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原汁原味保留小而美“唐風古韻”?這個華東規模最大純木唐式建築羣告訴你答案

如何原汁原味保留小而美“唐風古韻”?這個華東規模最大純木唐式建築羣告訴你答案

在城市更新的當下,如何更好保護傳承傳統建築文化?《文化遺產保護的活態利用:寶山寺17年營造的探索和思考》今天舉辦。地點正是坐落於寶山區羅店鎮,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的寶山寺。

2004年,寶山寺啓動移地重建工程,以中國僅存的唐代建築實物之一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為藍本,同時依照北宋《營造法式》為則例,遵照唐宋形制,以非洲紅花梨純木為材,採用傳統榫卯構造技術,精雕細鑿。

建成後的寶山寺,寺院總建築面積約12,000平方米,規模位列滬上佛教寺院前茅,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純木結構唐式建築羣。整個建築羣佈局依據佛教“伽藍七堂制”規範,分佈了牌坊、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僧寮等等。建築間迴廊環抱,整個木結構建築羣佈局通達自然、天地融合,體現出佛教博大精深、微妙玄通的思想。

如何原汁原味保留小而美“唐風古韻”?這個華東規模最大純木唐式建築羣告訴你答案

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提到,在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的復興之路上,寶山寺歷經17年,圍繞傳統營造技藝的重新發掘、研發、再造、保護,極具探索性地實踐了一箇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的優秀傳承案例。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活態傳承是“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這也是舉辦今天論壇的初衷——通過分享案例和成功經驗,為文化遺傳的保護及利用提供一系列有益的啓示,共同守護好全人類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

如何原汁原味保留小而美“唐風古韻”?這個華東規模最大純木唐式建築羣告訴你答案

寶山區文化旅遊局局長王一川説,寶山積極開展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項工作,目前共有41項“非遺”項目,其中包括國家級項目、百舸爭流的羅店劃龍船習俗;被譽為上海“市郊百寶”之一的楊行吹塑版畫、傳遞人民美好生活信念的羅涇十字挑花等等,以不同的形式保存非遺的物態資料,展示非遺的內容及保護傳承的成果,傳承人的隊伍也不斷擴大,我們將全情全心打造包括“非遺生活節”在內的寶山城市未來藝術節,塑造貫穿全年的獨特文化神韻,賦予非遺文化時代活力,展示中華文化的深厚與多樣,讓更多民眾瞭解、學習、愛上傳統文化。

羅店鎮黨委書記王偉傑表示,羅店鎮將以寶山寺、祇園為核心,推進寶山寺西側和南側地塊的收儲開發,打造小而美“唐風古韻”的文商旅古鎮。持續鞏固“中國民間藝術文化之鄉”創建成果,傳承歷史文脈,舉辦龍船節、花神廟會等活動。挖掘保護羅店龍船、彩燈、民俗畫等非遺,打造非遺坊。推進文物保護修繕,恢復歷史記憶,讓羅店古鎮既可靜心休閒旅遊,又有獨特文化體驗,全力打造北上海文化新地標。


  作者:王嘉旖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張曉鳴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1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原汁原味保留小而美“唐風古韻”?這個華東規模最大純木唐式建築羣告訴你答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