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小尾巴——潟湖
海跡湖原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積而與海洋分開,形成封閉或接近封閉狀態的湖泊。在這類湖泊中,最為人熟知的是潟湖,這是一種因為海灣被沙洲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常見於海邊。有的潟湖保留有高潮時與海相連的狹長通道,有的則完全不通。
由於潟湖地處海陸相交的地帶,受河流和海洋的共同影響,在水文特徵和沉積作用上都具有其特殊性。由於潟湖的水動力條件較弱,潟湖中的鹽度很難保持穩定水平,會隨氣候和潮差規模而發生變化。例如在潮濕氣候區,河水的注入可使潟湖淡化;在幹早區,由於蒸發作用又可使潟湖鹹化。而且在不同的氣候下,潟湖湖底的沉積物也存在差異,潮濕區潟湖的細粒沉積物富含有機質;乾旱區的細粒沉積物則通常含有蒸發礦物,有機質含量很低。
水文條件和沉積物的供應是影響潟湖的沉積物和沉積構造的主要原因。舉例來説,在靠近潮汐水道的地方,以砂質沉積物為主,發育流水波痕及沙紋交錯層理。在小河的注入處,沉積又會出現三角洲的特徵。廣闊且水動力較弱的潟湖底為水平層狀的粉砂和泥質沉積提供了良好的場所。此外,你還可能會發現細粒的沉積中會夾雜薄的砂岩,這些薄砂層多具水平紋層或者發育浪成波痕及浪成沙紋交錯層理,它們可能是由風暴和風力作用、溢壩水流以及邊緣砂體被波浪破壞而帶來的。
潟湖作為一種特殊的濕地生態,不僅可以發揮其他濕地的生態價值功能,而且由於其特殊的性質還產生了其他的價值。首先,許多潟湖可以作為船舶的天然良港;其次,潟湖非常適合作為水產品養殖的產地。潟湖中潮差低,波浪受外圍沙壩的影響傳入湖內後變小,且潟湖海域中的營養成分較外海海域豐富,可以為魚、蝦等海洋生物提供更充足的營養和更穩定的生長環境;此外,潟湖還是重要的泥炭、煤、鐵、鹽、石油等資源的礦區。
潟湖生態系統依靠穩定的水文環境為基礎,一旦水交換終止,其地貌特徵便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甚至導致生態系統的崩潰。因此,保持通暢的水流有利於潟湖內外泥沙和能量交換,保證潟湖的壽命。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