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滬上保險業巨頭,為何被外界譽為“心態年輕的大象”?

上月末,由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太保”)聯手瑞金醫院打造的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在滬正式揭牌。這是上海首家成功獲批非公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院,是公立醫院聯手險企打通“醫、藥、險”的一次探索。

這樣的嘗試,離不開中國太保全新開啓的大健康戰略。

30歲的中國太保好比一頭“大象”,如何保持活力是當前最大挑戰,一場變革正在悄然進行。透過數據可以發現,即使遭遇疫情危機,這頭“大象”依然穩健成長,2020年總資產1.77萬億元,增長15.9%;資產管理規模高達2.44萬億元,增長19.2%。

正因如此,有觀察家把中國太保比作“心態年輕的大象”,雖然業務體量龐大,但適應能力極強,創新闖勁猶如一家創業企業。

變革中實現突破

這幾年,談及中國太保留給外界的最大印象,關鍵詞無疑是“變革”。

在中國太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孔慶偉看來,一家企業要持續健康成長,離不開鋭意改革,要不斷強化敏捷性。敏捷性不是沒有章法的亂變,而是因時而動、因時而變。早在2017年,太保已敏鋭察覺到傳統模式轉型的必然性。提出了轉型2.0,圍繞人才、數字、協同、管控、佈局這五大關鍵詞實施轉型。

把人才放在轉型第一位,可在不影響整體大局的同時“下活一盤棋”,倒逼企業體制機制進一步改革創新。

最近,一則消息引爆保險市場,中國太保引進前友邦中國首席執行官蔡強擔任太保壽險總經理兼CEO。實際上,不拘一格招募專家型人才已成為太保顯著的人才觀,去年至今已引進了多位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運營以及數據安全領域的一流人才。在太保還有一句話廣為流傳,“讓吃苦的人吃香,讓實幹的人實惠,讓有為的人有位”,通過內部選拔,一批優秀的“80後”也走上了管理崗位。

曾在阿里巴巴、微軟等任職的數據應用首席專家肖銓武感慨,為了讓他們有充分發揮技能的空間,集團特別調整優化組織架構,成立數智研究院。在肖銓武的計劃中,下一個“小目標”就是利用數據和技術驅動進一步改善用户體驗,提升企業價值。

與此同時,對一家有着數十萬員工、橫跨產壽險以及資管等業務的“巨頭”而言,如何發揮協同效應更為迫切。

“友商”們的變化,也讓太保感受到了刀刃向內的改革動力。一項數據顯示,在主要保險集團“壽銷車業務”渠道佔比中,中國太保為9.6%,與此同時,有三家頭部“友商”的比率均破20%。

“無論是與自身比較,還是與同業比較,我們絕大部分客户資源還分散在各個板塊,還處於沉睡和閒置狀態,沒有充分流動起來,資源的利用效率還不高,缺少深度挖掘。”孔慶偉意味深長地説,現狀差距意味着未來的發展空間和巨大潛力,“不能守着寶礦無動於衷”。

比如,壽險是長期業務,對客户的掌控力比較強,但是服務客户的頻次比較低。產險是短期業務,客户續保和留存是主要問題,但是接觸和服務客户的頻次比較高。如果在壽險渠道中引入產險業務,就可以增加營銷員接觸客户的機會,也能幫助產險解決客户留存的痛點問題,這就體現了產壽協同的價值。

順着這一思路,一道道“玻璃牆”“籬笆牆”被打破。

最新據顯示,2020年太保個人客户協同業務實現保費收入194.5億元,同比增速12.7%;集團內持有不同子公司合同的個人客户數累計達到1024萬,年複合增長率達43.4%。

這家滬上保險業巨頭,為何被外界譽為“心態年輕的大象”?

去年6月中國太保GDR正式在倫交所掛牌上市,這是轉型2.0戰略的重要一步

大健康後來居上

轉型變革,最終的指向一定是市場。

對於險企而言,當前壽險覆蓋度仍處於較低水平,提高服務覆蓋度、延伸保險產品上下游服務鏈,是提升保險產品差異化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養老和健康醫療產業被視為與保險最契合的兩大服務體系。

其實,早在多年前,太保是第一批拿到養老社區許可的險企,但限於種種原因,多年來一直沒有推開。

好在這兩年奮起直追,把失去的時間搶了回來。今年1月,太保家園·杭州國際頤養社區項目一期主體結構封頂,標誌着太保家園西起成都、中接武漢,東到上海的沿江一體化佈局蔚然成型。截至2020年底,中國太保已在上海、成都、大理、杭州、廈門、南京等7個城市投資落地8個養老社區項目,總儲備牀位數達到了1.1萬張,躍居保險行業第二。

