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到城市打拼時,兒時玩鬧的小溪、田間的蛙聲、和着草香的泥土味道變得遙遠,鄉愁成為了一種記憶。留守老人、破敗的家宅是很多農村的真實寫照。
但在福建省屏南的龍潭村,那裏的人們卻正在留住“鄉愁記憶”,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帶富一方百姓。
1
一萬元可以租住15年
這個600年古村落留人有高招
“黃牆泥瓦沿溪而建,飛檐廊橋坐落村中”,福建屏南縣境內的龍潭村建於明而興於清,在大山深處已經靜靜地度過了600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1992年出生於江西吉安的胡文亮和朋友一起來龍潭村旅行,從此便愛上了這裏的一切。2017年,他放棄了城市的工作,紮根龍潭村,做酒、開民宿、拍視頻。
靜軒是胡文亮做的民宿,一共5間客房,價格300元出頭,每逢節假日,這裏就一房難求。
三樓的觀景台,胡文亮起名“知雲”,不忙的時候,他自己會來這裏坐坐,煮上一壺好茶,靜靜地看着窗外的龍潭村。
濕潤的空氣、古樸的建築、清澈見底的小溪,每一樣都喚起了胡文亮的鄉愁。但就在2018年,龍潭村還是全縣的七個深度貧困村之一,村民紛紛外出打工,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從1400多人的大村變成了一個只有200多人的空心村,房屋年久失修,殘破不堪。
2018年,夏興勇成為了龍潭村的扶貧書記。守着明清老宅,山清水秀,卻不得不外出討生活,夏興勇覺得這是捧着金飯碗到處討飯。
120棟明清老宅,邁着歷史的車輪,走過年代的風雨,無言地抒寫着斑駁的時光。夏興勇自掏腰包,拿出30萬元,對一處老宅進行了翻建修復。
他説,這是村裏的樣板房,也是龍潭村未來該有的樣子。此後,夏興勇在網上做直播,到處宣講,還在村子周圍種上了油菜花,目的就是吸引外鄉人的目光。
夏興勇嘗試的是一種以租援建的模式。把村子裏破敗閒置的老屋對外出租,租期15年,象徵性收取總共不到一萬元的租金,這樣新房主可以把更多的錢投入到修繕房屋上來,既保護了這些明清古厝又拉來了資金和人氣。
漸漸地,一些畫家、音樂人等自由職業者在龍潭村落了腳。三年時間,村裏的120棟老宅已經全部被新房主認領,明清古厝修復一新,酒吧、民宿藏於其中,一些只在都市生活中出現的場景,如今在龍潭村都能找到。
正在興建中的一棟新宅,用當地最傳統的土木榫卯結構搭建,磚石、木頭等建築材料由村裏統一採購,工人都是本地村民,兩項加起來為新房主節省了至少50%的建設成本,同時也給村民帶來了就業機會。
三年時間,龍潭村的人口從原先不到200人增加到現在常住人口600多人,其中不少都是“新村民”,他們認領了房屋,在這裏工作,在這裏生活。
龍潭村的復興不僅吸引了不少“新移民”,也引來了一批迴鄉創業的老村民。2018年底,毛小云帶着從親戚朋友處借來的50萬元,回鄉創業。
她對自家的老宅進行了翻建,開了民宿,性格開朗加上勤快乾淨,小院一直生意不斷。曾經在福州打拼了二十年的她從沒想過走出大山,還會回來。
傍晚,村裏的煙火氣逐漸升起,胡文亮按照慣例給兒子讀起了繪本,父母則在一旁燒着家宴,自從來龍潭村定居後,與親人的團聚變得不再奢侈。
這天,胡文亮請了幾位老村民一起為剛剛出生的二寶慶祝滿月,偶爾他也會講幾句福建土話。對他來説,二寶生在龍潭村,自然成了龍潭人。推杯換盞間,親情、友情混雜着鄉愁在老屋裏慢慢升騰。青山依舊,黛瓦如故,在龍潭村,人們找到了自己的“鄉愁”。
2
昔日祖先下南洋謀生
如今後人組團回鄉搞建設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廣東梅縣的僑鄉村,一個有着500多年曆史的客家古村。這裏灰瓦白牆,依山而建,滿眼蒼翠,小河潺潺。一座叫錦華廬的老宅建於1926年,距今已經九十多年曆史,是潘其浩老人的爺爺下南洋謀生後事業有成後回來修建的。
客家人有落葉歸根的傳統,隨着越來越多在外謀生的客家人回鄉建房,小小的僑鄉村因此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客家建築羣落。時光流逝,這116座保存完好的建築已經成為了客家古民居建築的天然博物館。
從前,偶爾會有外鄉人自發來遊覽這個古村。2018年,中國鄉村復興論壇選在僑鄉村召開,讓這個寂寂無名的古村一炮走紅,成了網紅村,2019年一年,就吸引了10萬遊客來到僑鄉村,村集體收入達到300萬,村民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改變。
冬日的早晨,寒意濃濃。潘岳文和女兒潘玲玲,正在一起完成黃皮豆乾的最後幾道工序。
浸泡、打漿、熱水衝漿、煮漿、點滷等10多道工序,全靠手工完成,前後需要耗費將近15個小時才能完成黃豆乾的製作。
南口鎮素以黃皮豆乾出名,至今已有數百多年的歷史。在客家地區,流傳着這樣一句俗語:“蒸酒做豆腐,無人敢稱師傅。”豆腐做得好不好,是衡量客家人手藝水平的標杆。
潘岳文做黃皮豆乾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了,是村裏有名的豆乾師傅,但黃皮豆乾的製作工序繁瑣,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學,但潘岳文卻堅持要把這老手藝傳給女兒。
普通的手藝傳承,牽住的是濃濃的鄉愁。光顧潘岳文黃皮豆乾生意的,不僅有本地村民,還有外出的遊子。隨着僑鄉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人慕名而來,為的就是這一口僑鄉村記憶中的味道。
僑鄉村雖然名氣大了,但是遊客們來村裏旅遊,往往轉一圈就走了,於是在2020年5月,僑鄉村引進了農業專業公司,發展火龍果、楊桃、水果玉米、精品水稻等特色農業,以及親子農場等鄉村旅遊項目,希望能夠留住遊客。
產業旺了,對於很多在外務工的僑鄉人來説,便成了回鄉的動力。潘錦鋒長年在外經商,前不久剛剛回到僑鄉村,成為自在僑鄉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的理事,他發動了自己在商圈積累的人脈資源,為村裏引進了不少優質項目。
半小時觀察:在留住鄉愁中助力鄉村振興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三農工作要從脱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福建、廣東鄉村正在發生的深刻蝶變,既留得住鄉愁,又富得了百姓的鄉村振興新路徑逐步清晰起來。古老就是財富,鄉愁就是資本,讓更多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懷的鄉賢返鄉,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從挖掘“鄉愁元素”到形成“鄉愁經濟”,鄉愁就不再是一張窄窄的船票,而是一幅農業強旺、農村美麗、農民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