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陽大力開展“美麗水源地”生態建設,時值初冬,漢江之南的漢水主題公園美景如畫。
楊顯有攝(人民圖片)
在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沿着“柳(陂)五(峯)”路逆漢江而上,進入五峯鄉地界,即可看到九曲十八彎的漢江,拋出一段如黃河般的“幾”字形江域。“幾”字的頂端直抵漢江對岸“鄖縣人”頭蓋骨化石出土地青曲彌陀寺和曲遠河口,而“幾”字則將一個整體行政村三面包圍起來。這便是五峯鄉大樹埡村,它也是漢江鄖陽段唯一一個三面環水的半島村莊。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裏不通公路,只能靠水路運輸,航運十分發達,通過水路運輸,將布匹、糧草等從下游逆水運往鄖西天子渡口、景陽,再運往陝西漢中,西進長安,或是上游的物資運往下游的老河口、襄陽、漢口等地。
大樹埡村伸向江中的虎頭山形正對着漢江,江流湍急,夏秋季節汛期時更是巨浪翻騰,當地人稱此江段為“三浪灘”,船行此處十分驚險。
久而久之,這裏便有了一批以駕船過險灘為業的船太公。他們每天坐於埡口固定位置,抽着旱煙袋,眺望激流滾滾的江面,等着生意上門。“不是真太公,過不了三道關”,就是形容這裏行船的險要。這裏的“關”,就指的是暗礁、急流、淺灘。當地的資深船太公對航道上四季的水深水温、流向流速都瞭如指掌。到了三浪灘,遠道而來的船太公就要請當地的船太公駕船過險灘。為防止土匪船霸,還有正義人士在此駐守,管護治安,並栽下幾棵大樹,以便在此歇涼。隨着時間的推移,栽下的樹木漸漸長大,這裏便有了“大樹埡”這個美麗而極富詩意的名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出行靠乘坐客輪,大樹埡是一個碼頭站點,後來成為一個行政村名稱,沿用至今。
大樹埡村黨支部書記蘭玉清介紹,大樹埡村全村版圖面積5.53平方公里,村民1526人,村民以蘭姓、錢姓、曹姓、任姓、李姓居多。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原因,這裏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適合農作物生長。境內原有的朱家溝林場有千畝松杉,還有500餘畝油茶林,成為如今發展油茶基地的優良資源。近年來,該村又新增400餘畝核桃、300餘畝桃、15萬棒香菇等,還計劃建設葡萄基地,爭取以產業帶動旅遊,努力打造成集休閒、觀光為一體的鄉村旅遊勝地。
大樹埡村緊鄰“柳五”公路,半島探出,臨風臨江,湖光山色,有着優美的半島風光,十分適合發展康養產業。“這裏風光無限,將是全域旅遊中少有的半島型旅遊目的地,也將成為一個縣域旅遊中美麗鄉村的樣板,鄉村振興的示範地。”蘭玉清信心滿滿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