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產於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峯的三清紅有着怎樣的箇中滋味?從天師葛洪煉丹種茶到閩南女子匠心製茶,在北緯30度,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花崗岩,穿越1600年的氤氲風煙,看那一抹三清紅的巖韻風骨如何煉成?
丹丘之地出大茗
自古名山出好茶,三清山也不例外。其既有獨特的山水自然稟賦承載,又有深厚歷史文化溯源。
三清山位於贛浙閩皖四省交界,正好處在北緯30度附近。這是地球上一個神奇又微妙的存在,人類古文明在這條緯度帶上生根發芽,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景觀也層出不窮。茶葉也是北緯30度上的另一個奇蹟--據史料記載,茶葉最早的栽培利用發源於北緯30度的中國,直至今日,中國十大傳統名茶中有九種在北緯30度附近。同緯度附近黃山孕育出“黃山毛峯”和“祁門紅茶”這樣的口碑好茶。其實不管是十大名茶,還是像三清紅這樣的小產茶,都各具特點,都值得茶友們細細品味,品味自然孕育之靈,品味茶農辛勤之勞,品味茶葉至味之味。
三清山產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據江西省志、玉山縣誌記載,晉代醫藥學家、道教理論家、著名道士葛洪,約在東晉升平年間來到三清山結廬煉丹,至今山上仍保留着葛洪所掘的仙井和煉丹爐的遺蹟。道教信徒為了修道成仙、長生不老,創造了辟穀、吐納、胎息、導引、服餌等修行方法。所謂服餌,就是通過服食藥餌來攝生養命,以達到修道成仙、長生久視的目的。起初 ,道教服餌以服食金石丹藥為主 ,然而這一類丹藥須通過鼎爐煉製出來,所採用的原料以金、銀、鉛、汞及各種礦石為主,成本非常之昂貴,且服食風險很大。在這種背景下,道教對茶這種用作服食的神奇植物寄予相當大的希望,把茶視作輕身換骨、羽化成仙的“上藥”。由此,茶這樣一種草木類藥餌,在真人道士的服食過程中漸漸日常化、嗜好化 ,並逐漸在民間擴散開來,於是,茶從一種功能性的藥物,演變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嗜好品。《天台記》雲:“丹丘出大茗 ,服之生羽翼。”丹丘,是道教傳説中的的神仙所居之地。至今,在三清山核心景區三清宮附近,可以找到成片的野茶,雖屬小喬灌木科,長於懸崖峭壁石縫中,其杆粗如成年人手臂,其高兩米有餘。
明清時期,三清山茶產業發展就初具規模,開始外銷。據史料記載,明嘉靖年間(1557-1566年),福建東南沿海日本倭寇入侵,福建泉州地區被倭寇攻陷,當地閩南居民第一次大舉內遷武夷山地區和江西,他們中的茶農移民後仍然從事茶葉種植、生產,並帶去了閩南的製茶技術和閩南茶商,至今武夷天心岩茶村村民多為閩南人後裔。三清山第一批閩南移民,便形成在這一時期,以當地林姓為主。1662年,鄭成功擊敗荷蘭收復台灣,退守台灣侍機反攻復明。由於內憂外患,當年便急病身亡。清康熙於1661年繼位,啓用“平賊五策”,對東南沿海進行長達20年之久的遷界令,切斷鄭成功家族的外貿財源,銷燬沿海船隻,茶葉貿易改經江西從廣州出口。由於海禁政策,閩南沿海開始了繼“倭亂”之後的第二次大規模移民內遷,部分閩南茶農、茶商進入武夷山和江西地區,在所到之地闢茶園建茶廠開茶莊,開茶行茶號,經營茶葉。有着紅茶鼻祖之稱的河紅,便在這一時期發展起來,從被譽為“萬里茶路第一鎮”的上饒鉛山河口口岸出發,漂洋過海,被西方人奉為至尊名茶,也被賦予“茶中皇后”的美譽。當時,作為河紅來源地之一的三清山茶,就是沿着古老的茶馬古道,順着信江河流而下,走到鉛山河口口岸,然後從此出發,向北沿着京杭運河走向大江南北,並向東沿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歐洲。據《玉山縣誌》記載,清末、民國初期樟村(三清山西麓)的茶葉最著名。本縣懷玉山、三清山和鄰縣德興、婺源上饒北鄉等地所產茶葉,大部分集中在這裏加工精製外銷。到民國四十七年產量達到了5000擔,民國二十二年發展到8000多擔。“聽我爺爺講,我們祖祖輩輩都有在三清山種茶、製茶,已有三四百年曆史了,這個產品遠銷蒙古和蘇聯”,三清山中心小學原校長林祖援就是閩南移民的後代。
