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縣: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遊飯
近日,記者來到江西省會昌縣筠門嶺鎮羊角水村,看到這裏的曾經的破舊城牆、民宅、祠堂已經得到很好的修繕,羊角古堡重新煥發活力。筠門嶺鎮文化站長藍永貴告訴記者,該村完善了水、電、路的升級改造,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記者瞭解到,羊角水堡古稱羊角水,又名羊角堡、羊角水城堡。羊角水堡地處會昌湘水上游,其東、西、南三面環水,北靠漢仙岩,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早在西漢,名將周亞夫就曾在這裏駐軍,到了明、清更是成為軍事重地。《會昌縣誌》記載:“羊角堡雖一隅之地,當三省咽喉之區。”明清時期,羊角水堡成為閩粵贛客家地區一座集防禦、治安、商貿、居民等融為一體的典型鄉村城堡。2006年,羊角水古城堡被列為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城門,登上城牆,記者看到,沿着城牆內側以及主要街道,挖了很多深溝,塑料管道排列在溝旁。藍永貴告訴記者,最近會昌縣政府撥款600萬元用於羊角古堡的消防設施升級改造。
記者瞭解到,從2016年到2018年,國家文物局先後下撥專項資金,對羊角水堡東南段570多米長的古城牆進行了修復,才有今天這樣的規模:城牆高5.3米(含垛口)、寬4.5米;並對東城門、南城門和城堡內的16座清代宗祠、4棟清代民居、城隍廟、添丁亭、牌坊等建築文物全部進行了恢復性修繕。
據介紹,羊角水堡城位於湘江河與漢仙岩延伸的緩坡地帶,由於受山體的夾擊和阻擋,在桀驁不馴的湘江河迂迴衝擊下,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丘陵緩坡地,成為跨越這條河流惟一的關隘險要。因湘江河曲折迂迴形似羊角,故稱羊角水。
從羊角堡城背後的漢仙岩居高臨下俯視,可以清晰地展現堡城的形勢與佈局。堡城依山水地勢組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堡壘,整座堡城佈局為坐北朝南。湘江河從南邊尋烏的大山深處蜿蜒而出,經尋烏珊背、過羅塘、入上津、匯石螺坌河,然後在鄰近的元興村與武夷山層巒疊嶂中出來的武平桂坑河相交匯,這一段河面顯得寬闊而平坦,但河流洶湧湍急,被村民稱之為“過江坪”。在左右兩側的大山夾擊下,河流繞堡城從南向東,然後拐一個“大灣”折向北邊,直奔漢仙岩,經漢仙湖流入筠門嶺然後入會昌城。
自古以來,羊角水村就是扼據江西通往粵東、閩西的重要通道和要塞。古人無論乘舟或走驛道陸路,都得經過羊角水村。如從贛江溯貢水入粵,就必須在此棄船步行,船必停靠羊角水碼頭;而走驛道陸路者,亦必需通過羊角水唯一的一座跨越南北河流天險的“鵝胸橋”,然後進入武夷山餘脈巍峨羣山之中。若從廣東梅州、潮汕沿海或閩西地區入江西,也必須跨越“鵝胸橋”進入羊角水堡城才能通過,因此古堡自古就有扼閩粵贛“咽喉”之説,從明清時期軍事地理角度看來,可謂極其險要。
堡城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歷四百多年滄桑,如今,這座昔日的軍事要塞、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經威名赫赫的軍事堡壘功能已隨着歷史的風雲灰飛煙滅,惟有這座經歷了數百年戰火洗禮、佈滿煙熏火燎累累傷痕的斑駁城牆,守望着這條川流不息、緩緩東去的湘江河,在向人們展示着昔日的威武與繁華。
據史書記載,修築這座堡城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要在兩年的時間內,動員組織這一帶極其有限的人力資源,完成燒製數量如此巨大的城牆磚,而且還要跨越極其艱險的山間小道,將那些笨重的磚石、樹木,搬運到依山涉險的築城工地。這在生產力非常低下、物質條件相當貧乏的且艱苦條件下,羊角水軍民以最簡單的工具、最短的工期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修出了最堅實的質量,體現了羊角堡軍民驚人的智慧、堅強的意志和毅力;體現了鮮明的客家建築特色和智慧的結晶;從這個意義上説,羊角堡城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逐步給予修復,供中外遊客參觀遊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記者瞭解到,現在已修復的城牆全長為1092米,其中有861米屬於明清時期保留下來的部分舊城牆。根據史料記載,原明代城牆建築規格為:城牆高9.6米,厚度為4米,外牆用紅麻條石或青砌包砌85公分,中間夯堅韌的岩土牆寬2.3米,然後又內砌青磚擋土牆85公分。經過特別燒製的城牆磚,厚重而堅硬,一般每塊磚的長度為38公分,寬15公分,厚12公分。明代初建時,砌牆和勾縫所用的灰料,全部都用糯米糕錘生石灰漿調製而成,其堅硬程度遠超過了當今的水泥漿砌。迄今已歷四百多年風雨滄桑,其雪白堅韌之原貌仍清晰可見,不禁令人感嘆。
