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葭沚老街重開:拈花灣文旅如何聯動它的「前世與今生」?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休閒

老街更新背後,有哪些商業價值觀和方法論?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憑弔昔日烏衣巷繁華鼎盛而發出的感慨。

作為浙江台州城市文明的發源地,葭沚老街曾經商賈雲集、文人薈萃、農漁商興、繁榮一時,但也一度只留存於史書及遙遠的記憶裏,僅供後人憑弔。

這是城市化進步的遺憾。多數的百年老街丟失了在地化特色,消失於舊城改造中,缺席了城市空間的文化再生,曾經的繁華眼看就要被遺忘。

對於浙江台州人來説,2022壬寅年極其特別,擁有千年文化歷史的葭沚老街在春節後重新開街迎客。在此之前,當地人都翹首以盼,網絡上一條標題為「葭沚老街進入燈光調試階段」的短視頻評論區裏,寫滿了市民的期待:什麼時候開街?入街是否要穿漢服?家門口的網紅打卡地來了?

從遠古走來,葭沚老街的更新、設計者如何把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如何用新的方式將文化認同感賦予老街?老街更新背後,又有哪些商業價值觀和方法論?

傳續前世 煥發今生

尊重場所與精神並不代表沿襲舊的模式,葭沚老街重新煥發生機的背後,需要充分了解並在更新設計的過程中尊重它的「前世」,還要在「今生」迸發出新鮮血液。

葭沚這個名字的源起,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葭沚,古稱“賈子”,意為“商賈雲集之地”。據《嘉定赤城志》記載,南宋時期,「葭沚渡」曾是台州市椒江區的古渡口;清道光年間,台州海防同知府遷至葭沚,並興建椒江書院;如今,這裏是台州城區歷史久遠、面積最大的老城區之一。

可以説,臨海而居、「靠海吃海」成就了葭沚人因漁業而富足。明代起,葭沚成為台州最重要的漁業港口,漁貨交易活躍,相關的造船廠、打鐵鋪、繞纜社、紡織場等發展迅速。民國初年,這裏已經湧現一批富甲一方的商賈,當時的「台州首富」是黃楚卿,其宅邸就位於葭沚,他的家產豐富,包括鹽業、當鋪、漁業共擁資一百萬,所以別名被稱為「黃百萬」。

除此之外,海貿文化也深深地嵌入這片土地人們的日常,葭沚人無鮮不落飯,觀察葭沚老建築也不難發現,石柱上、屋脊上至今還保留着各種栩栩如生的海物雕花,螃蟹、望潮、章魚...各種海洋裏的動物被葭沚人雕刻上牆,寄託了盼一年四季皆豐收的美好願望。

在千年的歷史沉澱之中、在山海壯闊之景下,海貿、商阜文化早已刻進了一代代台州人的記憶符號裏。

在舊城改造過程中,運營者也相當尊重在地的文化,參與舊改的拈花灣文旅對於老街的更新設計理念是「每座建築不一樣、每條衚衕有味道、每個轉角有風景、每幢院落有特色」。

文昌閣是葭沚老街南廣場的標誌性建築,在徵詢多位知名建築師意見後,設計者保留了「台州地域經典」風格,屋脊裝飾採用台州地域樣的蠣灰堆塑;門窗、斗拱為牛腿、象鼻的樣式,也沿用地域特色。

文昌閣

創新則體現在拈花灣文旅一貫擅長的打造「沉浸式體驗」,如今,夜間的葭沚就是古代繁盛街景「平行時空的再現」,老街利用水域及文昌閣等場景,打造演藝產品、藝術雕塑、故事場景,傳承文化同時利用藝術和現代科技,形成了有別於城市風貌的不同體驗空間,瀑布、濕地、橋樑、牌坊、湖面、橋樑等景觀節點次第展現。

這背後是設計人員打破了一般街巷的思考模式,除了跨專業設計與整合,還要具備設計、施工、運維、演繹全流程深度把控的能力,形成具有場景感、體驗感、獨特文化屬性的老街氛圍。

客從何處來?