上世紀50年代農業大開荒、大發展時期,三清山茶產業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最終因交通區位、國家政策和外部市場環境的改變而陷入沉寂。1957年,“農業學大寨”風潮開啓,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開墾荒地,開展生產自救,各地興建了眾多墾殖場,解決暫時性的糧食短缺問題。三清山腳下的遊擊墾殖場,就隸屬於玉山縣懷玉山墾殖場分場;1982年區劃調整後,遊擊綜合墾殖場成立,駐地金沙;1984年4月,遊擊綜合墾殖場易名三清鄉,轄4個行政村。據第一任場長鄭先榮介紹,六十年代,遊擊墾殖場就建立了自己的茶廠,並擁有茶園3萬多畝,市場主要是計劃外銷,最高峯年產茶青達到5多萬噸。翻開1985年版《玉山縣誌》,可以看到這麼一段話,“茶園遍佈全縣各地,西北山區尤適應茶葉生長。懷玉山、三清山所產的雲霧茶,久負盛譽。”現在走進三清鄉方塘村,茶廠舊址牆體斑駁,牆上遺留的標語,還依稀可見當年的繁忙場景。
三清山茶為何最終沒能形成如武夷山“大紅袍”、“黃山毛峯”般知名的品牌茶,我們似乎可以從以下方面找到原因。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與英國簽下《南京條約》,實行“五口通商”。武夷、閩北茶業出口改為福州,閩南、安溪茶葉出口在廈門。184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人將武夷山紅茶種植、製茶技術及茶樹樹種竊至印度,1900年,印度茶葉出口首次超越中國。這個時期,正是河紅茶由盛轉衰的主要階段,加上陸路交通開始取代水路運輸,鉛山河口古鎮昔日的繁華不再。八十年代後期,我國發展重心轉移至工業,各地墾殖場紛紛改制轉型,魚米之鄉“小富即安”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業的產業化、市場化進程。如今,到三清山尋茶,我們只能從荒蕪的茶園、斑駁的茶廠和故人的記憶中,窺探她的“曾經”。
土樓姑娘續茶緣
時光荏苒,三清山茶重出江湖,與中國旅遊產業的興起,與閩南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拉開大幕,旅遊業從無到有,特別是在1979年鄧小平登黃山之後,全國各地旅遊業加速發展,素有“小黃山”之稱的三清山,開始進入國人的視線。從1984年建立管理局,到1996年成立管委會,再到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短短30年時間,三清山由一介“山村野夫”進入全球視野。幾乎被歷史遺忘的三清山茶正是藉由旅遊業的興起重新被髮掘。
2003年,來自福建土樓的閩南女子蘇夢麗,慕名來到三清山遊覽。當時,三清山景區尚處在開發階段,交通條件很差,乘坐舊式中巴,汗水和揚塵讓頭髮油膩打結,顛簸了一天,只能夜宿山下小旅館。在懷疑和躊躇一宿之後,她繼續行程,由雙溪口乘坐椅式纜車進山實地察看。“撲面而來的清新氣息,讓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激靈,負氧離子簡直要讓人醉倒”,這一次的經歷讓蘇夢麗的心情有如“過山車”一般,當翻過禹皇頂,沿階下到巨蟒峯平台,貼着石壁小徑轉彎後,司春女神峯和巨蟒峯躍然眼前,她決定留下來,此前,她在武夷山下工作,“就這裏了,奇怪的感覺,這是一個熟悉的地方,彷彿曾經來過。”蘇夢麗從賣旅遊小商品、小吃和經營照相業務起步,在三清山上開啓了創業之路。
景區發展初期,各方面條件異常艱苦。開始,蘇夢麗每月下一次山,光是從山上的居所到山頂纜車站,就要走兩個多小時。白天忙做生意,晚上只能蜷縮一角,睡冰冷地鋪。山上的潮氣重,大哥看到妹妹吃這樣的苦非常心疼,要帶她回福建,但蘇夢麗心中有她的詩和遠方。