記者看到,用城牆磚砌成的半圓形城門堅硬得甚至達到刀錐不入的程度。據説主要用“石灰漿拌桐油”作膠結。城牆的垛口,又稱雉堞,是城牆防禦體系中主要的攻防設施之一,是城牆頂部外側的齒形矮牆,用以反擊敵人來犯時,起掩護守城士兵的作用。明代的垛口上部有瞭望孔,用來瞭望來犯之敵,下部有通風孔,用來保護牆體。有的地方又稱“女牆”,也起護欄作用。城池不論大小,垛口的寬度都基本相同,城牆越矮則垛口越高,城牆越高則垛口越矮。垛口上面的開孔,其作用主要是瞭望,或用於排水,而不是射擊孔。經過不斷髮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一定的規制,並被人們認為是城牆的標誌和象徵。
根據文獻的記載,當年羊角堡城牆共建垛口有564個,除三座城門上建有兩層高大的城樓以外,城牆主體上大約每1.6米就砌有一個垛口,極大地增強了堡城的有效防禦效果。
堡城原設東、南、西三座城門,東城門又稱“通湘門”;南城門稱“向陽門”;西城門稱“鎮遠門”,如今三座城門均按原建築修復並對外開放。
羊角城堡最中心的位置——周氏宗祠,據《周氏族譜》記載,始建於明代正統七年(即公元1442年)。現存的周氏宗祠,它經歷了清康熙元年(1662)、同治十二年(1873)兩次大規模重修。
周氏宗祠佔地500多平方米,坐西北向東南,磚木結構,前後二進,廊門如意斗拱、翼拱,做工精美,富麗堂煌,宗祠上廳高懸“成德堂”橫匾,祠頂部裝有藻井、軒棚、倒板及鏤雕精美的木拱、雀替等。門框用紅石製成,外部用高大的硬山式封火牆,大門外檐樑上豎雙柱斗拱,正對大門為照牆,頂部正中立有“魁星點鬥”塑像,兩邊安放一對石獅,照壁兩側開門樓,左朝東南、右朝西南,俯視湘水,遠遠望去,飛檐高聳,氣勢恢宏,屬於典型的贛南客家宗祠,是整個堡城內保存比較完好的明清建築之一。
城隍是守護城池之神。一般府、州、縣的治所才建有城隍廟,而且每逢守城官新上任及遭遇水旱之災時,都要舉行隆重祭祀,以求“金湯永固”,不受侵擾。城隍廟是羊角水堡城內建立的一座小廟。位於南城門內側,磚木結構,其規模較小,總建築面積29.6平米,可謂小巧玲瓏。大家請看,廟門亦略顯矮小,門口用木柵欄圈着,正朝南的牆面用刻了一副楹聯,上書“能夠正正當當做穩去,免得拉拉扯扯到此來。”似乎在提醒人們,為人處世要秉持公正清廉之道。據村民稱,城隍神既管陽人,也管陰鬼,維護陰陽兩界的治安秩序,它抑惡揚善。被視為城堡的守護神。因此,城隍神在羊角水諸多廟宇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而香火不斷。
位於羊角堡城東門右側,系一座高大恢宏的紅石牌坊。牌坊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坐北朝南。整座牌坊為紅石預製件疊架而成,共為三層檐頂。四柱三檐,四根正柱、八根附柱並列四排,支撐石樑、石匾、頂蓋,形成中間大門、兩側對稱小門的佈局。中門正門額雕刻“雙龍戲珠”。頂層檐立豎匾,石刻“聖旨”二字。中層下檐橫額陰刻“旌表儒童周道明之妻藍氏坊”中號楷書,中層上檐橫額陰刻“節孝”兩個楷書大字。“節孝”兩字左右兩邊,刻有乾隆四年的“兩江總督”及其江西省、贛州府、會昌縣各級主官的職務與姓氏。藍氏坊與節孝石刻之間有八仙雕像,但大部分已毀。三層檐雕龍畫鳳,鏤雕精美,整個牌坊結構嚴謹精緻、造型美觀大方、雕刻工藝精湛,是會昌縣現存四座牌坊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
到清末民初,由於筠門嶺墟的不斷繁榮,加上交通要道的改變,使得這個繁榮熱鬧了幾百年的墟市逐漸蕭條冷落,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羊角水墟才正式停廢。
羊角堡的風水林自古至今皆有禁忌,可以説是神聖不可侵犯。羊角堡歷代有專門的村規民約,任何人不得入林砍伐,違者受罰。由於這種禁忌理念世代相傳,即使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躍進時期,由於周氏中族人的祖訓告誡和嚴厲的懲戒制度,周氏及附近村民誰也沒有違約砍伐過江坪的風水林。現代以來,風水文化被認為是封建愚昧的代表,使不少風水林遭受破壞。“文化大革命”與“破四舊”中,很多地方的風水林消失殆盡,而羊角堡村的這片風水林卻從未遭受破壞,依然保存完好如初。
藍永貴説,以前,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臍橙或外出務工;現在,羊角村的村民利用自家的民房作資源入股,每年可得到旅遊區分紅。遊客的湧入,帶動了當地的臍橙、蜂蜜、紅薯等農產品的銷售,促動了新型農產業發展。村民就業由單一的農業生產向旅遊業、服務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轉型,邁入了多元經濟快車道。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