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青島市北區台東步行街改造升級——
百年商圈變身了
青島市北區台東步行街通過改造升級,融合旅遊、文化、消費等多重功能,構建消費經濟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滿足新的消費需求,推動大眾消費快速回升。
“您好,您要的三明治在這兒吃還是打包?”青島市北區台東步行街小吃街上,來自沙特阿拉伯的青年小莫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熱情地為顧客服務。他來這裏已經5年了,在夜市上賣各種口味的三明治。伴隨着青島台東三路步行街的改造升級,昔日的美食網紅小巷長興路華麗變身。“小吃街開街後,街區的環境與治理較之前有很大的改善,我們也在這期間不斷創新餐品、改善經營結構,成本節省了10%,每日的流水差不多萬元左右,這兩天營業額較上季度平均值增長近37%。”長興路莫的三明治老闆莫赫塔説。
新業態釋放消費新潛力
台東步行街地處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核心位置,佔地面積近1平方公里,由多條街構成,主街長度1850米,是山東省第一條有城市規劃的步行街,是120多年來從未間斷的商業街區。
以往的台東步行街是青島老城區的美食小吃集聚地,業態比較單一。2020年7月,台東步行街入選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街區,青島市北區委、區政府計劃總投資近160億元建設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重建台東三路景觀天橋、改造提升登州路啤酒街、優化建設台東三路創想藝術段等26個重點項目,將台東步行街打造成為兼容百年青島商業本源和國際都會時尚地標的國家級高品質步行街。結合步行街的改造升級,如今的台東步行街落地了餐飲文創、酒店住宿、小型劇場、服裝美業等一大批潮流業態,讓這裏成為新消費的引力場。
“新消費業態的引入主要是為了吸引新消費羣體,形成新的消費黏性和商圈活力。”青島市北區委常委、副區長,台東步行街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張雷説。
鮑師傅、金絲牛肉餅、十三不靠等網紅店前,經常能看到顧客排起長隊。大家樂、萬達影城、密室逃脱等娛樂場所成為台東“新市民”的集聚地,一到節假日,很多年輕人便集聚在此。啤酒街區、休閒市場、市北劇場成為街區文化主陣地,每到一些時間節點都會有各類演出:鋼琴大賽、燈花會、走秀、文創大賽……
新業態讓消費潛力得到釋放。比如位於台東三路上的鮑師傅店鋪,排長隊的場景已成為“日常”。“路過鮑師傅店鋪時,經常來看看有沒有新品,今天看到蜂蜜凹蛋糕就買了一個嚐嚐。”前來排隊的青島市民崔蕾説。據瞭解,鮑師傅入駐台東步行街後,經常會推出新產品,僅7月份的營業額就接近5月份和6月份的總和,第二季度較第一季度營業額增長43%。
近幾個月,隨着疫情的平穩,在台東步行街,前期被壓抑的消費熱情在新消費羣體的帶動下得到充分釋放。比如台東的茶百道,近2個月93%的流水由新消費羣體提供,他們讓店鋪近2個月的營業額提升22%。據瞭解,台東三路的各個商鋪中,新消費羣體都成為消費主力軍。
而台東步行街也在不斷滿足新的消費需求。以利羣商廈為例,通過改造升級和業態結構優化,將零售商家數量調減至30%,體驗交互業態商家增加至70%,整體客流較改造前提升了20%。
老字號蝶變燃放新動能
“我就在這附近工作,中午經常和同事過來買點各地的小吃當午飯。從長沙臭豆腐到東北鍋包肉,從雲南爆漿豆腐到武漢熱乾麪,從廣州牛雜到北京爆肚,我們是一條街吃四方。改造升級後,不但環境更好了,小吃的種類也更多了。”在台東六路附近工作的張文告訴記者。
改造升級後的台東步行街,老字號品牌也在不斷創新中煥發青春,通過對街區店面的升級、菜品的換新、質量的重塑吸引消費者集聚,讓營業額不斷得到提升。
