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它被稱為微閭和無慮山,意為滿族的翠綠山。今天,它被稱為閭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隋朝以來,此山已成為“北鎮”的“五大鎮山”,並因此成名。當元,明,清帝王登基時,他們都照例去了這座山下的北鎮廟遙祭此山。因此,它的聲名日隆,並且已成為東北地區的第一座著名山脈。它以其悠久而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美麗的自然風光而聞名國內外,並已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
據旅遊資訊發佈中心瞭解,醫巫閭山景點很多,包括觀音閣、四角亭、曠觀亭、蓬萊仙境、望海寺、萬年松、名山、北鎮廟、聖水橋、魚池、蓮花石、老爺閣、風井、桃花、白雲關等多個小景點。只有北鎮廟在山下2.5公里處.其餘景點都在山上環繞,分佈於在觀音閣一帶,彼此相距較近。
北鎮廟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坐落在閭山腳下,西距北鎮市區2.5公里。在五大鎮山神廟中,北鎮廟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廟宇。北鎮廟始建於金代,明清兩代加以重修和擴建,現存建築保持着明清兩代的風格。廟建在山坡上,依山勢由南向北層層遞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有殿閣五重,均為宮殿式建築。廟前正中是一座六柱牌坊,前後有喜、怒、哀、樂石獸各一。山門正中門額上鐫有“北鎮廟”三個楷書大字。進人山門為神馬殿,殿內塑有兩匹馬及兩個馬童,是山神行走時的坐騎及隨從。過神馬殿往北是一個高大的月台,四周圍以石欄。北鎮廟的主要建築大都在月台上,從南向北依次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後殿。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上覆綠色琉璃瓦,古樸典雅。殿內中央的神壇上供有一尊北鎮山神像,東西兩側的牆壁上繪有漢至明代32位文臣武將的畫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後殿是山神夫婦的內宅,殿內塑有山神夫婦及童男童女像。
此外,閭山還是天然氧吧,據國家專業部門測定,閭山在春夏秋三季,林中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到每立方厘米4萬多個,比世衞組織清新空氣標準高出40多倍。醫學研究表明,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為700個以上時,能使人感到空氣清新;當達到1000個以上,有利於人體健康;若超過8000個以上,就可以治療疾病。到閭山登山觀景、林中散步、郊遊野餐,吸負氧,聽松濤,清心洗肺,祛疾康體,真是紅塵中人難得的享受。
誠招“三農調研員”,主要從事有關農村發展方面問題的調研和法律援助、是針對涉農問題及項目重大選題的調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三農法制調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