2005年,三清山獲評國家地質公園,開始申請世界自然遺產地和世界地質公園,對山上業態進行全面清理,蘇夢麗剛剛接手經營的一個小餐廳面臨關停整改,她果斷決定將小餐飲改為茶舍,在海拔1314米的懸崖邊上開了山上第一家茶館。蘇夢麗認為,新業態是挑戰也是機會。這個大膽的決定,得到了管委會領導的支持。
機會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2008年,三清山成為江西第一個、中國第七個“世界自然遺產地”,來山遊客進入快速增長窗口期。蘇夢麗的高山茶舍經過多年經營和數次改造,與三清山共同成長,迅速成為網紅打卡點和景區文化名片,相貌端莊秀麗、氣質恬淡優雅的蘇夢麗被南來北往的遊客們稱為女神峯下的“東方女神”。
這一年,蘇夢麗把自己的户口,由福建老家遷到三清山腳下的東坳村,成為了大山裏的永久居民。蘇夢麗一家循着先輩的腳步,在三清山落地生根。
很長一段時間,茶館主要售賣周邊地區的品牌茶,一次,一位遊客問道,茶舍有沒有當地產的茶?説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個更大膽的念頭突然在蘇夢麗腦海裏閃現:在三清山種茶,賣三清山自己的品牌茶!説幹就幹,蘇夢麗帶着團隊開始在三清山尋茶。
接下來的發現令蘇夢麗分外驚喜,傳説中隱藏於灌木叢中的大片老茶樹陸續被找到和確認。因為長期被灌木和雜草掩映,茶樹只能靠頂端的葉片呼吸,那些長年不見雨露和陽光的茶樹幹,光禿禿的,保持着最原生態的模樣,彷彿翹首期待着有緣人的出現。
經業界多方專家考證,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和文化浸淫賦予三清山天生出好茶的稟賦。首先,土壤適宜。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説:“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三清山的土壤為14億年前冰川時代大自然的慷慨遺存,是經歷萬年風化雨蝕而來的岩石紅壤,這種獨特的三清紅花崗石發育有大量網格狀裂隙,富存構造裂隙水,為茶葉提供了富含鐵、硒等微量元素養分。其次,氣候獨特。地處懷玉山脈腹地的三清山,海拔500-1500米之間,年平均氣温10.9℃,由於溝壑縱橫,這裏常年雲霧裊繞,宛如仙境,年相對濕度高達82%,形成了有利於茶葉生長的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其三,文脈涵養。三清山的峽谷間,遍佈着數萬畝野生大齡茶樹,歷經歲月滄桑,層層疊疊地鋪排在在山風澗水、晨曦霧靄、斗轉星移中,遵循着道家順應自然之風,與三清山的至美風光相伴相生、水乳交融。清同治《玉山縣誌》載:“茶以三清山產者味特清冽。前志稱西坑茶,與靈山並重,然不及三清遠甚。”西坑茶,指的是河紅茶原產地之一,武夷山西坑村產的茶。由此可見,三清山茶的品質,在當時就得到官方認可。
蘇夢麗立即與遊擊墾殖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始了她在三清山的創業新徵程。砍伐灌木、翻除雜草,整整3個月後,原茶林才得以重見天日。不施肥打藥,人工除草窩肥......在精心復墾和精心培育之下,以遊擊墾殖場所屬方塘村為核心,周邊2萬多畝茶林重現生機。2010年,蘇夢麗成立元盛茶產業公司;2013年,三清紅茶品牌註冊成功。
山水精神育品牌
北宋王安石《題玉光亭》寫道,“每向小亭風月夜,更疑山水有精神。”南宋韓滮《澗泉集》有云,“金沙嶺頭淨無塵,呼吸風光聚精神。”元代魯貞《贈龍文》題,“信茲山之精神兮,奚至斯而溶結。”三清山水“有精神”“聚精神”“溶結精神”的品格,是歷代文人的共識。
到了明代,這一精神品格,有了更為厚重的物化呈現:成型於明代的三清宮等道文化遺址,呈八卦狀排列,被譽為中國道文化的露天博物館,不僅凝聚了傳統道文化的精髓,而且是建築規劃藝術精品。
此後,山水有精神的三清山,誕生了中國第一條高空棧道、第一條玻璃棧道、第一條索橋。俗話説,“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三清山茶穿越1600年的氤氲風煙,身披一抹鮮紅的輕紗,向世人展示出別樣之美:
