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鼓樓 /都是古城裏時間的守望者
樓
鼓
河西走廊
在河西生活,總是繞不開一個舉目可觀的建築物,那就是鼓樓。
鼓樓厚重儒雅,氣質非凡。它的一磚一瓦,都藴藏着故事。門樓匾額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光陰,在此駐留。
豐富的歷史積澱,以及歷代名人逸事,使一座聞名遐邇的古樸建築,透着迥然不同的非凡氣質。
鼓樓是中國建築文化的標誌,一個古老的城池,總會有一座巍峨矗立的鼓樓。最初,鼓樓是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樓房,用以報時或警戒盜賊。後來,鼓樓矗立於城市的中央,成為城市無處不在的形象。
河西走廊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要衝,從漢武帝列四郡起,一座座城市就在這塊土地上拔地而起。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在漫長的歲月裏,積累着自己的建築文化,鼓樓,就是其中的代表。
酒泉鼓樓
- jiuquan -
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是鑲嵌在荒灘戈壁上的一片綠洲。酒泉古稱肅州,也是甘肅省名“肅”字由來地。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
酒泉,山脈連綿,戈壁浩瀚,盆地毗連,構成了雄渾獨特的西北風光。既有銀裝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溪流的平原綠洲,還有沙漠戈壁的海市蜃樓。
在這片神奇的綠洲上,輝煌燦爛的文化、藝術、關隘要塞、長城烽燧、大漠駝鈴、畫工青燈、石窟佛陀,悲壯的征戰、開拓的艱辛、傳奇的故事、豪邁的詩篇,構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歷史畫卷,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藴。
酒泉鼓樓坐落在酒泉古城中央。距今已有1630多年了。鼓樓的穩重大氣,使它代表着這座城市鮮明的文化特質。曾經有幾年的時間,每日上下班,我必要從它的身邊經過,周遭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鬧市,獨有它,貯藏着一片難得的寧靜,於嘈雜的喧譁中保持着一份冷靜和矜持。儘管四周商鋪林立,卻難以遮掩它的厚重和典雅,雖然歲月的風雨沖刷着它的身體,卻始終磨不去它由裏向外生髮的古樸內斂的氣質。
鼓樓建築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基座是東晉時期酒泉故城的東門舊址,外面的青磚是清雍正年間包砌上去的,三層木樓則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的。鼓樓拔地27米。基座呈正方形,周長112米,高8米。鼓樓為木架結構塔形樓,一樓每面三開間,樓內四根粗壯的通天柱頂貫三樓;二樓每面有12個雕花窗扇,嵌在十二根撐柱之間;外有走廊欄杆,東西兩面分別懸掛“聲震華夷”“氣壯雄關”的巨幅匾額。與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遙相呼應。
三樓為單間,單檐,四面開窗,四角高挑,外有迴廊護欄;樓頂裝有聚寶瓶。鼓樓整體輪廓呈金字塔形,挺拔雄偉,巍峨壯麗。登樓遠眺,高遠達世之感溢於胸間。門洞的四個磚券門楣上部,皆嵌有突出壁面的仿木磚雕廊檐。其下各有一幅浮雕神瑞畫,東為“二龍戲珠”,大約是取酒泉東向大海的意思;西鐫“丹鳳朝陽”,是取了《山海經》上西方有“丹穴之山,五色而多紫”的典故;南則“河圖洛書”,是引了大禹治水的傳説,禹治水到河西,曾導弱水(黑河)至於合黎山,入於流沙(今內蒙古額旗),導黑水至於三危(今敦煌)入於南海,精美的畫幅頌揚了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北為“八仙慶壽”,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容,是祈望人壽年豐的美好願景。浮雕下面是門額,分別為“東迎華嶽”“西達伊吾”“南望祁連”“北通沙漠”。僅僅十六個字,就點明瞭酒泉的地理位置及其河山襟帶的優越形勝。券洞中心為八卦結頂,懸置伏羲八卦板一塊,起着指示天文方位的作用。馬道門額曰:“雲路先登”,是形容鼓樓巍然高聳,登樓如同登天梯一樣。
