行碧綠滴翠的樹木,那文化廣場、文化活動中心、烈士紀念碑,那村史館、雷公祠、呂祖廟等,把這個普通村落裝扮得如此美好。還有那世代相傳的鞦韆文化,促進了村莊的和諧,凝聚了民心。
雷德驤像
南社村確實古老。從保存完好的雷鄒兩家族譜上看,雷姓入住南社的始祖天林公,時間在宋代早期,距今近千年。鄒姓始祖是宋代紹興年間“掘開其泉,緣土地肥沃,曰南社村是居焉。”況且村裏還留有比雷鄒兩家更早在此居住的王姓、楊姓和黨姓人家居住的遺址,可以説明,這是一個千年古村落。
上房門
南社村鄉賢輩出。雷家一門忠烈,世代英傑。有的精忠報國,屢建奇功;有的舉賢薦能,流芳千古。僅宋代,十一人彪炳青史。高祖雷德驤為宋代開國元勳,官至大理寺卿,人稱“諍臣”,勸諫皇上,彈劾宰相,怒斬國舅的故事婦孺皆知。到了清代,更是人才濟濟,雕塑家雷玉山,書法家雷謙,解元雷景鵬,生員雷用清都是享譽一方的賢能之士。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鄒家的好後生鄒陽虎為搶救落水村民英勇犧牲,英雄的豐碑矗立在南社人民心中。
村史館(清代民居)
南社人的文化情懷高遠。昔日的南社村廟宇有十多座,個個殿堂巍峨,香火旺盛。興教寺、利寺塔建築風格首屈一指,文昌閣、摘星樓深受飽學之士青睞,承德書社遠近聞名。建於明萬曆年間的雷公祠是該村重要的文化建築,行祖堂、雙興堂、追遠堂、篤親堂、五福堂等分別是雷鄒兩家傳承祖德族訓的重要場地。每逢佳節,村民們都要熱鬧一陣子,祭神廟、拜祖祠、盪鞦韆、扭秧歌、鬧社火、唱大戲,各種羣眾性的文化活動一個接一個。這一切,無不滲透着南社人向上向善的文化情懷。
檐口和雕磚
南社鞦韆無愧“天下第一秋”。從宋代雷簡夫在宮廷帶回圖案,南社鞦韆經過幾十代人的傳承創新,已經屹立於世界鞦韆之林,扛旗鞦韆的雄偉高大和玄妙,刷新並保持了扛旗世界紀錄。鞦韆既是南社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南社發展旅遊事業,建設文明富裕新南社的金字品牌。
文化活動室
一個充滿生機的傳統古村落正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展翅騰飛。(通訊員 行相斌/文 雷強民 鄒振學/圖)
寺頭
鞦韆谷
輪架結構
謄槽
來源/渭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