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朝代一首詩,帶你看遍中國史

"文史相通"一直是人們的共識,詩歌作為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古人用詩歌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用詩歌吟詠王朝興替、世事變遷,不同時代的詩詞,藴含着詩人的情感和經歷,折射出當時各階層人民的境遇。

01

《擊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先秦(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這首民謠作於先秦時期,描繪的是在上古堯時代的太平盛世,人們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太陽出來就開始幹活,太陽落下就回家休息,開鑿井泉就有水飲,耕種田地就有飯吃……這反映了農耕文化的顯著特點,是勞動人民自食其力生活的真實寫照。

一個朝代一首詩,帶你看遍中國史

02

《十五從軍行》

兩漢(佚名)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兩漢(前202~220),《十五從軍徵》作於兩漢時期,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少年從軍65年返回故里時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當時的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帶來的苦難。

一個朝代一首詩,帶你看遍中國史

03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魏晉(265~420),此詩作於魏晉時期,詩人以“逍遙”、“隱逸”的風格而聞名,飲酒和縱情山水是他所崇尚的生活方式。

通過此詩可以看出:魏晉時期文學日益擺脱經學的影響,開始尋找文學自身獨立存在的意義。

一個朝代一首詩,帶你看遍中國史

04

《木蘭詩》(節選)

南北朝(佚名)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南北朝(420—589),《木蘭詩》作於南北朝時期,是北方的一首長篇敍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

詩中概述了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鬥,有的戰死,有的歸來。

05

《飲馬長城窟行》

隋·楊廣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台小子智,先聖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万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

緣巖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隋(581~618),該詩作於公元610年的元月,隋煬帝在洛陽用演戲來招待從西域而來的商人,前後多達一個月的時間。

洛陽的店鋪都用帷帳裝飾,讓西域的商人們免費吃飯,免費住宿。

隋煬帝用鉅額國家的錢財賺取虛有的名聲,但這場盛會也耗盡了隋朝的國力,不久,隋朝滅亡。

06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唐·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九重的皇宮打開了金紅宮門,萬國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那時是盛唐時期(713~755),唐朝的疆域廣大,從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説都是世界第一,國富民強,萬方朝賀,百姓生活充裕,到大唐的外國商賈僧侶絡繹不絕。

一個朝代一首詩,帶你看遍中國史

07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文學上的盛唐結束於杜甫去世,該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春,詩篇一開頭便描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

那時安史之亂已持續了兩年,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安史之亂的爆發導致了唐朝的衰落,甚至影響了整個國際局勢。

08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此詞是李煜的代表作,相傳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奈。

五代十國(907~979)殺伐不斷,非正義的無休止的戰爭,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百姓遭受了巨大苦難。

一個朝代一首詩,帶你看遍中國史

09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一首諷喻詩,諷刺當時南宋小朝廷的腐敗無能。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

南宋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1276年,南宋都城臨安陷落。

[圖片9]

10

《懷州子城晚望少室》

金·元好問

河外青山展卧屏,幷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舊隱拋何處?一片傷心畫不成。

谷口暮雲知鄭重,林梢殘照故分明。

洛陽見説兵猶滿,半夜悲歌意未平。

金朝(1115年-1234年),本詩作於正大九年三月(1232年),身逢亂世的詩人,如同“安史之亂”後的杜甫,目光總是對準着破碎的山河和流離失所的人民。情感的真摯悽切,“喪亂詩”也成了元好問詩中最精彩動人的部分。

11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浩

峯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代(1271年—1368年),《潼關懷古》作於天曆二年(1329年)“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指出歷代王朝的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

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因關中旱災,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

[圖片11]

12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明代(1368~1644),該詩寫於公元1505年,明朝的正統觀念極為保守,但有趣的是明朝的文壇卻挺開放,湧現出不少怪才,有以唐寅、徐渭為代表的“真性情派”,有與主流理學分庭抗禮的王陽明。

各種奇書如《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等都是在明代成書的。

[圖片12]

13

《詠史》

清·龔自珍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這首詩作於道光五年(1825年)十二月,作者客居崑山時所作。題為《詠史》,實則傷時,感慨當時江南名士懾服於清王朝的殘酷統治、庸俗苟安之狀。

清朝文字獄使那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典籍受到了嚴重摧殘,對我國的歷史文化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缺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63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個朝代一首詩,帶你看遍中國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