三清紅的原料採用三清山高山野生老樅鮮葉芽尖,沿用古老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經採青、萎凋、揉捻、發酵、炭培、分選、復火、包裝、入庫,九道工序製成。每片鮮葉茶,均採摘於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等初長的嫩葉,嚴格遵循不發熱、不紅變、不損傷的“三不”標準,除揉捻這一步驟需要藉助機械以更好地促進氧化發酵作用外,每道工序都由具有豐富製茶經驗的師傅手工製作完成。據介紹,一袋500克的三清紅茶,大約需要6萬片高樅芽尖方能製成。製成後的三清紅茶,條索緊細、圓而挺直、身實骨重,細條中略顯絨毛。經農業部權威機構檢測,三清紅不僅符合有機茶國標,更因山上獨特的温度、濕度、光照和土壤條件,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大大超過一般茶葉。
“這個茶葉長期生長在雲霧繚繞沒有人煙的環境中,它的品質自然而然就是非同其它地方可比的,完全是有機茶”,江西省茶協會會長黃光輝這樣評價。
開湯香氣溢人,湯色金黃、清澈明亮,晶瑩剔透間金圈漣漪,隨後在香氣氤氲間,再經沖泡過後的湯色漸漸由金黃轉為橙紅,紅豔透亮。“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温庭筠在其《西嶺道士茶歌》裏描繪的品茗境界,似乎在三清紅這片茶葉裏,得以再現。
十年磨一劍。如今,三清紅茶已經形成了種茶、製茶、銷售、茶衍生品全產業鏈條,承擔起傳承當地400多年茶文化和製茶工藝的重任,還帶動了周邊羣眾脱貧增收;元盛公司所屬的三清紅集團,成為江西省農業龍頭企業,省茶葉協會副會長單位;“三清紅”成為江西省著名商標,榮獲2016“江西茶香天下”上海茶博會優質產品獎、2016中國(濟南)第四屆茶博會最具發展品牌潛力獎以及多項國家級金獎,產品更是通過了ISO22000及有機轉換認證。三清紅的紅茶、白茶、綠茶、青茶、野生黃金茶暢銷省內外。
“這些都是大山給予的,我們只有用心做事,用良心和匠心做好茶葉,才是對大山最好的感恩和回饋。”2019年12月9日,蘇夢麗的侄子和侄媳婦在三清山女神峯下舉行了山頂婚禮。茶,這片神奇的東方樹葉不僅將蘇夢麗和三清山緊緊地系在一起,也將這個閩南大家庭與三清山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十年間,蘇夢麗的十多位親屬從福建來到三清山落户,在山裏從事跟茶,跟文化旅遊有關的工作,他們在三清山結婚、生子、買房、安居,開枝散葉,成為三清山裏一家人。
守着這麼好的山和神奇的茶資源,如何依託三清山世界級的品牌做好茶產業文章?蘇夢麗已經謀劃好了新一年茶產業的發展版圖。
“我來自世界文化遺產地--福建永定土樓,曾經在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文化遺產地--武夷山工作過,最終定居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三清山,這一切好像有某種關聯,又彷彿冥冥之中的緣分。”
編後:我們感謝蘇夢麗對這座大山的情有獨鍾,對三清紅茶所傾注的感情和努力,他們延續了前人的製茶工藝,使當地茶產業重新走上市場的舞台,讓我們在遊覽美景的同時,可以品嚐到有文化、高品質的三清紅茶。“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我們相信更祝福,在不久的將來,蘇夢麗創建三清山茶品牌的夢想,伴隨三清山旅遊的發展步伐快速前行,並不斷壯大,將三清紅茶由北緯30度附近的小產茶,打造成業界知名的品牌茶,為景區植入新的IP和內涵,為三清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圖/視覺江西 艾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