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説某人對某事“守口如瓶”,就表示這個人口風很嚴,會產生一種很放心的感覺。
但是守口如瓶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要知道在過去,有些人為了守住某個秘密,不惜殺人滅口。
許多人不知道這句話還有後半句。
其實它的後半句更不容易做到,尤其是身處某些特定的位置。
為什麼這麼説呢?“守口如瓶”的後半句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來為您揭秘!
“守口如瓶”出自唐·道世《諸經要集·擇交部·懲過》:“守口如瓶。”
指的是緊閉嘴巴不講話,像瓶口塞緊了一般。
這句話形容的是嚴守秘密,説話謹慎的形象。
答應守口如瓶的人帶給對方足夠的安全感。
是君子信守承諾、待人有責任心的美德。
然而,所謂紙保不住火,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守口如瓶都不容易做到。
正因為人們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歷史上因為秘密而引發的命案不計其數。
唯有死人才不會開口説話。
其實“守口如瓶”還有下半句,它更難做到。
下半句是:“防意如城”。
意思是:遏制自己的私慾,就像防守城池一樣堅定。
“私慾”古時亦作“ 私慾 ”。
它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個人的慾望;第二,特指不正當的慾望。
先看第一層,《淮南子》有曰:“公道不立,私慾得容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
也就是説,私慾只有建立在公道的基礎上才能長存。
當個人的慾望和集體慾望相沖突時,放棄個人慾望能促進整體和諧。
舉個例子,一羣人出去旅遊,大家都想去一個地方,而有個人想去另一個地方。
這時,就要少數服從多數,使團體更和諧。
如此一來,此人心裏肯定不舒服,如果他做不到“防意如城”,不能遏制自己私慾的話,説不定會鬧事。
下面來看第二層意思,不正當的私慾指的是不被社會認可的私慾。
包括很多,比如:貪念、色念等。
歷史上貪官污吏無數,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他們都沒有守住自己的城池。
然而,也有許多清正廉潔的好官給我們做出了“防意如城”的表率。
能做到這一項的人,品德高尚、值得尊敬。
北宋年間,宰相富弼頗有才幹、政績突出。
他為官清廉,克己奉公,主張“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據《宋稗類鈔品行》記載,宋英宗登基後,曾把先帝的遺物賞賜羣臣,欲額外賞賜富弼一份禮於富弼。
而富弼遏制了自己的私慾,誠懇地説,“如果為人臣者接受了額外的賞賜,要是以後皇上做出什麼例外之事,將憑什麼來勸諫呢?”
最終,富弼做到了“防意如城”,推辭了這份額外的賞賜。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這兩句金玉良言出自唐·道世《諸經要集·擇交部·懲過》。
是教導我們要信守承諾、對人對事要有責任心,而且要平衡個人私慾和社會公道,做一個遵守社會規範、不貪慕虛榮,品德高尚的人。
【參考資料:《諸經要集·擇交部·懲過》《淮南子》《宋稗類鈔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