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陝南秦嶺神秘古村,不通車只能步行,住北方四合院還説關中話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休閒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

此文為小漁陝南秦嶺探秘之旅的第七篇內容。前文提要:陝南秦嶺自駕,老國道偶遇絕壁“懸空寺”,修建原因成謎

從陝西廣袤的關中平原穿越重重秦嶺抵達陝南時,遊人往往會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種“新”,不僅是地理風物上的,還包括飲食文化與地方方言等等。實際上雖然同屬陝西境內,因為秦嶺山脈的阻隔,【關中】與【陝南】,一個屬於北方,一個已經是實際意義上的南方了。

於是,當我們在陝南秦嶺腹地深處,偶然邂逅了一座清代古村落,是很有些意外的。古村藏四面環山的大山深處,需要過河、爬山才能抵達,絕對能稱得上現代意義上的“世外桃源”了。而抵達村落之後,【北方四合院】的房屋佈局,老人口中的【關中話】,都令我們感覺這座陝南古村充滿了“神秘”。

它就是位於漢中留壩最北邊的一個村子——【許家山】。

從留壩江口鎮出發,順着244國道一路向北,在進入寶雞太白縣之前會經過漢中最後一個村子【磨坪村】。【磨坪村】素有“漢中北大門”之稱,連接陝南和關中,古時【褒斜棧道】從此經過,如今還留下了棧道遺蹟。

【許家山】是【磨坪村】的一個村小組,藏在更為隱蔽的半山腰上,想要進村只能徒步,因為進入【許家山】的唯一入口,是一條長達百餘米的吊橋。

將車停在吊橋旁的空地下,我們整裝待發,開始尋訪古村落之旅。顫顫巍巍的穿過吊橋,而後開始爬山。【許家山】在半山腰的山坳處,沿途只一條人踩出來的土路小徑。我們穿行在大山深處,抬頭遠山白雲繚繞,腳下溪水潺潺,因前一天剛下過雨,四周還散發着植物的香氣,讓人不由想起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景象。

半小時過後,【許家山】終於到了。來的路上,我們的嚮導陳師傅已經向我們講述了這座古村的往事。【許家山】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一羣逃難而來的關中人(也有説是來自山西大槐樹),選在了這處四面環山、山環水繞的地方安家立業,最終建立了自己的“世外桃源”。

嚮導陳師傅説:如今【許家山】裏還有北方四合院,老人説話還帶着關中味兒。如果外人不知道村子的歷史,一定會感覺非常奇怪的。

在深入陝南秦嶺腹地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不斷遇見散落在密林深處的秦嶺人家。留壩山裏人家的傳統房屋,大多為黃泥牆、黛瓦頂。而來到【許家山】,果然如陳師傅所言,我們既看到了一些陝南風格的單體土坯房,也有部分是北方四合院的建築風格的房舍。

因為交通不便,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搬到山下244國道沿線居住了,留在【許家山】的只剩下一些老人。我們來時偶遇了一位八十多歲的奶奶,精神矍鑠。因為剛好是午飯時間,還邀請我們一起吃飯。言談之間,奶奶口音裏還帶着些關中方言的餘味。到我們離開時,她還站在路邊目送我們好長一段路,讓我們這些外來人忍不住再次感嘆起山裏人家的淳樸。

穿過村子,告別奶奶,繼續往【許家山】的後山走,我們要去找後山鷹嘴崖邊的一棵“九頭松”。這棵松樹生在懸崖邊,高大葳蕤、枝繁葉茂,從山底就能遠遠看見。之所以叫“九頭松”,是因為分了九根枝杈。誰也不知道這棵“九頭松”矗立於此多少年了。但它已經成了【許家山】的標誌,像很多村裏人説的那樣:“看見它,就像看到了回家的路”。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