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這些新變化值得關注
當國與家相擁,當國慶和中秋偶遇,2020年加長版的“十一”假期便温馨開場。
“終於又有了過節的感覺”“彷彿一鍵重啓,生活恢復了正常”……同樣的假期,不同的心情。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和反撲、汛情的洶湧與膠着,今年的國慶,金秋收獲的氣息更濃,緊繃中突然多了幾分泰然和閒適。除了心境,“十一”假期又與往年有何不同呢?
“動”“靜”兩相宜
8天,你比7天還多一天,若不借機出去走走豈不辜負了長假的“美意”?
“上海到崇明,預計堵車時間32小時。”“開了一夜,我還沒離開成都。”今年國慶逢中秋,高速公路無意外又“堵”上了熱搜。儘管車輛密密麻麻寸步難行,大家的心情卻釋然很多。
9月30日,中秋和國慶雙節將至,武漢迎來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交通高峯。圖為珞獅路上在高峯期通行的車輛。(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10月1日,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紀委監委幹部賀元也卡在了回家途中。由於疫情,她已經8個多月沒有回家了。“年初那會兒,疫情洗劫了繁華,留下空曠的街道馬路。此刻雖然堵在路上,心卻不堵,反而有種熱氣騰騰的幸福。”賀元説。
有人奔赴千里與親友相聚,有人選擇留守原地。不論在哪裏,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措施絲毫沒有鬆懈。
吳聘婷,福建省福鼎市紀委監委幹部,作為志願者,她一直駐守在該市的動車站。她的主要職責就是查驗往來乘客的健康碼。儘管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少了,可她沒有怨言,“偉大的祖國創造了奇蹟,讓大夥兒不再因為疫情寸步難行,我要守護好這份成果。”
不僅是吳聘婷,國慶期間,還有很多人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放棄了團聚、休息的機會,默默堅守崗位。
疫情防控弦未松
“十一”長假,各地各部門在保障經濟社會有效運轉的過程中,融入了不少疫情防控措施。在旅遊景區最大承載量已提升至75%的情況下,大部分景區推出“限量、預約、錯峯”措施。
10月1日至8日,門票在假期之前就已售空的故宮博物院正常開放,3萬的日接待量讓遊覽不再擁擠,“入宮”參觀前,遊客還需在預檢口核驗健康碼、登記信息,並在檢票處刷身份證、測温。在安徽黃山,景區門票實行至少提前1天、最多提前7天線上分時預約購票,且不支持線下購票。享受免票政策的遊客也需要分時預約,購買零元票。
“國慶出遊,最讓我擔心的就是景區檢票,沒想到刷個臉就好了。”剛剛到貴州黃果樹瀑布景區遊玩的劉曉潔告訴記者,景區內部各景點都用上了人臉識別技術,“不用拿門票排隊檢票的感覺真是太好了”。像這樣的人臉識別技術在不少景區得到運用。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記者發現,今年國慶期間“家門口”的活動也比往年豐富了許多。
國慶這天,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塘棲鎮塘棲村的草坪上,全村4000多名村民正圍在一起,拍攝“千家福”。這是塘棲村舉辦的第五個“千”字系列活動,大家用這張超級“全家福”替代了往年的“團圓宴”,共享中秋大團圓,歡慶新中國成立71週年。
國慶當天,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塘棲鎮塘棲村組織全村村民拍攝“千家福”,以此共享中秋大團圓,歡慶新中國成立71週年。圖為“千家福”拍攝現場。(攝影/杭州市餘杭區紀委監委幹部 李忠)
風清氣正“廉”味濃
民以食為天,佳節少不了聚餐消費。記者注意到,今年假期的“廉”味漸濃。
往年中秋前夕,雲南省施甸縣紀委監委幹部吳明鳳總要為買月餅發愁。“家裏幾個姐妹回家和父母過中秋,都是一個賽一個地買些包裝精美的月餅禮盒,生怕自己的禮物太寒酸。”今年,大家都響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吳明鳳送父母的禮盒改成了自己手工製作的月餅,雖然沒有精美包裝,但父母收到後比以往還高興。
重慶市萬州區紀委監委幹部柯琳和吳明鳳感受相似。她告訴記者,今年的家宴只是幾個家常小菜、清湯淡茶,沒吃完的剩菜大家也會打包,節約已成為一種時尚。
倡導勤儉節約,拒絕餐飲浪費。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聯合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舉辦“提升餐飲質量 制止餐飲浪費”主題活動,要求餐飲企業把提升餐飲質量、制止餐飲浪費融入食材採購、儲存管理、加工製作、消費服務、外賣配送全過程,積極推行菜單標註菜量。記者走訪時也發現,不少餐飲企業在制止餐飲浪費方面做出有益嘗試,例如設置節約標語、推行小份菜、發放“光盤”獎勵券、提供免費打包服務,等等。
一些餐飲企業開展“拒絕餐飲浪費”宣傳活動,號召消費者用實際行動加入到“光盤行動”中,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讓厲行節約成為人人崇尚的美德。圖為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一家自助餐廳內提醒消費者“勤拿少取”的提示牌。(圖片來源:新華社 攝影/郝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