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絲路千年港
海口市美蘭區新埠島亮腳港一帶水域,是古代白沙津所在之地。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如果把縱貫萬里的海上絲路看作一串珠鏈,那麼沿途的港口便同船舶一起,成為串珠成鏈的牢固絲線。船舶停泊、貨物裝卸、補充給養……港口對於商業發展和絲路繁榮的意義不言而喻。
和如今海南的海陸空四通八達不同,在大海的阻隔下,古時海南島要與外界產生交集,必然要以港口作為起點。
在一幅幅歷史畫卷中,海商繁忙的身影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古津渡,眾多外來商人經港口抵達海南這一“南溟奇甸”,吞吐無數珍玩、集散貨物的港口承載的,正是海商千年以來的發展史。
萌芽始發
由於孤懸海外、遠離中原地區,人們在歷史早期對海南島這座島嶼十分陌生。雖然海南島早在秦漢以前就已經與南海沿岸發生聯繫,出現了從事南海貿易的俚僚商人,但港口還是遲遲未建成。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遙遠的海南島進入了中原王朝的視野,據《漢書》卷九十五《南粵傳》記載:“秦並天下,略定揚粵,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適徙民與粵雜處。”中央的影響力對包括海南島在內的嶺南區域的輻射與帶動,為其港口建設奠定了先期的開發條件。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島建立了珠崖、儋耳兩郡。從此,海南島正式納入我國版圖,行政區劃的創建極大推動了海南島港口的產生。
不過,漢代時,海南港口仍然處於萌芽狀態,僅以海口渡、烈樓渡等形式展現出來。
在清代陳夢雷編纂的《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海部匯考二》中,與漢代有關的記載——“瓊山縣海口渡在縣北十里,北達徐聞沓磊驛,順風半日可至……凡渡舟達徐聞者有三處:海口官渡、白沙古渡、烈樓渡”,這裏所説的“渡”似是渡口性質的碼頭,是港口的前身。
有了這些碼頭,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和部分物種,得以通過瓊州海峽傳入海南島,而海南島的特產也通過瓊州海峽進行北運,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物流的出現,刺激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朝廷派遣黃門譯長率領並招收熟悉商路的賈人組成船隊。船隊從北部灣啓航,南行駛經海南島臨高、儋縣一帶海域,續往前行,到達中南半島,直通東南亞各地;或跨克拉海峽,通過接駁到達印度東南海岸、斯里蘭卡等地。這是中國朝廷與西方發生海上交通貿易的濫觴,海上絲綢之路正是發端於此。
從北部灣始發的船隊路經海南島的西海岸這些區域,會在這些港灣停泊點泊岸休整,或進行船舶維修,或補充淡水與食品。因此,這些在海南島沿海部分區域出現的“海上絲綢之路”補給點,也可以視作海南港口的雛形。
必然之勢
隨着沿海經濟活動的發展以及航海事業的不斷拓展,對於在絲綢之路上擁有優越地理位置的海南島而言,港口的出現是必然之勢。
八世紀中葉的唐代中期,以東方的唐王朝和西方的大食帝國為軸心的國際海洋貿易圈形成,廣州是這一貿易圈的東方中心。海上絲路已經成為通往西方的主要幹道。以廣州為始發港的海上絲路船舶,穿越海南島的東南海岸,必定會在海南島東南部停泊以補給海上生活需要品,因而海南島承擔着中轉補給、航線定向和避風港的功能。
在這種情況下,唐王朝意識到海南島位置的重要性,於是開始着手開發海南島的港口與碼頭。澄邁的通潮驛(今澄邁老城)、文昌的七洲列島、萬寧的獨珠山(今大洲島)、陵水東部和三亞市西南部海岸帶的一些港口陸續興建。
在《新唐書·地理志》中,唐代地理學家賈耽曾詳細描述過當時著名的全球最長航線。在賈耽筆下,這條航線被稱為“廣州通海夷道”,全長1.4萬公里,商船從廣州起航,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
其中提到,船從廣州出航,經大島嶼山以南,揚帆西行二日,到海南島東北角,南航二日到海南島東部的獨珠山,這説明了“獨珠山港”是“廣州通海夷道”上的要港。
良港頻現
宋代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重心轉移時期,海外貿易盛況空前。為了適應海上貿易的需要,趙宋立國伊始,便設置“市舶司”“掌蕃貨、海舶、徵榷、貿易之事,以徠遠人,通遠物。”市舶司是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機構,相當於今天的海關。
在唐代的基礎上,宋元的市舶管理更加嚴密和制度化。北宋乾道年間,官府曾有在瓊州設立市舶司之議,目的在於“專一覺察市舶之弊,並催趕回舶押解”。
有學者研究認為,此舉雖未行,但在海南已經設置“市舶務”,作為從屬市舶司的二級機構。瓊州管轄的瓊山、澄邁、臨高、文昌和樂會等五地皆設有市舶務。這標誌着宋代時海南島已有規模化的商品投入海上貿易。原先發揮的中繼站的功能,已經強化成為中轉站,市舶務的設立也説明了當時海南島港口的興盛。
宋代經過海南島東海岸開往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船愈發頻繁,對港口服務的需求增多。完善港口設施和滿足外商的勞務需求,成為宋代海商的一個重要商機。
澄邁的通潮港(今澄邁老城)、瓊山的烈樓港、瓊海的潭門港、萬州的港門港、萬安軍城東口(今陵水縣城東)、昌化城西河口等,在宋代或作加深改善,或屬新建。水運交通較前有所改善,愈發便捷。例如,在神應港設有渡船,與對岸的雷州半島徐聞沓磊驛相往來,又在瓊山烈樓港與徐聞那黃渡之間設有對開船舶。兩地交通來往密切,而且半天即至,甚至一天可往返。
神應港原名白沙津,位於瓊州府治北十里,不通大舟。宋人王惠有詩云:“鮫人頻揭水,蕃舶每膠泥”,反映出港口條件之惡劣。大舟泊靠海岸,又多有風濤之險。宋熙寧(1068年-1077年)時期,管帥(經略安撫使)王光祖曾經開鑿,未獲成效。淳熙戊申(1188年)因颶風的作用,衝激掀沙,形成良港。因此之故,易“白沙”名為“神應”。
自從得到“神助”之後,白沙津逐步成為海南重要的商貿碼頭,以及人們登陸海南島的首選之地。宋朝時,海南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白沙津應當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於到明朝時呈現出“帆檣之聚,森如竹立”的繁華景象。
神應港作為島內以及同外地交往的水運中心,元代之後閩浙商舶紛至,貿易持續不衰。至元三十年(1293年)朝廷於海南島設立海北海南博易提舉司,負責按照市舶條例徵税,直到至大四年(1311年)才被罷革。
參考文獻:《海商的精神境界與歷史貢獻》(葉顯恩)
海南島
部分古港口列表
朝代
古港口
唐朝
澄邁通潮港(今澄邁老城)
文昌七洲列島
萬寧獨珠山(今大洲島)
宋朝
神應港(原名白沙津,今海口市美蘭區新埠島亮腳港一帶水域)
瓊山烈樓港(今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鎮海村附近,也就是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至五源河出海口一帶)
瓊海潭門港(今瓊海潭門)
萬州港門港(今萬寧港北港)
製圖/楊薇 (記者 王迎春)
【來源:海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