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人生美滿全是假象,立後風波,竟讓他的結局如此不堪!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他便是後大理國宣仁帝段正嚴,也叫段和譽,金庸先生便是以之為原型,創造出了段譽。與小説中結局的描述一樣,歷史上的段譽最後確實是出家了。相對於小説中只説到避位為僧,並未言明為何出家,大理歷史上則有記載段譽出家的原因,那就是“因諸子內爭外叛,禪位為僧”。那麼段譽治下國泰民安,四境清平的大理,後來為何會出現內爭外叛的局面呢?既是探討小説,羽菱君藉此開開腦洞,腦補一下其中的緣由。事先聲明,小説不同於歷史,以下言論,純屬胡扯之言,不必較真。
歷史上的段譽在位長達四十年,活了九十四歲,是大理國曆代皇帝中在位最久,最長壽的帝王,這點新修版小説中的描述是一樣的。小説結局,經歷義兄蕭峯罹難之痛的段譽,帶着木婉清、鍾靈與西夏公主李清露所送的曉蕾和梅蘭竹菊四婢,返回了大理。之後立木婉清為貴妃、鍾靈為賢妃、曉蕾為淑妃,徵得梅蘭竹菊四姝首肯,並獲得虛竹夫婦認可,將她們分別許配於高泰明、華赫艮、巴天石等人之子。在位之初,國泰民安,四境清平,全國百姓都説段譽是個為民造福的好皇帝。在位四十年後,避位為僧,傳位於其子段正興。
>據大理國史籍記載:大理(史稱“後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後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後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於其子段正興。段正興史稱“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為僧,傳位於其子。段正興之母姓名,史無記載,是木婉清、鍾靈、曉蕾,還是別位嬪妃所生,便不得而知。新修版《天龍八部終章》
不過,段譽最終之所以避位,卻是心灰意冷之下作出避世決定。那就是諸子奪嫡,再加上天災人禍,讓他心力交碎。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此事還要從他的立後風波説起。
按照大理國的記載,段譽的皇后乃是“天景端文孝德懿皇后”王氏。實際上,金庸先生就是以之為原型,創造出了王語嫣這個人物(連載版叫王玉燕)。換句話説,就是雖然新修版小説中,金庸先生修改了王語嫣的歸宿,讓她回到了已經發瘋的慕容復身邊,但王語嫣最終還會嫁給段譽,去當上大理國的皇后。這也是木婉清鍾靈等人僅是皇妃而不是皇后,而且金庸先生會安排王語嫣帶着慕容復去大理的原因。羽菱君猜測,金老之所以這麼修改,實際上就是與段譽的另一件事情有關,那便是段譽後來的出家事件。
羽菱君認為,王語嫣回到了慕容復身邊,並將他和阿碧帶到了大理。無論他們居住在大理的什麼地方,很大可能是住在王語嫣的外公外婆無崖子和李秋水,當年隱居的無量山“琅嬛福地”,大約過了十年左右,慕容復就瘋病而死了。慕容復死後,段譽便將王語嫣接了進宮,然後將她封為皇后,也只有立王語嫣為皇后,木婉清鍾靈和曉蕾等人才無異議。
可是王語嫣因為在慕容復那裏耽誤了這些年之後,已經是錯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因此她在跟了段譽之後,並無所出。皇后並無所出,就意味着大理國的太子之位斷了嫡出一脈,也造成了太子之位空懸,這在歷代王朝,都是註定會帶來嚴重影響的一件事。段譽的大理也不例外,這件事最終就演變成了大理王室的奪嫡之爭。而且也是當初因為段譽立王語嫣為皇后,引起了大理烏蠻三十七部的不滿,才最終導致了三十七部的反叛。