老街的魅力,是幾代人的故事都在同一處空間發生。更新後的葭沚,對於兩類人羣意義非凡,一類是生長在老街的台州本地人;一類就是熱愛國潮、偏愛「沉浸式」旅遊的Z世代人羣。

5年前,葭沚老街面臨拆遷,當時的街景已經相當落寞,國家地理雜誌當時曾報道,大家宅院和老巷多了幾分淒涼,只剩零星的舊石板低訴着昔日的繁華,居住者大多是念舊情結的老人和外來務工人員。

如今,光影縱橫的老街讓遷出的市民和在外遊子都驕傲不已。老街的一石一板都能牽引出遊子的記憶,也挑動着這類人羣歸航的心。葭沚老街的更新,喚醒了他們的鄉愁之情。

對於追求國潮風的潮流人羣,老街的氛圍感元素很容易就能被捕捉到,山海紋樣、古色書香、魚類風格的燈具讓夜景更沉浸、讓市井文化的場景更還原,這是又一個鐘情漢服文化的青年聚集地。

做出網紅、爆款、有煙火氣的項目,是拈花灣的既定目標。拈花灣文旅聯席總經理陳琪對36氪未來地產作者透露,「在我們的規劃和設計方案裏,葭沚的亮點和價值將是一條從古至今的延展景觀,遊客從文昌閣為起點,一直步行到椒江兩岸,從建築、景觀到業態,將是一個從古至今的“漸變風格”。未來老街全部對外開放後,會是一種古今融合的美」。

陳琪認為,通常情況下,文旅業者在舊改項目上挖掘文化的呈現方法一般停留在工藝、精緻度上,但是用在地化的傳承、創新驅動老街改造,從而達到一種古今融合的效果,才是拈花灣文旅對於這個項目的要求。

長期主義與創新意識並存

與商業地產不同,文旅項目是一個把理想變為現實的過程,這往往需要長期投資、持續經營才能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回報。在疫情反覆的大背景之下,文旅行業的市場環境也時常伴隨變化與風險。拈花灣文旅深耕文旅行業28年,有着一以貫之的商業價值觀和盈利方法論。

2022年1月20日,拈花灣文旅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公佈了2021年的財務數據,2021全年實現營收總額12.38億元,同比增長44.5%,實現淨利潤7370萬,景區開發類業務簽約13.43億元,同比增長達120%。

與此前重資產投資開發的拈花灣•禪意小鎮、靈山勝境等超級景區的打法不同,例如葭沚老街、南京金陵小城,屬於拈花灣文旅的輕資產輸出項目。

對於這類項目,拈花灣文旅已經有了成熟的開發模式,分為創意研發、樣板段、核心產品內容策劃及整體設計、實施落地、運營共五個階段。以葭沚項目為例,目前老街即將進入運營階段,項目人員對作者透露,拈花灣文旅的定位是創意文旅全產業鏈集成服務商,未來主要是以精細化運營為主,負責策劃、招商等一系列工作。

拈花灣文旅聯席總經理陳琪表示,葭沚這個項目是公司文旅輸出的2.0版本,未來3.0、4.0版本的產品也正在策劃中,整體上是「文旅+」的模式,將更廣泛地應用大健康等場景,也會持續攻破線上社羣運營的技術壁壘,目的是提高公司文旅產品的復購率,以此也可以推動全行業的良性競爭。

疫情正在重塑文旅行業的競爭態勢。2021年全國假日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均未達到預期,其中除去疫情因素外,不排除因為遊客連續在國內遊玩而產生的審美疲勞,國內遊及國內景區吸引力可能出現一定降低。

中銀證券休閒服務行業資深分析師包仁誠認為,傳統景區亟需注意文旅融合背景,數字化管理及產品呈現,增加景區內生的發展動力。此外,疫情導致旅遊需求變動,沉浸式、一站式旅遊需求趨勢持續加強,預計有利於提早開發佈局沉浸式和一站式目的地的企業。

陳琪也強調,迴歸本質,每一個項目的根本都需要用創新驅動。作為葭沚老街的運營方,未來拈花灣文旅將引進文化業態、創新業態、娛樂業態、親子業態和文旅配套業態。其中文化業態是形成特色和差異化的業態類型,充分體現台州葭芷老街代表城市文化記憶和城市文化名片的地位,包含台州在地文化業態、葭沚老街主題文化業態、生活美學業態、時尚國潮業態等。另外還有特色的複合業態,如「書店+咖啡館+民宿」的複合業態,讓遊客可逛可玩可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