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院良渚校區 王剛 攝
繼南山、象山、張江之後,中國美術學院(簡稱“中國美院”)第四大校區——良渚校區將在9月5日正式啓用。良渚校區定位為中國美院的設計板塊,校園佈局新穎,實現“居學一體”概念,並期待該校區成為設計教學的高能現場。
中國美院,創建於1928年,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
今年秋季啓用的良渚校區是中國美院繼南山、象山、張江之後的第四大校區,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區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現代演繹,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區則孕生了藝術家園的望境塑造,良渚校區則定位為中國美院的設計板塊,建成後將容納全部設計學科,成為設計教學的高能現場。
中國美院良渚校區 王剛 攝
記者瞭解到,良渚校區由著名建築設計師張永和設計。張永和曾任麻省理工大學建築系主任,現任麻省理工實踐教授及香港大學榮譽教授。
談及設計理念,張永和説,良渚校區的設計主題為“綿延多義、居學一體”,其含義為:一是未來設計教育必然具有跨界屬性,教學體制及其校園空間都將在這一趨勢中發生變革;二是建築學對設計教育具有通用屬性,無論是被實踐的建築、還是被體驗的建築都具有廣義上的“不言之教”的作用。
張永和認為,美術教育不僅關注到審美能力的提升,更講究手腦並用,需要動手能力的體現。因而在校園佈局上,添置了工坊的概念。
在校園佈局的組織上,採用水平向自由延展的“綿延工坊”,利用基地四面環水、東高西低的地形,將校園設計為“東密西疏”,通過綿延工坊和其間的疊石跌水相連,從而“疏密相間”,打通了“課內”與“課外”的邊界。
此外,在校區空間佈局上,則大多采用“差序院羣”,即通過綿延工坊的單位錯落形成“大中小微”的院落層次。
“學生在學校該怎麼生活?”張永和認為,學生的時間表可以更加“自由”,並在良渚校區的設計裏投入了他的構思。
中國美院院長高世名也認為,良渚校區應以創建大數據、智媒體時代的“包豪斯/呼捷瑪斯”為己任,以培養推動未來社會發展的高層次創新人才為學校根本宗旨,建立一所跨界的、無牆的、未來的校園。
可以看到的是,在如今的良渚校區內,宿舍樓底層被設計為對應“學社制”的學社空間,用以共同興趣為核心的學生自組織課餘使用。
如此一來,學社既是水平工坊在宿舍的“教學綿延”,又是垂直宿舍在底層的“生活沉澱”,從宿舍途徑學社進入工坊,“下樓”即可“上課”,傳統校園成為了“居學一體”的垂直分層關係,從而進一步強化了一種有別於正式教學、面向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軟教學”氛圍,這也是張永和構思中,關於“綿延多義的工坊空間、居學一體的學院生活”的實現。
中國美院黨委書記金一斌表示,未來中國美院將以良渚校區為平台,依託學校設計學科優勢與良渚區域資源優勢,以“藝科融合”為助力,持續培育在未來改變設計行業、撬動設計產業的學術力量和高端文創人才。
文/謝盼盼 劉楊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