登臨鼓樓,南望祁連,壁立千仞,銀裝素裹,四時不消,猶如萬層芙蓉,美不勝收。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座久經滄桑歲月的鼓樓依然矗立,向人們訴説着歷史的榮耀。
走進酒泉,嶄新的城市與古老的鼓樓交相輝映,呈現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同時,它也必將見證一座城市輝煌的未來。
張掖鼓樓
- zhangye -
“不看祁連山上雪,錯將張掖認江南。”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曾被詩人這樣讚譽。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的張掖,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
張掖是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西漢霍去病大敗匈奴,收復河西,漢武帝便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置張掖郡。南北朝時西魏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唐朝時,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成為教坊大麴,以《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流傳甚廣。甘肅省,就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地處青藏高原向內蒙古高原過渡地帶的張掖,富集了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河流、湖泊、丹霞、戈壁、峽谷等豐富壯美的自然景觀。
在張掖市中心,有一座宏偉壯觀的古建築,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張掖鐘鼓樓。張掖鐘鼓樓又稱鎮遠樓,俗名鼓樓,又名靖遠樓,它是古甘州的標誌性建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會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鐘鼓樓。
據《重修甘州吊橋及靖遠樓》碑刻記載,鐘鼓樓始建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焚燬於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肅提督張勇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繕。
據説,張掖鐘鼓樓是仿照西安鐘樓建造的。樓閣為三層木構塔形,飛檐翹角,雕樑畫棟,結構精巧,造型雄偉壯觀。民謠雲:“張掖有座鐘鼓樓,半截插在雲裏頭。”雖然現在的鐘鼓樓飽受現代化高樓大廈的擠壓,但依然不失華麗典雅、莊嚴穩健的挺拔。
鐘鼓樓的典雅受人青睞,鐘鼓樓的厚重同樣讓人着迷。鐘鼓樓呈方形,樓體用青磚包砌,襯砌石條,基座的四面中間各開有一券形門洞,門洞正對着甘州古城的東、南、西、北大街,門洞上嵌刻着四門名字的磚雕匾額,東為“旭升”、西為“賓晟”、南為“迎薰”、北為“鎮遠”。
樓閣為木結構重檐四面坡,溜金黃頂。樓閣的第一層四面懸有根據當地的風景名勝而題寫的褐色綠字匾額:東為“金城春雨”,西為“玉關曉月”,南為“祁連晴雪”,北為“居延古牧”,意為東迎金城春雨,西送玉關曉月,南眺祁連雪峯,北望居延牧場。
