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題精選
一、名詞解釋
1“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武漢大學2015研]
答:“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是指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裏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啓發他。語出《論語·述而篇》:“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是指心裏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説而又不知道怎麼説。“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經常用來説明對學生要求嚴格,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啓發,孔子還要求學生能舉一反三,這些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仍具有借鑑意義。
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武漢大學2015研]
答:“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指天地不會偏愛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萬物與芻狗沒有分別,即世界上萬事萬物其實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經》。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河上公對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其意是指天地不講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將萬物看作芻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也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濫觴,對後世具有重大的啓迪意義。
3“性者,本始材樸”[武漢大學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樸”是戰國時期荀子的哲學用語,出自《荀子·禮論》。“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樸”是指資質樸素。人的本性其本質是沒有經過雕飾的,是自然的,換言之,人的本性是無所謂善惡的“本始材樸”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轉化為惡的可能,也有發展為善的機會。荀子主張性惡論,他認為,人性中本無善端。非但無善端,且有惡端。雖然他認為人性本惡,但荀子認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聰明才力,積學既久,成為習慣,聖即可積而致也。這與注重道德修養自覺性的性善論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對後世的人性學説產生了重大影響。
4“尚賢”“尚同”[武漢大學2015研]
答:“尚賢”“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張,二者的結合反映了墨子獨特的治國理念。①“尚賢”是指任用人才,不計出身貴賤,一切以能力為準。墨子認為,尚賢是政治根本。這種思想直接衝擊了宗法世襲制,為戰國時期平民階層的廣泛崛起奠定了理論基礎;②“尚同”是指一切有關善惡、是非的意見及行動上都必須統一、服從於上級。墨子獨到地揭示出國家這種變化的客觀必然性,但“尚同”説的專制色彩太濃厚,會引起暴政和集權。這一思想經過法家的吸收和改造,成為中國古代極為盛行的專制主義思想的理論源頭之一。
5竹林七賢[武漢大學2015研]
答:竹林七賢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王戎、劉伶、阮咸七位名士,因他們七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所以世稱“竹林七賢”。在哲學思想上,竹林七賢以嵇康、阮籍為代表,其哲學主張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在文學上,這七人的作品基本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竹林七賢的生平遭遇,不僅向後人指出了從事文學藝術活動要保持精神和思想上一定的自由的必要性,更促使後來的文人認真思考自己的文學藝術創作和政治的關係,從而自覺慎重地擺正自己的社會位置,有所選擇、有一定目的的去進行創作,且後者更為重要和深遠。
6《復性書》[武漢大學2015研]
答:《復性書》是中國唐代哲學家李翱關於人性學説的哲學著作,是宋代理學的根本,它融合老子與道家的復性論,發揚《中庸》思想,反對佛教,因而是融合儒道兩家的產物。《復性書》認為“人之性皆善”,“百姓之性與聖人之性弗差”。同時又認為“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作者主張性善情惡,認為人們由於受到七情的矇蔽,所以本性藏而不露。唯有除去情慾,善性才能恢復,並可以超凡入聖。這是取名《復性書》的主要含義。而去情復性的方法,是教人“忘嗜慾”,即排除物慾的干擾,加強內心修養,以達到空寂安靜的“至誠”境界。
7“天下惟器”“道在器中”(王夫之)[武漢大學2015研]
