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來西亞華人母親節説母親故事:創造生命傳承家風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休閒

中新社吉隆坡5月9日電 題:馬來西亞華人母親節説母親故事:創造生命傳承家風

中新社記者 陳悦

母親節前夕,一部記錄20位馬來西亞普通華人女性故事的書籍《平凡女性鐫刻生命》在馬多地陸續開展推介活動。馬來西亞婦女行動協會前會長何玉苓評價這本由馬中合作推出的書籍稱,這些為家庭、社會、國家任勞任怨、默默耕耘的“平凡女性”詮釋了“生命不是尋覓,而是創造!”

這部書籍所記錄的華人女性均出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多為華人移民第二代。該書的編者,原馬來西亞彭亨大學漢語文化中心負責人章維新對記者説,這些女性不但以自己的辛勞支持各自家庭運作,亦言傳身教,培育下一代成才。“但是長期以來,馬來西亞社會對這些‘母親’們的關注和記錄還是有所不足。”

章維新的母親蘇再同樣是書中的主人公之一。出生於1931年的蘇再,育有10個子女。她的孩子中,除章維新在大學任教;章瑛現任檳城州行政議員、長期致力維護馬來西亞婦女權益;章桂英曾入選馬來西亞國家籃球隊;其餘的子女亦均事業有成。

在章維新的記憶中,母親一直注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他説,母親從不怨天尤人且寬以待人,在大家庭中常常教育孩子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能佔人便宜,自己和親戚或鄰居小孩發生矛盾時,母親總是先道歉並教育自己。這些樸素的家風,對章維新亦留下深刻影響。

章瑛也在書中撰文回憶説,母親當年每天凌晨4點半就起身燒飯做菜,做好飯菜後,就騎腳踏車到膠園做工,日復一日勤勞持家。“小時候雖然貧困,但我們從未有吃不上飯的經歷,這要感謝母親,她的雙手能開荒闢地。”即使到了母親晚年,每當章瑛回去看望時,她依然會讓章瑛陪自己到家中的油棕園去,“一手拿着肥料袋、一手握着刀,每次都能拾得30到50公斤的(油棕)散顆粒。”

章瑛還記得,母親屋後的小菜園,經常種有羊角豆、長豆、百香果、石榴等,還有一些自己不知道名字的草藥。為了不浪費剩飯剩菜,母親還在菜園邊養了幾隻雞。她説,章家兄弟姐妹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物品都講求實用,不在乎美觀裝飾。“這是繼承了母親注重實用的美德”。

章維新説,其實,母親這樣馬來西亞華人婦女還很多,從這本書中就可以得到充分體現。

他回憶,編輯這本書,最早是出於章瑛的倡議。他笑言,很多作者都是第一次提筆寫文章,雖然篇幅不過千字左右,但成文亦不容易。章維新為此不斷和作者們溝通,協助他們豐富文章內容。有的作者半途而廢了,但更多作者還是堅持下來,記錄下他們心目中母親的形象。

章維新也很感謝與彭亨大學共建孔子學院的中國河北大學給予這本書大力支持。他告訴記者,河北大學的馬婷博士共同參與了這本書的編輯,河北大學也大力協助該書的出版。他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馬中文化合作項目進行,讓華裔在馬來西亞生活、建設的歷史“更不容易被忘記”。

河北大學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白貴教授説,此書記錄的馬來西亞華人婦女多為二代華人移民,她們隨着父輩“下南洋”,承上啓下,不但擔負起家庭重任,亦以華人文化傳統潛移默化教育子女,做出巨大貢獻。“該書出版大大填補了此前乏人研究的學術空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