大理國是個多民族多部落的一個近似聯盟式的國家,當年段思平能夠立國,便是因為跟烏蠻三十七部借兵,才推翻了楊幹貞大義寧國的政權。立國後的大理段氏為了穩定政局,實行政治聯姻,歷代王妃皇后皆在諸部女子中選娶,像段譽的母親刀白鳳就是擺夷族的。段譽立王語嫣為後,自然會招致治下諸部的不滿,因而不斷反叛。而段譽為了穩固統治,在羣臣的建議下,必定是在諸部中女子再選娶至少一人,另立為妃。然而這兩件事同時也為日後的皇位奪嫡之爭埋下禍根。
伴隨奪嫡之爭,突顯出來的問題,就是高氏專政。大理高氏,也是大理國政治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當年段思平起兵討伐楊幹貞,時任鄯據守高方借烏蠻三十七部兵馬助之,使段思平得國稱帝,國號大理。段思平稱帝后,封高方為嶽侯,其領地遍及雲南大部地區,高氏一族自此成為大理國的強權之臣。後來楊義貞叛亂髮動政變,殺了大理國第十二世皇帝段廉義,太子段延慶因政變不知所蹤。之後得權臣高升泰起兵剿滅叛亂,擁立段正明為帝。段正明避位為僧後,高升泰曾竊國兩年,死後令其子高泰明還政於段正明弟段正淳,因此段正淳的大理國,也稱“後大理國”(小説中,因段正淳已死,段譽是直接繼位段正明)。
段氏復興,始封高氏世為相國,一切政令皆出其門,國人稱之為“高國主”,段氏僅擁虛位而已,不時出現避位為僧之舉。高氏為相國位顯權重,將其子分封於國下各府主政其事並世守其地。高升泰死後,其子高泰明繼位為相,段譽將梅蘭竹菊四婢其中一女,就許配給他的兒子。段譽繼位之後,大理國雖政治清明,但國運實際上卻不太平。除了小説中有説到的一場天花瘟疫之外,在他繼位的三年後,還有一場大地震。據記載,這場大地震“損十六寺”,壞民居無數。更動盪的是,不久之後東方烏蠻三十七部反叛,段譽令高泰明用兵平定,但此後皆有復叛。高泰明死後,高氏內部爭權內訌,更引至朝局動亂。段譽面對爭權,再加上諸部不斷反叛,只能委高氏以重任,他雖勵精圖治四十年,卻始終改變不了高氏專國的局面。
>《滇雲歷年傳》雲:“正嚴(段譽)即勵精圖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萬一,蓋勢之所趨如水之就下,回狂障決不可得矣。”
但最讓段譽心力交碎的,卻是高氏內部爭權所引發的皇子奪嫡之爭。正如前面所説,太子之位斷了嫡出之脈,懸而未定。諸妃中,部落選娶的妃子肯定有子嗣,木婉清鍾靈曉蕾三妃,應該也皆有所出。由於太子之位未定,內部爭權愈演愈烈的高氏諸勢力,各控制扶植一位皇子,再加上諸部的干涉,一場骨肉相殘的奪嫡大戰就爆發了。
在羽菱君個人看來,後來繼位的段正興,應該就是淑妃曉蕾所生,因為他得到了高泰明的孫子高量成的支持。前面説過,段譽曾將靈鷲宮四婢其中一女許配給高泰明的兒子,高量成正是四女之一與高泰明的兒子高明量所生。因為梅蘭竹菊四女是靈鷲宮而來,段譽許配之時,肯定是將她設定出身為西夏王室,以配高氏。而淑妃曉蕾乃是西夏公主侍女,同樣也代表西夏王室。有了這層關係,高量成就自然成為段正興奪嫡的依靠勢力,當然也為高量成所控制。高量成曾因平叛烏蠻三十七部叛亂有功,封“護法公”而接相位,在他的扶植下,段正興最終就在在皇位之爭中勝出。
面對諸子內爭外叛,再加上天災不斷,心力交碎的段譽萌生退隱之心,最終就將大位傳給了在奪嫡之爭中勝出的段正興,出家為僧去了。可見,段譽當初將王語嫣立為皇后,無疑是成了這場內亂和外叛的導火線,金庸先生也是因為這段歷史,才將王語嫣安排回慕容復的身邊,為的就是耽誤她幾年,好錯過生育年齡,造成跟了段譽之後無出。這也是金庸先生會寫,段正興之母姓名,史無記載,是木婉清、鍾靈、曉蕾,還是別位嬪妃所生,便不得而知這句話的原因。
當然了,以上這些,純屬羽菱君個人胡扯之言,純屬為解釋段譽諸皇子為何會出現奪嫡之爭的腦洞,並非史實,僅當小説解毒的娛樂,不必較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