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文之下表秋思,少婦思愁,詩人愁更愁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我國古代時期難得的偉大詩人,雖然他在詩歌方面多有建樹,但是身居職場上的詩人卻屢遭貶謫,因此在現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詩篇當中也有許多描寫自己被貶後遭遇的內容。公元1080年十月,蘇軾被貶到黃州,"杜門謝客",冬至過後詩人又去了天慶觀參加養練,在那更長時間無所收穫之後,值得獨自一個人返回,所以便創作了這首詩篇,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這首詩篇。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
宋代:蘇軾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我們都知道蘇軾筆下的迴文閨怨詩一共有四首,分別以春、夏、秋、冬四個時節為主題,前幾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那首詩篇便是以夏天為主要內容,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篇便是以一年當中第三個季節秋天為主要話題,其中所描述的內容當然與秋天景色密不可分。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地欣賞一下詩人在詩中所描繪的美麗景色:井欄杆附近栽種了兩棵梧桐樹,在那不停地望着我那冷色的新裝。當我穿着淡淡的新裝之時,第一次看到兩棵梧桐樹矗立在井欄旁。我低下頭不停地望着井欄旁凋落的花兒在那裏愁嘆着,發愁的花兒也在井欄旁望着我失色低頭。在我看來行影之下是那麼孤獨,悲嘆着我那失眠難熬的長夜。那漫長的秋夜啊,可憐只有我一個人留下孤獨的身影。樓上並不會適應那肅殺的秋天景色,在這蕭瑟的秋景之下,我萬萬不應該上樓遠眺。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詩人描寫的便是秋天之中最為普遍現象,當然所抒發的感情也是在這個季節所特有的。
在這首詩的上片當中,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象徵、寄寓的手法,寫出了一個少婦在見到景物動心的"愁"情,這一點我們在一首詩前當中便可以輕易地看出來。在我們看來,詩人蘇軾本意是在描寫少婦的外表美麗,可能詩人在這其中又夾雜了自己的想法,於是他便將象徵蕭瑟的"梧桐",與象徵美女的"新妝"巧妙地放在了一起進行描寫,並且在詩人的詩中樹與人產生了很好的共鳴,為的就是能夠更好地突出少婦感慨時光流逝,逝去的青春很難再回來,所以女子也是滿懷"愁思"。
同樣,在接下來描寫當中,詩人又深層次地從"梧桐"照秋,為我們描寫到了"井花"愁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詩人從"井花"愁秋一直寫到少婦"對羞"。在這人與花兒的對話當中,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突出少婦傷感秋色衰敗,此時春心正在慢慢消融,"愁"思也正在綿綿不斷。
在這首詩的下片當中,詩人直接便是對閨中少女深夜思念君郎的自嘲心態。前兩句中,詩人首先便是從"影孤"寫到"孤影",再從"夜永"描寫到了"永夜",從而反映出了一個少婦在漫長黑夜當中思夜的過程。其中小編覺得,這個"憐"字便是整首詩篇的精神所在,也是這首詩篇的點睛之筆,於是乎這個"憐"字便傳神般地貫穿始終,在我們看來詩人此時此刻應該有一種彷徨不安之感,可能沒有貶謫經歷的我們並不會有這樣感覺。
在我國古代,被貶謫的詩人往往在以後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挫折,這也就會導致他們心中的愁怨之情愈加強烈,從而在惶恐不安當中漸漸老去。詩人在接下來的描寫當中,進一步為我們襯托出少婦秋夜思念郎君的沉痛心情。我們也可以驚奇地發現,在這首詩中"樓"與"秋"顯然是兩個互不兼容的意向,樓已橫秋,人們還有什麼必要進行眺望呢?在這種一語雙關的描寫之下,顯然此時的秋色已經不值得詩人前去眺望,隨之郎君也不會這樣做。
在我看來這首詩篇所描繪的景色與女子心中的愁怨之情形成了鮮明對比,全詩運用了象徵和雙關的手法,在詩人筆下,在愛情當中所具有的神秘,在神秘而又微妙的內涵之下,少女此時羞澀而又多愁的心態也是被詩人反覆描繪,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讀者們的面前。然而,詩人也是從秋天當中最為普通且最能真實反應出秋色衰變的景物"桐"、"花"、"井"、"樓"之處入手,這樣描寫的好處就在於,不但寄託了少婦"永夜"之時孤影之下的夢幻、寂寞和愁苦,更是將這種衰敗景色原原本本地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使我們也為少婦悲慘經歷表示深深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