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千百年來,陶淵明這種超脱塵世,熱愛自然的心境,都倍受世人推崇,特別是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物慾橫流的時代,想要追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無異於痴人説夢。
但再堅強的人,也有崩潰的那天,於是乎“隱逸文化”再次被提了出來,許多厭倦了俗世生活的人,靜靜來到了終南山,想要忘卻煩惱,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越來越多人的加入,讓這種文化漸漸“變了味”。
何為“隱士”?最先提出這一概念的道家認為,只有那些能保持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超凡才德學識、並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願入仕的人,才能被稱為“隱士”。
所以拒絕帝位、搬到山裏住的許由是隱士;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顏回是隱士;拒絕當諫議大夫,跑回老家務農、讀書、釣魚的嚴光是隱士;還有在仕途上倦了,突然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是隱士。而做不到其中任意一點的,只能稱之為“隱者”罷了。由此可見,想成為一位真正的隱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乃中國重要的地理標誌之一。除了優美的風景,豐富的自然資源,更重要的是終南山身上被賦予的歷史文化感。
它被認為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壽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當年秦皇漢武均在此築廟建祠,李唐皇室亦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所以古往今來,終南山都是隱士們最中意的地方,他們紛紛來到此處結廬而居。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終南山再次迎來了“隱士熱”,許多厭倦了俗世生活的人,紛紛跑來這裏過起了“採菊東籬下”的田園生活,這時候網絡尚未普及,這羣人也確確實實過上了不被人打擾的安寧生活,尋求到了內心的平靜。
然而短短几十年後,網絡迅速普及,終南山的寧靜,終究是被打破了,許多人抱着“好奇、好玩”的心態,跑來“隱居”,其中不乏一些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拖着幾大箱行李,搬進了附近的破土房,每天自拍、寫博客、發朋友圈、開直播,讓網友們一起“感受隱士生活”,根據不完全統計,如今終南山上的“隱士”,人數高達5000餘人,就連破土房的租金都跟着翻了倍,可把村民們樂壞了。
很多去過終南山的遊客,也表示,昔日美好的終南山,如今早就變成了“鬧市”,一些真正的隱士,甚至被那些吵鬧的“隱士”生生逼走;而一些商人發現商機,紛紛跑來山上建造一些簡陋的木房,賺取大量租金(據悉某些屋子的租金高達2萬元一年)。如此場景,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誠如上文中所言,想當一名真正的隱士,絕非易事,這些人尚且連切斷和俗世間的聯繫都做不到,天天拿着手機發朋友圈,這和生活在俗世裏的我們有何區別?只不過換了個地方吃飯睡覺罷了,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