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免費開放還須“叫好又叫座”
近期,陝西華山、福建武夷山、山東嶗山等知名景區紛紛“試水”免費開放,給炎炎夏日送來陣陣清涼。
以前,也不時聽聞某景區免費開放,但多半是旅遊淡季的營銷噱頭,往往持續時間短(一日或數日)、受益者少(本地居民或特定羣體)、景區知名度低(質量等級不高或新近打造)。如今,一些知名景區拓展思路,在傳統旅遊旺季給廣大遊客“送福利”,動輒持續數月。前所未有的力度可謂誠意滿滿,折射出景區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積極作為。
究其原因,既有直接的、無奈的,也有深層次的、主動的。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市場造成的衝擊持續深化,遊客的出遊預算和意願均受到影響,不少地方呈現出淡季更淡、旺季不旺的現象,低迷的旅遊行業亟需提振信心、逐步復甦。另一方面,遊客對旅遊品質的需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門票經濟”模式難以為繼,需要集中精力讓“過路客”變成“過夜客”、“頭回客”變成“回頭客”,在吃、住、行、遊、購、娛等各環節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
免費是“流量密碼”,運用得當就能轉化為“產量”,強力拉動旅遊業穩經濟、促消費。比如,華山景區今年6月份率先實行景區免門票政策後,網絡熱度持續位居國內景區前列,既有盛名又有實惠,6月當月共接待登山遊客28.9萬人次,佔1月份至6月份接待遊客總數的73%;旅遊直接收入1.03億元,佔1月份至6月份旅遊直接收入的71%。而且,好山好水亮出來後,荒郊野嶺的野遊現象也可能隨之減少。
應該看到,免費開放是支強心針,但不是靈丹妙藥。實現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還需要在諸多方面綜合發力,破解可能出現的叫好不叫座、光長穗不打糧的尷尬。一是鞏固服務質量。不收費不意味着可以隨便湊合,要千方百計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確保旅遊品質持續“在線”,尤其要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和疫情風險。二是形成穩定預期。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有效吸引遊客,動態調控客流量,通過文化衍生品、升級服務等帶來更多消費。三是力推旅遊品牌升級。相較以往景區建設流行的大門樓、大廣場、大雕塑,應該更多在細節處下功夫,注入文化元素,營造小而美、小而精的感覺,既可讓景區運營主體的現金流相對穩定,又能吸引遊客常來常新。四是進一步釋放誠意。現在不少遊客反映免去主門票後還有二門票、園中園,索道、纜車和擺渡車等收費較高昂,景區應該認真梳理積極回應,讓遊客更有獲得感。
隨着公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無煙工業”的旅遊業持續成為朝陽產業。但多年來被戲稱為“人山人海吃紅利,圈山圈水收門票”,傳統路子越走越窄。相關景區通過免費開放等途徑讓遊客得到了實惠、讓景區迎來了生機,對於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是一種積極的探索,值得充分肯定。相信通過統籌資源、積極佈局,會迎來更大的想象空間,也期待更多景區在量力而行的基礎上有所跟進。畢竟,旅遊業注重情懷和愉悦,理應少些套路、多些真誠。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