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注重“氣”的生機和靈動,
當然,要從畫中感受這種神韻之美,首先不但要有豐富的藝術修養,而且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還要不斷的提高欣賞國畫的意識,再去感受國畫之美。國畫之美,首先是畫面美,然後是文化美,最後再是情感審美。下面我們通過幾組精品國畫,一起來賞析大美國畫!
山水:筆鑄山魂、墨染乾坤
01張大千《峨眉接引殿》
本幅以峨眉接引殿周圍山色景緻入畫,屬大千細筆仿古山水一路。設色以大青綠為主,使用石青、石綠、硃砂等重色,色彩豔雅,極富裝飾性。大千以小斧劈皴狀出山體形質,頗有北宋氣度。
02文徵明《青綠山水四條屏》
文徵明(1470-1559),號稀奇山、停雲生、衡山、衡山居士,私諡貞獻先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文天祥後裔。以歲貢生試吏部,授翰林院待詔,人稱“文待詔”。聰穎博學,畫學沈周,兼有李唐、吳仲圭、趙孟、黃公望筆法。山水、人物、花卉都極出色,畫風細緻温雅,筆墨精鋭,氣韻神采,獨步一時。粗筆有沈周温厚淳樸之風,又有細膩工整之趣;細筆取法於王蒙,取其
03李可染《萬山紅遍》
《萬山紅遍》作為中國畫壇的經典之作,是李可染上世紀60年代根據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中“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意境創作的。其一反平時慣用的淡墨畫法,集中突出“紅色”。這種色調的強烈轉變,塑造出另一種嶄新的審美境界,
用硃砂畫畫前人有之,但多用於畫佛像、鍾馗、花卉等,大面積用於山水畫,自李可染創始。李可染先生出於對毛主席的崇敬,為了更好地表達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長沙》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意境
04袁耀《蓬萊仙境圖》
《蓬萊仙境圖》是袁耀一幅優秀的山水界畫作品。他以寬闊的胸懷和超越的想象力,
05唐寅《山水卷》
唐寅的畫既有宋畫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畫的書卷氣,成就了明中期文人畫的新畫風。加之他詩文、書法的造詣也很深,在詩書畫三絕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貢獻。唐寅的書法淵源於趙孟和李北海,用筆遒勁,意態端莊瀟灑。
花鳥:丹青妙手、破畫欲來
一草一木,花、鳥、魚、蟲都是有“靈性”的。
01吳昌碩《桃花》
吳昌碩的一生集詩、書、畫、印於一身,被後世稱為四絕的這麼一代宗師,有些不同於平常人的坎坷書畫生涯,可以説是我國繪畫史上大器晚成的人物。取法徐渭、朱耷、李,並受趙之謙、任頤的影響。
02於非闇《牡丹》
於非闇的牡丹,幾乎可以稱“古今第一”,在他的繪畫作品中,
03潘天壽《朝日豔芙渠圖》
潘天壽不愧為“造險、破險”的大家,一枝花梗與一枝荷梗從畫的左側斜探出來,幾乎橫穿過整幅畫面,至畫的右上方,加上荷花的重量,整幅畫向右傾,此為“造險”。“破險”有二,荷花下方右側隨意穿插的水草和荷葉下七八株堅實的花梗,兩處植物“堅強挺拔”,力能扛鼎,使得畫面險而又穩,生機無限。畫中那種筆力扛鼎,
04李苦禪《松鷹圖》
05王震《芙蓉與雙鷺》
《芙蓉雙鷺》是王震先生1921年創作的一幅作品,作品中兩隻白鷺背對相依、縮頸而立,水中寥落的浮草,與崖畔濃豔的芙蓉形成對照。
06張大千《荷花鴛鴦》
此圖下方畫一水塘,水面上浮動浮萍與團團荷葉,在空白處
蟲魚:妙趣橫生、生機靈動
01齊白石《楓葉寒蟬》
《楓葉寒蟬》是齊白石工兼寫風格的代表作之一。畫面取楓葉一支,以大寫意手法畫出,簡括、傳神;一隻寒蟬伏於葉上,正感知着
02趙時桐《秋葵蜻蜓》
《秋葵蜻蜓》取常見庭園一角,按景寫生,可見畫家寫實功力的紮實。左側湖石
03齊白石《蝦戲圖》
齊白石畫的蝦
04於非闇《秋蟲雜卉圖》
這件作品在工筆作品中堪稱大件,
05齊白石《貝葉草蟲》
貝葉草蟲是齊白石獨創的繪畫題材。白石老人早年遊歷廣東、廣西發現貝葉之美,將其引入畫中,並完美演繹,其將大量以極細工筆描繪的內容與簡約的大寫意筆觸和表現熔於一爐,相得益彰。
果蔬:躍然紙上、瓜果飄香
果蔬畫,屬於花鳥畫中的一種,是最能體現市井生活和鄉村風情的題材,也是最能引起觀者共鳴的題材。古今的花鳥畫家,大多喜歡將這些日常所見的瓜果蔬菜,寫入畫中,並賦予其深層的精神內涵和美好寓意,給人以清新悦目的視覺享受。
01齊白石《壽桃圖》
齊白石畫桃,
02蘇葆楨《葡萄圖》
蘇葆楨是一位取材廣泛的花鳥畫家,猶以畫葡萄最享盛譽。他的葡萄畫用焦墨枯筆草書入畫,
03婁師白《絲瓜雛雞》
婁師白(1918年6月2日-2010年12月13日),原名婁紹懷,字亦鳴。他全面繼承了齊白石的藝術技法特色,並加以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語境。
04吳昌碩《葫蘆》
一叢葫蘆從幅外棚架上掛下,藤蔓糾繞,果葉參差,墨色滋潤,賦色鮮亮。三個碩大的葫蘆均以沒骨寫成,用色輕重有別,各顯老嫩之姿,量感質感俱佳。墨葉濃淡有序,視託葫蘆藤蔓用筆,奔放不羈,構成旋律,復以洋紅畫兩個北瓜,一上一下,既豐富全幅色彩,又充實構圖。
05齊白石 《清白傳家》
“清白傳家”是齊白石畫白菜的常用標題,以青白菜諧“清白財”之音。上面這幅作品,白石老人用水墨畫了四棵大小、舒捲、深淺不同的白菜,乾淨、壯實,帶着泥土的芳香。
注: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