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文創產品理應顏值與內涵兼備

近段時間,國內博物館、名勝景點掀起了一股文創冷飲熱潮。從故宮“瑞獸雪糕”到西安“城牆味道”,從圓明園“荷花雪糕”到西湖“斷橋相會”,無論是皇家宮殿還是煙雨江南,各地景點都不約而同地瞄準了“雪糕”為其“代言”。清明、“五一”期間,文創雪糕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成為朋友圈攝影大賽必不可少的道具。

一眾文創雪糕中,武漢黃鶴樓的文創雪糕還原度極高,樓宇雪糕紋理細密,造型逼真,連上面的瓦片和飛檐都復刻得到位,堪稱“雪糕界的絕美雕塑”。雪糕口味上還藏着小巧思,有巧克力和酸奶黃桃兩種口味,分別對應的是白天的黃鶴樓和夜晚的黃鶴樓。拿着“小黃鶴樓”在真身面前拍照打卡,穩佔朋友圈C位。除了雪糕,湖北省博物館別出心裁,推出了越王勾踐慕斯、編鐘巧克力、弋射蛋糕卷、虎座鳥架鼓提拉米蘇、鹿角立鶴紅絲絨蛋糕等文物版甜點,使冷食藴涵了歷史文化意義,讓國寶在舌尖上“活”了起來。

“文創雪糕”現象看似是在今年“五一”假期成為爆品,實則是文化產業跨界融合創新的必然結果。首先,其擊中了旅遊者的消費需求。“文創雪糕”顏值高具有打卡意義,趣味性強且可以展現景區IP,成本低價格適中,以及雪糕本就是夏季旅遊中的剛性消費需求。其次,風景名勝、博物館等文化高地通過異業合作,打通曆史與景點之間的情感勾連、文化勾連,實現珠聯璧合。博物館做雪糕,讓文博IP“色香味俱全”,在流動中激活了文化生命力,“冷食代言”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肉眼可見的粒粒“火種”,在尋常百姓身邊持續發光、沸騰。

一件文創產品,僅有顏值還不夠,關鍵看內涵。以“文創雪糕”為代表的博物館、景區類文創產品既要“吸睛”、“吸金”,更要深挖內涵,用情、走心。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遊客的消費需求越來多樣,旅遊紀念品從過去的“土特產”轉變為如今的“文創冰箱貼”“文創杯子”等,文創產品生命力、影響力持續上升。

文創產品不同於普通商品,它還兼融了除商品本身以外的附加價值,是凝聚了文化價值和感情的產物。遊客購買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背後承載的情感和回憶。究其根本,賦予文創產品其內涵和靈魂的始終是博大精深的文化本身。這需要我們尊重文物、藏品本身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內核,在此基礎上做延展創意。作為荊楚特色文物收藏最為集中之地,湖北省博物館歷來重視深挖特色文物價值內涵。雲夢睡虎地秦簡是該博物館入展央視《國家寶藏》第一季特展的九件文物之一,雲夢睡虎地秦簡“勤儉杯”是依託秦簡中的元素設計出的一套便攜式茶具,推出後頗受歡迎。這套茶具之所以命名勤儉杯,因“勤儉”諧音“秦簡”,而“勤儉”正是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內容的總結歸納。文化內涵可謂是文創產品設計的初心所在,是“畫龍點睛”之筆,更是優秀文化傳承、延續的“靈魂”之處。

文創產品要想實現“持久紅”,不能簡單地追求形態上的二次複製,需要創新驅動,不斷探索產業長遠發展的規律和滿足羣眾日常所需。文創產品的開發是將傳統文化通過當代設計重新展現在大眾面前,在這個過程中被夯實的是文化歸屬感,更是文化自信。文創產品如果要在市場上長期佔有一席之地,必須拓寬、豐富創意來源,讓我們的文創產業越走越遠。國家博物館用實際行動踐行着“文創開發一直在路上”。其依託140萬餘件館藏文物資源,保持着每年平均200款的上新速度,迄今為止,已經開發2000餘款文創產品。

文化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文創產品源於生活,最終還應迴歸生活。設計一款好的顏值、內涵兼具的文創產品,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融入進日常生活中,使每一位使用者在用到該產品時,能用一種更加輕鬆、有趣的方式去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文化產業鏈的從業者還要繼續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和廣大人民羣眾日益提升的審美水平,以誠意的態度、恆心和專業的水準,設計出温暖人心的好產品,讓文創產品真正落地生根,在“尋常煙火氣”與“撫慰凡人心”中實現完美平衡。

稿源:荊楚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0 字。

轉載請註明: 東湖評論:文創產品理應顏值與內涵兼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