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東縣風石堰鎮,有一座活着的古民居——沙井灣古民居,又名劉氏莊園。它建於清道光年間,迄今約200餘年歷史。 這裏仍然住着一些村民,大部分是老人,帶着小孩,一直堅守在這裏,或許一份情感,或許一份習慣。
蠻石砌基,青磚築牆,杉木構架,灰瓦蓋頂,這是沙井灣老屋的寫照。歷經風雨,老屋見證了歷史的幾度變遷,古樸簡約而富含神韻。
新湖南客户端特別策劃《讀故事 品古建》,本期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沙井灣古民居。
清代民居羣不斷拓展形成了如今的模樣
據村裏一位老人介紹,大約兩百多年前,當地一位姓劉的財主,一生勤儉持家,歷經30多年才建成這幢院落。其家族後來也是家旺業旺。宣統元年,其子孫又在新沙井灣開闢新的院落。解放後,劉家產業在土改中全部充公,其宅院也被100多户外姓人家分而居之。目前在老屋居住的,已沒了老財主的嫡系後代,古屋的具體建築年代以及劉氏家史也無從考究,但在老屋的一處牆壁上,清晰地刻有當時工匠們的名字。
沙井古村坐落於周排山麓,其勢依山遞次而降,北高南低。兩個古建築羣佈置在兩個水平的台地上,北面高的為老屋,南面低的為新屋。新老屋建築院落空間組合緊湊。整體佈局給人以居高臨下、傲視曠野之感。劉姓族人依託沙井村後山美麗多姿的山色,藉助清流潺潺的沙井河,利用被山水自然圍合而成的這塊台地,聚族而居。
村裏的清代民居羣,自清代至今,經歷 200 餘年的修葺、保護與不斷地拓展形成了如今的模樣,是湖南瀟湘流域典型的封建農業聚居村落。
沙井村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眾多耕讀文化的遺風,耐人尋味。每年除夕到來前,大家都要在劉家祠堂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以此緬懷先祖,感恩追始,祈求來年幸福安康。而沙井村保留的多種地方特色傳統手工藝,包括竹、布等製成的手工品,工藝精美,傳承久遠。
如此規模的民宅,在衡陽境內少見
沙井灣古民居位於祁東縣風石堰鎮沙井村,老屋座南朝北,三面環山,氣勢恢宏而不張揚,古樸簡約而富含神韻。一條溪流從院落前潺潺流過,溪水清澈見底,宛如一條玉帶依偎着古老的村莊。
走近老屋,從外到內,大門、中門、前天井、兩廊廡和正堂屋盡收眼底。古民居有莊院兩處,上沙井院與下沙井院相距300餘米。下沙井院系上沙井院後裔所續建。下沙井院石牆上題字落款為宣統元年(1909)已酉十二月十三日子時豎造。
從鱗次櫛比的屋脊走向可以看出,大院為“三進九廳十八井”構架。莊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200米,東西縱深約50米,有大門、正廳、南北廂房及四周景房,共計120餘間房,建造精緻,木刻、石刻保存較好。如此規模的民宅,在衡陽境內少見。
在整個老屋裏,穿堂、遊亭、巷道、走廊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它們將眾多建築分割成各自獨立的整體,又是連接每個整體之間的紐帶和橋樑,使龐大的院落交往自如。“晴不曝日,雨不濕鞋”,隨便從哪一家都可以走通全村。
參考資料來源:宋俞穎《鄉土聚落空間基因形的轉譯研究》、祁東在線等
[責編:王銘俊]
[來源:新湖南客户端]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