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2020年11月27日《莆田僑鄉時報》興化尋寶04版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洞景區位於秀嶼區埭頭鎮境內的大蚶山上,景區面積6平方公里左右,海拔約398米。天雲洞以峯奇、石怪、洞幽、林秀、徑曲稱奇,是典型的花崗岩石地貌和海蝕地貌構成的山體。天雲洞也是莆仙的四大祈夢勝地之一,“春莆禧、夏天雲、秋仙女、冬九鯉”,其中“夏天雲”就是指天雲洞,每年的夏季都會吸引周邊縣市眾多善男信女前來上香、祈夢。景區內許多殿堂樓閣倚峯就壁,因勢起居,古樸典雅,各具特色。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相傳大蚶山在遠古時代,只是海底的一塊巨礁,後因地殼變遷,升出海面,經歷千年浪淘潮蝕,成為今日巖陣羣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象形石遍佈的景觀,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和觀賞價值。在其主峯天雲巔有兩塊巨石,宛如兩扇蚶貝,也許這就是“大蚶山”得名的由來。另一個傳説在民間口頭廣為流傳,傳説台灣海峽有一蚶成精,興妖作孽,造成“沉七洲”之災。玄天大帝遂揮劍斬妖,把蚶精劈成兩半,一半落在埭頭之北,成如今的大蚶山,另一半落在東嶠鎮、平海鎮之南,成鷺鋒山,兩山對峙,酷似蚶殼,故稱之。據説在東海浩渺的煙波上,此山也依稀可見,如時值初夏,天氣陰雨,但見青山雲湧,如波似浪,時而吞沒了部分山巒,景色十分迷人。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從山腳下棄車而行,沿着山間石階拾級而上,曲徑通幽,迎面一塊酷似人臉譜的巨石突兀而來,人稱“仙人迎客”,繼續前行,便見“雲海仙蹤”巨幅石刻,有“仙公洞”“龍喉”巨洞,還有“歸真”“忘返”等諸多建築,都是依峯傍石,逢崖就壁而立,密集分佈在方圓不到400平方米的巨巖怪石叢中,且曲徑相通、景緻獨幽、洞穴相間、洞幽壑深,景區全年氣候宜人,是一處難得的消暑勝地。得知記者此行的目的後,當地村民熱情為記者充當義務嚮導,一路上,村民為記者講解了許多有關天雲洞的神奇傳説。從村民的講解中,記者瞭解得知“袈裟石”“九色石”“一線天”“坐井觀天”等諸多景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蚶山春樹”系清代名士李光榮所題。指每到春季時節,大蚶山上奇花爛漫,異草叢生,蒼翠欲滴,可謂是鳥語花香,一片春機盎然景象。一路欣賞山景,不覺已來至“龍喉”洞,“龍喉”其實是巨石扼守此處,像極咽喉要道,山岩屢經風化,形成一個巨洞,這便是天雲洞了。洞裏十分幽深,走進頓覺渾身清涼,洞內一條小徑通向鰲峯巖,踏步來到洞外,放眼四望,視野開闊,但見松濤起伏,怪石嶙峋,近處有觀音亭、孔子殿、通明殿、仙公洞、同道寺等眾多亭台樓閣,飛檐重瓦,依山而建。遠處還有許多怪石,滿眼青葱翠綠,站在高處俯視山下,山下的風光盡收眼底,民居、稻田、村間小路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讓人感覺彷彿進入一幅流動的畫卷。離天雲洞不遠有一個偌大的放生池,藍天白雲倒映在清澈池水中,池內魚兒在悠閒地遊動着,池中立一尊手持淨水瓶,面慈眉祥的觀音石像,一座九曲石橋在石像後面蜿蜒延伸。繼續北行,路旁左側一巨石上,有石刻“致雨龍池”四個大字,相傳系南宋幼帝與丞相陸秀夫南奔經莆留跡處,“致雨龍池”字跡,據傳是出自陸秀夫之手。石下有一活泉,長方形的水池四周用條石圍成,池水清澈可見底。據説,每當天氣驟變,大雨來臨前,巨石上雲霧繚繞,池中泉水霧氣交融,猶如神龍吐水,成為天雲洞景區的“天然氣象台”。從“龍池”下行數十步,即見“恆山草堂”遺址。“恆山草堂”系清初邑儒陳恆山攜妻帶兒在此吟讀課徒,隱居修身之處。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沿草堂北上有一磐石長約250米、寬150米,這即是相傳“仙佛鬥法”的“三十六碟”,俗稱“仙碟巖”,在幾百平方米巨石的頂面上,錯落着似盤、碗、碟、湯匙等食具形狀的積水窟窿,形態各異,相映成趣,一處寬2米、深近1米的洗碗池,因形狀酷似梅花,所以也被稱為“梅花池”,常年不竭。又因各種形狀食具的石池有36處,被美其名曰:“眾仙聚筵處”,由此景衍生而來的“仙佛鬥法”神話故事至今流傳。從“仙佛鬥法”景點再往北行數十米,舉目即可看見山頂巨石羣中一元寶狀巨石,重數十噸,靠近用手推卻能左右晃動,被稱之“風動石”,風動石的四周皆有如駝、鷹、狗等石像羣,並有東西覆船石等,極為傳神,惟妙惟肖,蔚為奇觀,附近還有石魚鼓、石磬、十八跳石等。此外,還有唐人羅隱居留處“隱洞”等古蹟。據傳,唐朝詩人羅隱曾來此盡興遊玩,並贊曰“滿山皆秀”。除了唐朝詩人羅隱,也有宋代文天祥、陸秀夫,明代曾光魯、吳洪績,清代江春霖、李光榮等在此留下足跡,還有“演嶼聖蹟”“蚶山勝景”等名人題刻,更有諸多傳奇的神話故事等。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近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保護開發大蚶山旅遊資源的指引下,天雲洞景區管委會加強管理,積極推介,景區的保護、開發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已完成對景區道路、生態停車場等設施進行改建、擴建,通訊、電力等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在該景區的主峯處近年新安了一座由整塊花崗石雕刻而成的大型觀音石像,石像底座高2.5米、像高9米,成為景區的一個新地標。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站在山巔向遠處舉目遠眺,令人思緒萬千,乘着改革的春風,天雲洞景區也引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每年都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遊玩,她那集眾多名勝、古蹟和動人的傳説,正在靜靜地等待人們去探幽、解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68 字。

轉載請註明: 天雲有洞自形成 大蚶之巔聽石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