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走近濟州“海女”

  中新社韓國濟州12月3日電 題:走近濟州“海女”

  作者 劉旭 萬佳欣

  濟州島西歸浦市沙溪裏村的沿海地帶,有一家名叫“海女生魚片”的海鮮店。一羣六七十歲的韓國奶奶在此忙碌,為食客們處理剛上岸的海螺、海蔘等海鮮,便於售賣。她們便是濟州島“海女”。

  63歲的沙溪裏村海女協會會長金仁善正打理着水產,看到中新社記者來訪,連忙摘下手套,熱情地迎了過來。

通訊:走近濟州“海女”
圖為現齡63歲的濟州海女金仁善。 萬佳欣 攝

  “海女”是指不用潛水裝備、徒手潛水捕撈的女性漁民。濟州島是朝鮮半島海女的發祥地,海女文化在此久負盛名。2016年,韓國濟州海女文化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濟州海女潛水能力極強,能夠在沒有氧氣供應裝置的情況下,在海底挖掘海產。由於工作十分辛苦,並且事故高發,坊間流傳着“不能生為牛,而生為海女”的俗語。

  獨自出海的海女無法存活,為了安全,她們成羣出海,互幫互助的羣體文化根深蒂固。金仁善告訴記者:“出海得有朋友才行,不能自己去。海女之間的關係比夫妻還要緊密”,“我們海女住在同一個村莊,一同出海。”海女有明確的等級劃分,根據能力主要分為:上軍、中軍、下軍,共同工作,分享利益,照顧彼此安全。

  金仁善説:“我們每個月下海14天左右,每次撈捕時長3至5個小時。一般是3人一組,一人下海作業,其餘兩人在船上觀察,必要時刻下海保護另一位海女。同時也能夠幫助下海的海女一起將海產品拉到船上。”記者詢問金仁善身邊是否有人發生過事故,她説:“在三十年前發生過一次,那位海女對大海有遠大的抱負,一個人去了很遠的地方,最終沒有回來。”

通訊:走近濟州“海女”
圖為當地時間11月19日,濟州海女們正在處理收穫的海產,並現場售賣。 萬佳欣 攝

  20世紀70年代,濟州海女羣體曾達到約15000人,但由於海水養殖場增多、氣候變化導致海鮮減少、海女老齡化等原因,到1980年,濟州海女減少了近一半,只剩約7800人,不過,這種情形在當時並未受到重視。

  直至2009年11月4日,濟州道議會制定了由前議員代表吳玉萬(音)發起的《海女文化保存和傳承條例》,其中有關於開展海女文化的發掘、調查及研究工作,保護和管理海女漁場,推進海女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資料的資源化等相關規定。

  此外,濟州道還向傳授和研究海女生存技術的專業人士提供必要的經費,並且提出選拔海女文化專修生,對她們給予行政和財政支援。當地還設立了系統性的海女文化教育研究機構,負責海女的生活和社會文化功能的保存,並研究其歷史文化價值等。為了促進與相關國際機構的交流,持續宣傳海女,奠定傳承基礎,道政府還根據海女和當地民眾意見指定“海女日”。

  因老齡化和低收入等原因,濟州海女的人數仍在逐年減少。資料顯示,2010年濟州海女人數為4995人,截至2019年年末為3820人,平均每年減少約130人。金仁善也表示,沙溪裏村能出海作業的海女僅剩35人,並且將來也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面對這種現實,金仁善有她的煩惱:“我從媽媽那裏學會了海女的技能,但是現在海里能打撈上來的海產品越來越少了,這讓我很擔心,當然我更擔心人們不愛吃海產品了。”

  濟州道前議員代表吳玉萬(音)亦表示:“由於海洋污染,收穫的海產逐漸減少,海女們在物質上也很難獲得正常收入”,“希望政府能考慮長期穩定的對策”。(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4 字。

轉載請註明: 通訊:走近濟州“海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