隨着太保家園不斷亮相市場,“專屬保險產品+高端養老社區+優質專業服務”的新型業務模式日益成熟,對保險主業的促進作用逐步顯現。

縱觀行業和中國太保的發展,如果沒有這幾年大健康、大養老的落地,營銷員已難有施展空間。營銷員們感慨,當跟客户沒話説的時候,現在的太保讓他們更有信心。

大健康領域的另一張王牌“互聯網醫院”也已揭開面紗。

這家滬上保險業巨頭,為何被外界譽為“心態年輕的大象”?

4月26日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揭牌,這是上海首家成功獲批非公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院

隨着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的揭牌,中國太保大健康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正被打通。

目前傳統醫療中,患者沒有綜合解決方案,需要自己串聯起掛號、就診、住院等各個環節;醫院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缺乏真正的分級診療體系;醫生缺乏陽光激勵,忙閒不均,時間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多點執業的實施路徑不清晰;保險公司沒有真正打通醫保、商保支付,未能有效盤活巨大的保險支付端,健康管理服務供給能力有限。

中國太保副總裁馬欣表示,患者導向、提升體驗是這家互聯網醫院要解決的問題,將發揮瑞金醫院在糖尿病、高血壓、腫瘤、心血管等領域的管理技術和經驗,以及中國太保在商保支付整合、客户資源和機構渠道的優勢,破解患者、醫院、醫生、保險公司等各方痛點,為客户提供一站式醫療健康解決方案。

科技加持未來

對於一家現代險企而言,要想贏得未來,離不開科技加持。科技對保險的賦能已延伸至產品設計、風控、安全、生態等全產業鏈條。

中國太保曾吃過“科技短板”的苦。幾年前公司越發感覺,在與外部企業合作和服務客户中,IT很難快速響應業務需求,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領域方面缺乏核心競爭力。2020年4月,太保提出推進“五化”戰略。“五化”之一的“科技市場化”,直指制約太保科技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着力科技長期能力建設。

其實,早在2019年,一項具有標誌意義的內部改革就開始醖釀,即啓動“管、研、用”分離。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表示,原先集團科技運營中心“既是生產者,又是管理者和服務者”,這就容易產生角色錯位,導致生產關係不暢,生產效率不高,管理能力不足,服務意識不強,制約公司科技發展的潛力和動力。

由此,引出了第二項重大改革措施——設立金科公司 。在中國太保看來,保險業正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市場上科技人才爭奪激烈,公司現有科技人才知識結構亟待更新,薪酬缺乏競爭力導致動力不強,優勝劣汰機制不完善導致人才活力不足。通過科技市場化改革,則可以充分運用市場化的人才引進機制、考核淘汰機制,釋放人才活力。

機制靈活是太保金科最大特點。比如,招聘員工時,不再絕對地以高學歷為硬性要求,只要信息技術能力足以勝任,就能入職上崗。績效考核也按照新的評價體系,創造的價值越高薪酬就越高。“人才在科技市場上是稀缺資源,如果還是沿襲傳統的用人機制,必然敵不過互聯網大廠。”俞斌説,必須改革一整套機制,通過更加匹配市場需求,來提升科技建設的靈活度。在試運行期間,資源配置優化已初見成效,金科(籌)通過對全部存量項目的梳理,計劃“關、停、並、轉”35個項目,預計將大幅節約人力成本。

當前,太保金科正在集團統一規劃下聚焦科技“新基建”項目,打造數據、AI等“四大中台”,支撐起中國太保的未來。譬如,AI中台將整合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知識圖譜等AI能力,建設能力集成平台並對外輸出服務,提升AI技術運用效率。

這家滬上保險業巨頭,為何被外界譽為“心態年輕的大象”?

羅涇數據中心全面使用“雲計算”技術,打造自有知識產權的“中國太保雲”平台

科技釋放的動能正在顯現——基於“微信社交+人工智能”的雲展業,實現疫情期間非接觸式銷售不間斷;基於“遠程視頻交互”的雲櫃面,實現疫情地區客户服務不打烊;基於“車輛AI定損”,實現對97%以上的乘用車品牌、90%以上車輛損失部件的智能識別,有效提升了理賠效率並控制了理賠風險。

欄目主編:劉錕 文字編輯:劉錕

來源:作者:劉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22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家滬上保險業巨頭,為何被外界譽為“心態年輕的大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