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赦免的第28人1、證據顯示此人為茅焦根據《史記》等史料記載,當時敢於冒犯天顏對嬴政進行勸諫的是齊國人茅焦,電視劇《大秦賦》也採用了這一説法。作為“外國人”的茅焦當時正在秦國為生活奔波,宮廷內秦王斬殺27名大臣的新聞,他自然也有所耳聞,他覺得此事有違道義,作為一名君子應該出面勸諫。可以説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他本人是非常明白的,還動身前往肯定是抱着必死之心,不過茅焦並非單刀赴會。當時嬴政平定了嫪毐的叛亂,幽禁太后,罷黜了丞相呂不韋,登基多年後終於真正實現了大權在握,此刻齊國、趙國等諸侯國,紛紛派遣使臣到咸陽表示祝賀,茅焦就混在了這個大部隊裏。2、諫言很到位對於嬴政這樣的人來説,所謂的孝與不孝根本是不值一提的,正如茅焦所説,他真正關心的還是如何兼併天下,所以幽禁太后、罷免呂不韋,表面上看是一次政治動盪,實際上就是嬴政有意通過這件事,來清除自己稱霸道路上的障礙。茅焦的勸諫毫無疑問正中嬴政下懷,他沒有直接把茅焦殺掉,而是細細品了茅焦的話,如果這次真的臭名昭著,影響到自己的統一大業,那豈不是得不償失。1、外客必須要重視對於此前被斬殺那27人的具體身份,史料上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是從野史的記載來看,其中大部分都是呂不韋的人,因此,後世也有學者認為嬴政是有意削弱呂不韋的勢力。不過我們仔細想一下未必是如此,作為權傾一時的丞相,如果想要東山再起,最重要的是穩住當下,而不是讓自己的手下去觸怒君主,這顯然是不明智的。在戰國七雄中最重視外客的就是秦國,正是因為任用外客從政,才讓秦國的人才源源不斷,走上了富強之路,秦國的歷代國君都深諳此道。嬴政此前因為呂不韋和鄭國事件的發生,曾下令驅逐外客,但在李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後,將此事作罷並重新任用外客,在秦國內政最脆弱敏感的時候,如果嬴政將身為外客的茅焦殺掉,這給天下士人帶來的影響遠超不孝之名。
2、茅焦之言點明關鍵之前被殺掉的27位官員估計一直抓着一件事不放,那就是説嬴政你太不孝順,是違揹人倫綱常的行為,只有把太后重新迎回來,才能算是個孝子。而此時嬴政心裏想的也很簡單,孝順算什麼呢?我殺了嫪毐,禁了太后還罷了呂不韋,你在我面前提孝?所以這些官員一開始就沒有搞清楚大方向,還如此咄咄相逼,嬴政如何能不急,這着實是太沒有面子,也沒有權威可言了。茅焦就很聰明,既點明瞭嬴政這個做法是不孝的,但這不是説什麼有違天道的事情,而是會直接影響到你以後統一天下,這句話説者有意,聽者更是有心的,一下子就觸動了嬴政的心。縱觀中國歷史,如果你勸諫的對象是唐太宗、宋仁宗這樣的皇帝,大可直言相勸毫無避諱,甚至你言語過激也沒有關係,等他們冷靜下來説不定還會重用褒獎你。但是對於秦始皇這樣的帝王來説,如果沒有想好怎麼説,就不要搶着開口,試圖檢測他們的胸襟註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從古至今,投其所好是永遠不落伍的勸諫方式。秦始皇一生致力於統一天下,但遇到事情往吞併六國這件事上靠一定不會錯,如果還能像茅焦這樣心平氣和的表達出來,想必嬴政想要反駁,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理由,綜上所述,這就是茅焦勸諫嬴政不被處罰的主要原因。文章作者:大慧整篇圖文由大咖説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