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澳青年走進麥積山石窟,調研景區遊客服務與參訪體驗。 信曉澤 攝
中新網蘭州8月12日電 (常欣怡)來自澳門的馮曉穎參加了蘭州大學“青年敦煌之友”志願者團隊在莫高窟景區開設的遊客互動體驗服務。“通過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互動體驗活動,向遊客傳遞世界遺產的價值,不僅有利於保護世界遺產景觀,還可能培養一批具有世界遺產友好觀念的支持者。”馮曉穎説。
8月12日,為期20多天、由蘭州大學舉辦的“2021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文化行者研學研習計劃”正在甘肅進行。作為其中一項,“敦煌澳門雙城青少年文化交流與服務學習行動”是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度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交流重點項目,該項目以“世界遺產可持續旅遊”為主題展開文化體驗、案例研修、實踐教學、志願服務等活動,進而探索和總結隴澳青少年文化培育工作的有效模式。
結合莫高窟的服務活動,馮曉穎還分享了澳門文物大使在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工作經驗,建議在“冷門景點”為遊客提供導覽服務,通過趣味講解、輔助參訪等形式,讓“冷門景點”參訪也同樣有趣、有價值。
隴澳青年在莫高窟景區開展遊客調研、景區評估活動。 朱曉東 攝
蘭州大學管理學專業學生趙淼淼和小組成員就麥積山石窟景區面臨的遊客壓力問題展開重點觀察。通過採訪景區管理人員、講解員、遊客等相關人羣,小組從棧道承重要求、現有參訪路線、旅遊旺季遊客需求等三個維度進行分析,並據此對照課堂所學的“可持續旅遊目標”和相關成功案例進行了“頭腦風暴”。
最終,趙淼淼和成員們提出了合理限流、擴大遊覽範圍、虛擬遊覽等建議。“我希望這些建議可以得到進一步精進完善,形成供更多景區參考應用的具體報告。”趙淼淼説。
來自澳門大學的劉江帆和小組成員在鎖陽城遺址也展開了同樣的觀察活動,他們將觀察重點聚焦在景區基礎設施與遊客服務等方面。
通過對鎖陽城遺址的實地考察與體驗,開展遊客與工作人員訪談等活動,小組憑藉預設的指標及具體分值,對鎖陽城遺址景區基礎設施與遊客服務中的突出點和需要改善的內容較為清晰地展示了出來。
劉江帆説,希望更直觀的分值能為景區反饋明確的信息,如棧道設施是否完善,標牌指示是否清晰,講解員及志願者數量是否充足等等,通過評價指標可以更好地得到呈現。
該項目負責人、蘭州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龍魁介紹説,“世界遺產可持續旅遊”專題研修是今年敦煌澳門雙城活動新設計的環節,將甘肅、澳門兩地青年共同關注的“世界遺產可持續旅遊”“智慧文旅”等議題以實踐教學的形式置入參訪活動,使兩地青年沉浸在歷史文化景觀與所學專業知識中,並建立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發展相關問題的深度理解與關注。
“後續將進一步指導同學們修改和完成具體的政策倡導報告。”王龍魁説,相信從青年視角制定的政策建議,可以為世界遺產可持續旅遊提供不同的思路,而這一實踐教學過程也為高校青年深度研學提供了新的經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