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做到這些,就可以安心玩耍了!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休閒

國慶、中秋“雙節”到,

8天長假,

不少市民都有出遊打算。

然而,

也有市民擔心:

現在出遊,安全嗎?

外出遊玩期間,

如何正確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如何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如何選擇安全的遊玩項目?

旅遊回來了需要做些什麼?

……

小編特意奉上長假“健康出遊服務帖”,

詳細解答市民的疑問。

出遊前,充足的準備工作少不了

出遊前,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才能讓旅途更為安心。

出行前,市民應對旅行路線和健康狀況進行充分的評估。應提前制定安全的旅行路線,旅行路線建議避開新冠疫情中高風險地區。

此外,市民出行前應提前準備個人防護物品。準備充足的符合標準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防護物品。有條件的也可以準備體温槍、常用的治療呼吸道及消化道藥物、防暑降温的藥物等。

如要進行長途旅行,由於各地氣温可能變化較大,市民需要備足夏秋季節換洗的衣物,以防中暑或受涼感冒等。也可以提前瞭解當地氣候情況準備對應的衣物。要充分考慮路途距離的長短,在安排行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休息和睡眠。

出門在外,吃得安心很重要

市民在秋高氣爽的國慶長假期間出遊,只有吃得安心,才能玩得開心。

市民在外出旅遊期間,在餐廳內用餐建議間隔落座或同側用餐,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切忌“敞開肚皮”,暴飲暴食;生猛海鮮應少吃,更不可隨意選擇所謂的“野味”。同時,應注意飲食搭配,瘦肉類、蛋類、鮮魚、豆製品、動物肝臟對補充人體熱量有好處,可適當食用。

點菜時,要儘量避免選擇油炸、香煎的食物。即使是炒菜也要避免太過油膩,可以多點以蒸、煮、燉、拌為烹飪方式的萊餚,主食最好混合搭配粗雜糧和薯類,不但可以增加飽腹感,還可以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同時又彌補了單一精白米麪中缺乏膳食纖維和多種B族維生素的不足,會讓在外就餐更為健康。

除此之外,如果非要喝酒,建議市民選擇低度酒,而且不管喝什麼酒,都要控制喝酒的量。

出遊時,應慎選高風險的娛樂項目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並不相同,市民在外出旅遊時,應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參加高風險的娛樂項目。

針對不少市民會選擇的登山項目,市民在登山前應先檢查身體。同時,在登山前有必要做一些熱身運動,這樣可以避免過度疲勞。下山時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因為走得過快或者奔跑會使膝蓋和腿部肌肉感受過重的張力,而使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此外,在登山時,還應預防腰腿扭傷,在爬山過程中要注意休息,每次休息時,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對於熱氣球、高空跳傘及滑翔傘等緊張刺激的空中項目,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和個人防護。如果發生骨折,應先詳細、認真檢查,確定骨折部位。如有條件,可對閉合性骨折應用夾板固定以減輕疼痛,活動性出血應予加壓包紮。在自救的同時,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及時送醫院救治。

市民在前往高原地區旅遊時,要當心出現高原反應。初次上高原的市民一定要保持樂觀情緒,注意勞逸結合,尤其是進入高原地區的第一天,要少運動、多休息。睡眠時可採用半卧位,以減輕心肺負擔。值得一提的是,高原反應一般都可自愈。症狀較重的,可服用“紅景天”等藥物緩解高原反應。

在參加水上運動時應結伴同行,聽從專業教練指導,嚴格按照規定正確穿好救生衣。市民還應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感冒、發燒的市民,不應參加水上活動。在遊玩過程中,應避免長時間浸在水中或曝曬在陽光下,更不能長時間閉氣潛水,以免造成暈眩發生意外。

個人防護、健康監測牢記心中

旅遊期間,應隨時隨地做好個人防護;旅行歸來後,還應密切關注自身健康情況。

市民在乘坐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時,要遵守秩序和乘務人員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衞生,並妥善保存票據以便查詢。遊玩過程中應有序排隊,儘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在封閉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佩戴口罩。如旅途過程中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應立即到附近的醫療機構就診,取消或中止旅行。

到達旅遊目的地,進入景區時,市民要關注醒目位置的告示牌,關注防控要求;購買門票時,應儘量使用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方式購票,減少現金的使用;進入售票處、遊客中心和景區內相對封閉的場所時,要有序排隊,避免人員聚集,確保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旅行歸來後,市民也應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工作。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咽喉痛、腹瀉等症狀,一定要就近到醫院的發熱門診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