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説故宮是羣組建築的代表,天壇則是單體建築的代表。
天壇始建於公元1420年,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總面積為273萬平方米,相當於4個故宮。
天壇以嚴謹的建築佈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天壇其實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其中,內壇以宮牆分為南北兩部分,且南方北圓,象徵着天圓地方。
北部為“祈谷壇”,乃是皇帝在春季舉行祈谷大典的場所,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東西配殿、祈年門、神廚、宰牲亭、七十二長廊等;南部為“圜丘壇”,是一座露天的三層圓形石壇,乃是皇帝在冬至舉行祭天大典的場所,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及配殿、神廚、三庫及宰牲亭等。
連接兩壇的是一條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磚石台,稱為“神道”,又稱“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橋”,寓意着上天庭要經過的漫長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由一條長360米、寬30米的神道連成一個整體。
至於外壇,甘當“綠葉”,松柏蒼鬱,古木參天,襯得整個建築羣更顯莊嚴宏偉。
中國曆來有“敬天法祖”的傳統,祭天也就成了華夏民族最隆重、最莊嚴的祭祀儀式,在古代通常由天子親自來主持,天壇便由此應運而生。
説起來,北京天壇原本是南京天壇的“高仿版”,只可惜自朱棣遷都北京以後,南京天壇瞬間被打入冷宮,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雲煙裏,而北京天壇卻越發受寵,幾經修繕擴建,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羣。
對祭天儀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祈年殿西配殿的祭天禮儀館,裏面詳細介紹了中國祭天禮儀的演變過程,重點展示了清代祭天大典的禮儀情況,包括各種祭天禮器和祭天程序等,絕對讓你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