答:“天下惟器”“道在器中”是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的哲學觀點,批評了宋明理學“離器而言道”的傾向。王夫之認為,道與器是統一不可分的,“道”標誌事物的共同本質或普遍規律,“器”標誌個別、特殊的具體事物。“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道之器也。”其意是指道與器是物質世界的兩個方面,而不是截然分開的兩體。“天下惟器”表明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具體的存在,表達事物本質或事物類本質的哲學抽象都只是個別某一方面的本質,這種本質不能脱離具體的事物而存在。因此只能説“道在器中”,“道”是“器之道”,而不能説“器者道之器”。王夫之的“道器觀”是他關於世界統一性問題所作的較為深入的闡發。
8三民主義[武漢大學2015研]
答:三民主義是孫中山所提倡的民主革命綱領,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構成。在同盟會的政綱中,三民主義被完整地表述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民族主義即推翻清朝統治,實現民族平等,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民權主義即推翻君主專制,實現民主政治,是三民主義的核心;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它希望解決的是中國的近代化問題,即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三民主義奠定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過積極作用,但它存在着歷史侷限,表現為缺乏明確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內容。
9柔弱勝剛強[山東大學2015研]
答:柔弱勝剛強是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中的著名論斷。老子非常重視柔弱的作用,後人常以“守柔”來概括老子思想的特徵。柔弱藴含着廣闊的生機,具有闊大的發展前景。剛強是事物走向死滅的前兆,已經包含了滅亡的趨勢。柔弱勝剛強是宇宙間普遍的規律。在人的生活中,也應以“柔弱”為原則。具體表現為:①謙下:“善用人者為之下”;②守雌:“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③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只要能夠做到這幾點,最終能由下變上、由後成先、由不爭到天下莫能與之爭。該論斷包含了老子深刻的辯證法思想,體現了其“無為而不為”的境界。
10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山東大學2015研]
答: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是宋明理學人性論的一對重要範疇。張載提出人有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觀點,張載《正蒙》:“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在宋儒們看來,性從根源上是指道德本性,是純善無惡的,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即“天命之性”。但這種道德本性不是抽象存在的,它要依賴於人的感性存在才得以表現。朱熹等人認為,氣質之性為理與氣相雜而成。氣質稟賦有清濁之分,故人有善惡、智愚之別。
11《神滅論》[山東大學2015研]
答:《神滅論》是南北朝時期著名思想家範縝的哲學著作。《神滅論》堅持了物質第一性的原則,系統闡述了無神論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體)是互相結合的統一體:“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他把人的形體與精神的關係,用刀口同鋒利的關係作了形象的比喻:“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神之於質,猶利之於刃,形之於用,猶刃之於利”。這一思想有力斥責了魏晉時期盛行的宗教佛學思想,讓人們認識到了神的本質,有助於人們反對愚昧的迷信思潮。
12小故[北京大學2014研]
答:小故源自於墨子的《經説上》,是指造成某一結果的若干條件中的一個條件或部分條件。“故”是指某事物產生的原因和條件。“故”的提出是為了探尋所論問題的原因、根據和理由。《經説上》將“故”分為大故和小故兩種。小故與大故相對應,它們相當於假言命題的前提或直言推理中的小前提。
13無待[北京大學2014研]
答:無待出自莊子的《逍遙遊》,是指無所侷限、無所牽絆、無所憑藉的思想境界。只有到達“無待”後,人才能擺脱客觀世界的各種束縛,獲得精神層面的絕對自由狀態。值得注意的是,“無待”並非是不虛以待,而是無所不待,因循自然。
14本無[北京大學2014研]
答:本無是三國魏玄學家何晏、王弼的哲學命題。“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認為,天地萬物,以無為本。”王弼等人認為,追索天地萬物的本體,只能是“以無為本”。他們認同《老子》的“道”的無形無名的形上特徵,以“未形無名”論“道”,以有形有名指“物”。並把形上的“道”與形下的“物”的關係,變成為“本體”與“末用”的關係。“無”是本體,是他對經驗世界與經驗知識的獨特看法。
15重玄[北京大學2014研]
答:重玄是兩晉隋唐時期影響非常大的一股哲學思潮,注重玄理思辨。“重玄”思想上承先秦老莊道家思想,後啓郭象《莊子注》哲學思考,為儒、道、釋三教所融攝、應用。其涵蓋範圍廣,但外延都有其理論依據,不可混作一體。
來源:弘博學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