在鐘鼓樓的第二層上也同樣懸掛有四塊藍色金字匾額:東為“九重在望”,西為“萬國鹹賓”,南為“聲教四達”,北為“湖山一覽”。四塊匾額寓意深刻、意境曠達,不僅彰顯了古人深厚的文化修養,更顯示了他們開闊的視野和坦蕩的胸襟。
鐘鼓樓建築結構嚴謹,造藝精湛,雄偉壯麗。在古時,站在鐘鼓樓上全城景物可盡收眼底。在這裏可以遠眺祁連山的皚皚白雪,可以依稀望見城外的居延海和牧場。置身於此,既可獵奇覽勝,尋古探幽,又可品茶觀景,清風隨意,陶然欲醉。人們彷彿可以聽到古代東去西往商旅的悠揚駝鈴迴響於漫漫黃沙,彷彿可看見獵獵旌旗、嘯嘯戰馬,風沙之中鳴奏着悲涼羌笛的戍邊將士。
沉浸在夜幕之中的鐘鼓樓霓虹閃亮,高高的檐角和雄偉的樓體,在夜色中顯得親切、沉靜,更有着一份莊嚴和神秘。
如今,鐘鼓樓古風猶存,氣勢猶在。它是一個歷史的座標,記錄着張掖滄海桑田的歷史,彰顯着一座古城的精髓和靈魂。
永昌鐘鼓樓
- yongchang -
永昌縣西鄰張掖,東鄰武威,從地圖上看,處於甘肅最狹窄地段,是絲綢之路上的交通咽喉要道,歷代皇帝都派重臣把守。悠久的歷史也造就了永昌燦爛的文化。此外,永昌還有久負盛名的 “古八景”,即天山積雪、雲莊鋪翠、柳池漾月、金水潺聲、東崗晚照、西嶺晴嵐、南峪龍騰、北山伏獅。
在絲綢之路上,靜靜佇立着的永昌鐘鼓樓也是飽經風雨,400多年的歲月洗禮或許讓他們褪去昔日芳華,但立足樓下,仍可感受歷史的蛩音。
永昌鐘鼓樓,又名聲教樓,位於金昌市永昌縣的城中四街交匯之處。
整個建築分樓體和台基兩部分,通高24.5米。樓體為兩層三檐,重檐盝頂式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底層面闊,進深各三間,俗叫三轉五。全裏安裝,四面中置格扇門,左右兩面裝檻窗,厚築邊牆,抱緊四角勁柱,雙翹單昂斗拱。樓內置直徑為2米的整張牛皮蒙面更鼓一隻,樓南側檐下置鑄鐵大鐘一口,復置鐘鼓均系仿明造型,是向全城擊鼓鳴鐘報時之處。上層面闊,進深同底層,屋檐及檐柱向內收縮,檐下置望台圍欄,四向連同,可憑欄遠眺。其上是盝頂式屋頂,置有八卦式寶頂,造型奇特。台基為夯土版築包磚,邊寬22米,周長88米,高8米,使主體建築增添了穩重巍峨之效果。台基四面開拱洞,通達四街。四個拱門之上,分別刻有“大觀”“迎薰”“寧遠”“鎮朔”。樓上每面掛匾三塊,共十二塊,其文東為“麗日摩雲”“民淳俗美”“金闕迎恩”;西為“中天一柱”“懷柔西域”“玉關通道”;南為“文運天開”“奎壁聯輝”“雲錦天香”;北為“聲聞四達”“保障金川”“威宣沙漠”。
整個建築結構謹嚴,造藝精湛,高聳挺拔,雄偉壯觀。登臨其上,祁連雪峯,金川碧野及城郊風光盡收眼底,是“聲聞四達”之名樓。
遠觀永昌鐘鼓樓,它的外形與其他地方的鐘鼓樓似乎也沒有多大的不同,但細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這座建築與國內很多地方的鐘鼓樓不同,因為永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這些文化也反映在鐘鼓樓這一古建築上,它具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體的風格。比如説,從鐘鼓樓的平面佈局看,鐘鼓樓設在全城正中,掌管全城作息和夜禁時刻,是元朝的制度,也是蒙古族建築的佈局手法,它置鐘鼓於一樓,與宋金明清時期“鼓樓在東、鐘樓在西”的形制不同。
再比如説,從它的建築形式上看,盝頂式屋頂是元代常見的造型之一,明初時期,元朝宮殿多被拆除,唯獨永昌鐘鼓樓上有蒙古族風格的寶頂,這在國內的古建築中顯得獨一無二。
此外,該樓的圍欄共分三格,扶手下一空格,中有墊墩,中間一小格,用木版裝實,刻有卷草花紋圖案,下一大格,用木版裝實刻有降幕雲圖案,這種風格屬於典型的西夏宮廷建築風格,這在其他的鐘鼓樓中也極其少見。
登高憑欄,極目遠眺,整個永昌城一覽無餘,樓上的晨鐘暮鼓更是響徹全城,眼前似乎出現絲路的駝鈴和吆喝的商人與這鐘鼓和鳴,共同奏響這河西名城的繁榮盛景。
— END —
給我們加上星標
從此不會錯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