位於台東八路上的“萬和春”排骨米飯始創於1941年,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企業近一個月以來推出的海鮮砂鍋和擂椒排骨兩樣新餐品,讓喜歡他的老顧客耳目一新。“台東八路這家萬和春店鋪是幾十年的老店了,現在這家店鋪的設施、特色餐品、服務水平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推出的新品讓我們很驚喜。”常來這家店用餐的老顧客梁士麗説。據瞭解,“萬和春”台東店近一個月的客流量較之前提升了40%,營業額較上月提升27%。
不止“萬和春”,“六順禾”小籠包、“手拉手”鍋貼這些老字號品牌,利用街區業態發展優勢轉換“路數”與“打法”,其營業額的增長正成為刺激消費的抓手。“手拉手”鍋貼是青島的老字號,受疫情影響曾經一度客流稀少。“我們在對店面進行重新裝修的基礎上,嘗試了一些新的鍋貼製作方法,重新修訂價格,餐品結構也完善了起來,客流量逐漸回來了,收入也逐步達到預期。”“手拉手”鍋貼負責人江波説。
老字號品牌的升級迭代讓台東步行街的老店獲得了新生命力,街區的消費潛能得到釋放,經濟結構也得到優化提質。
啤酒元素彰顯消費特色
台東步行街羣之一的登州路,是有着近120年曆史的青島啤酒老廠區所在地。走進依託青島啤酒廠打造的青啤博物館,百年之前的老設備與正在生產啤酒的現代化流水線交相輝映,現場品酒體驗與琳琅滿目的啤酒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遊客。“我在這裏買了很多啤酒文創產品,青啤博物館裏面的主題文化很有代表性。”來自西安的遊客王金誠説。
“今年端午節3天假期,青島啤酒博物館累計接待遊客1.96萬人次,同比增長8%,文創產品覆蓋食品、服飾、玩具、酒具、啤酒等九大類,銷售額超往年,同比增長33%。我們已搭建起了‘吃住行遊購娛’全業態新體驗架構。”青島啤酒國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超説。
而以青島啤酒廠和青島啤酒博物館為基點打造的登州路青島啤酒街,則構建起了一個包含文化、旅遊、消費、交流合作等要素的全域文旅消費場景。據統計,啤酒街有39家啤酒特色商家,還有餐飲、啤酒屋、麪包房等多種不同類型的經營業態,構成了以啤酒消費為主帶動其他消費比翼齊飛的獨特場景。
青島國際啤酒節舉辦期間,登州路啤酒街以節慶激發消費潛力。啤酒街上重點餐飲品牌、商貿綜合體與線上啤酒節聯動,客流量環比提升45%,餐飲飯店、小吃攤點等生意紅火,直接帶動實現消費收入1000餘萬元。
“沂水人家是登州路啤酒街上的老店,今年這家店的風格與之前相比有了改變。餐品質量、服務水平、設施環境等進行了提升,很多菜品的定價也很合理,味道也不錯。能夠看出來,整條商街在不斷髮生變化。”在沂水人家用餐的青島市民周悦表示。據悉,啤酒節舉辦期間的7月份,沂水人家餐飲店營業額較6月份增長了9.82%。
登州路啤酒街上還有很多與啤酒相關的網紅產品,比如啤酒面包、啤酒月餅……其中,青島啤酒博物館1903麪包坊萃取活性啤酒酵母用來發酵製作麪包,吸引了大量顧客。“我們不喝酒,但又想感受青啤的獨特味道,啤酒酵母麪包是不錯的選擇。”買到新出爐啤酒面包的青島市民秦豔新説。
“啤酒酵母完全發酵,會讓麪包內部組織氣孔飽滿,這樣的麪包口感鬆軟彈牙。採用117年濃香酵母烘焙的麪包,有很濃郁的麥香,讓麪包味道驚豔,且回味悠長。”1903麪包坊的麪包師劉松凱介紹。
據瞭解,目前,台東步行街日均客流量為20萬人次,最高時達50萬人次;今年第二季度,台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65億元,同比增長3.7%。“台東步行街是消費體系的場景生態。我們將以場景融合為特徵,構建消費經濟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大眾消費快速回升。”青島台東步行街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萬聖韜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