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清晨,漢口江灘的萬里茶道雕塑羣像附近傳來陣陣優美的琴聲,15位平均年齡60歲以上的小提琴愛好者正表演合奏。演奏者們來自某民間小提琴樂團,目前團成員20餘人,均是各行各業的退休人士。《我和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山丹丹開花紅豔豔》……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和不俗的琴技引得行人們駐足欣賞,在江灘形成了一道亮麗又獨特的風景線。
民間樂隊展現高水平吸引忠實粉絲
尹子良正在指揮,王築成帶領大家合奏。見習記者樊友寒 攝
9時整,15位提着小提琴盒的團員們在萬里茶道雕塑旁匯合。他們三三兩兩站立,姿態隨性地各自練習。團長尹子良頭戴禮帽,身穿棕色小馬甲,站在指揮位。樂團指導老師王築成一身黑色西裝,頭髮梳得齊整,站在隊伍中間。
當音響裏傳出前奏時,大家紛紛調整站姿,左手執琴,右手執弓,擺出預備姿態。十幾秒後,跟着節拍點頭的尹團長緩緩抬起雙臂,再幹淨利落地向下一揮。這個動作彷彿一聲命令,一瞬間,15人一致拉動琴絃,一首《我和我的祖國》被15把小提琴生動地演繹出來。江水旁、綠草間,一場充滿野趣的小提琴表演正式開始。
一旁路過的行人紛紛停下腳步,有的駐足欣賞,有的拿着手機拍攝。市民黃先生穿着一身運動裝,坐在一旁閉眼聆聽。他今年29歲,是樂團的忠實粉絲。一年前開始,黃先生每天都會到江灘慢跑,路線不固定。有一天,他跑到附近時遠遠聽到琴聲,覺得優美極了,便四處尋找音源。“當時看到是一羣叔叔阿姨在拉琴,還拉得這麼好,我真的特別震撼。”此後,黃先生每天跑步時都會特意繞到此處看看樂團有沒有合奏。
“第一次見到在室外表演小提琴的,這是真正的愛音樂。”蔣先生今年59歲,即將退休的他見到這一幕既震撼又羨慕。“這才叫老有所樂啊!”蔣先生連連感嘆,趁樂團成員們休息時,他上前諮詢該如何學習小提琴,受到了大家的熱情歡迎。王築成甚至主動給出自己的手機號:“想要學小提琴,我們樂團歡迎你。”
小提琴與太極“中西結合”
樂隊合奏。見習記者樊友寒 攝
據瞭解,大家最初聚在江灘拉琴是受團員柯女士邀請,給江灘的某支太極拳隊伍伴奏。4年前,柯女士在江灘邊練太極拳,發現有人在一旁拉小提琴,琴聲優美動聽,與太極的拳法完美融合,讓她更能靜下心來練拳。柯女士心動之下,立即前往老年大學學習小提琴,認識了當時任職小提琴老師的尹子良和王築成。
柯女士介紹,小提琴團成員裏有醫生、會計、警察、公務員、工程師、老師、金融從業者……大多數人都在年輕的時候學過小提琴,後來忙於工作和生活擱置了,退休後想撿起這項技能,便進入老年大學或某個樂團進修。熟悉之後,柯女士就邀請大家來江灘拉琴,與太極隊合作演出。
“最開始我沒想到大家會答應,畢竟都習慣了在室內拉琴。”提到樂團最初的組建過程,柯女士仍然激動,她告訴記者,武漢民間小提琴團不少,但像他們這樣在室外演奏的團隊不多,跟太極結合的更是獨一份。柯女士表示,她非常感謝各位前輩的捧場,尤其是她以為肯定不會加入的“高手”。
王築成是樂團裏公認的“高手”,他曾擔任過武漢漢劇院的首席小提琴手,為郎朗的演奏會伴奏過。在樂團裏,王築成一直擔任着指導老師的角色。他從不挑剔隊友的琴音,但在對方主動諮詢時又會傾囊相授。“大家聚在一起是因為熱愛小提琴,拉的高興是最重要的。”王築成表示,隨着在江灘邊合奏次數的增多,團隊成員的感情越來越深,每週聚在一起合奏已變成了一種默契和習慣,不只是為誰伴奏。
“老有所樂”但絕不影響他人
樂隊合奏。見習記者樊友寒 攝
尹子良表示,之所以能堅持在江灘合奏好幾年,不僅因為這裏空氣好,更重要的是不會影響到他人。“我們從不在社區里拉,哪怕你拉得再好聽,人家不愛聽你就不能拉。”
“這是弱音器,如果在家練琴就安上這個,聲音就只有自己能聽到了。”尹子良拿出一個黑色的、手掌一半大小的儀器安在琴絃上,拉琴的聲音立馬變小了。記者瞭解到,所有團員在家練琴時都會安上弱音器,還會避開休息時間。“我們都是小提琴狂熱粉,每天練琴至少1至2個小時,最長達到8個小時,但從未影響過社區其他居民的休息。”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內在的優雅。”尹子良説,小提琴是優雅的樂器,從內到外的優雅也是團員們的必修課。他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到江灘參加合奏時,在家剛做完飯,穿着做飯的衣服就來了,遭到了其他人的一致批評。“大家都收拾得很齊整,女士們還穿着裙子、化了妝,我這樣確實不合適。”尹子良説,從那之後,他每次來合奏都會在家將自己打理一番。
“網上有順口溜講玩樂器的老人是一等老人,但我覺得能老有所樂,還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老人才是。”尹子良露出自豪的笑容,“我覺得我們就是一等老人!”
(長江日報見習記者樊友寒)
【編輯:鄧臘秀】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