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郭關道長
壹
當今的世界,高人很多,不少揹負着大使命的人投生到人間,不要小看每一個人,也許迎面而來的就是哪位大神。高人不一定都住在深山裏,隱身在哪處世外桃園的修行人,他們大多入世修煉,默默地行道,盡己所能行天命。
也許他們做的工作,在社會上身處的位置,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很不起眼,但是他們靈魂的深處有一股動力在驅使着他們做某件事情,在他們的內心中對自己所做之事也表現得異常堅定。
也許他們會身處高職、要職、高位等,但他們會為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表現得殫精竭慮,奉獻着自己的所能與才智。
也許他們根本就是一個默默無名的行者、路人,但他們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造福蒼生,利益人天……
他們的存在也許是聲名遠揚的,也許是不露聲色的,也許是悄無聲息的,也許是大動干戈的,使命不同,因「人」而異。
他們在人世間生活、生存,即是修煉,也是在行道。在生活與做事中歷練自己,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智德與修為,默默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貳
他們當中有些人明晰自己的使命,有些只是做着卻不知道為什麼;有的全力以赴,有的卻在懷疑自己的選擇;有的很早就覺醒了,有的卻懵懵懂懂,不盡相同。
天神高人入世也並非是完美的,一旦入了胎就會有個「迷」的過程,一般負有大使命的人通常很快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他們從小往往就表現得比常人要聰明、敏鋭,精力相對來説要集中些,所以他們在學習上、在某種技能上更易精通,通常能較快常握各種知識,以便服務於自己的使命。
一般負有使命降世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來自無形的各種相應的點化、提示和保護,以便他們能儘快明晰自己的使命,完成自己的任務。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很特殊的時空點,各種高人奇士齊集一堂,神仙聖真八方來臨,比以往都要多些,只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為何會有這麼多的高人降世?
大家還記得瑪雅預言嗎?其實瑪雅人的預言也非全錯,只是他們千算萬算也沒算到宇宙會眷顧生靈做出如此調整,大批負有使命之人降生人間,用自己的才智、修為和種種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正能量,悄然轉變了這一切。當然這還不算好的,還會更好。
地球不會毀滅,人類也不會滅絕,地球在宇宙中雖小,卻有着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只因地球是修身、修心、成道的聖地。天地一心啊!世界有着它獨特的作用,承載着天道循環的脈點,且這個脈點舉足輕重。因此,在世界裏發生的一切,或將要發生的一切,早已昭昭然於宇宙各界。
在這裏要提醒的是,只有高層次的神仙聖真,才能明瞭這些,像一般的外星生命、宇宙生靈是不具備瞭然這些的能力,層次所限。一般的外星生命、宇宙生靈最多也就只能捕風捉影的知曉一些,而且還是那種智能層次相對來説要高一點的。所以才會出現外星人傳遞給地球人的信息(預言)不準的現象,但他們也是一片好心。
叁
可以説,我們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遇到哪位上界天神的轉世,他們也許貌不出眾,但是所做之事絕對讓人想不到。平凡中見神奇,這正是當今時空高人轉世的一大特點!因為唯有如此,這些帶着神光、帶着神脈仙氣的高人才能更好地融入於常人中,同時也能保護自身免受魔害。有正能量的轉世,當然就會有負能量的入世。這是相對的,也是在磨礪負有使命之人,使之能歷練自己,昇華層次,更勝從前。
魔王是不會輕易失去他的陣地和勢力範圍的,世界是一個正與邪、道與魔、善與惡的戰場。人世間越墮落,魔王就會越開心,他的勢力就會變大變強。反之人世間越清明,魔王就會越痛苦,説明他的勢力與破壞力正在萎縮。因此魔子魔孫會瘋狂地入世投胎,使出各種手段在人世間製造混亂,誘惑人心,敗壞道德等等,不能入世投胎的,就會在無形中控制他們能控制的人羣。總之,能讓這個世界墮落的,他們都幹!
儘管在無形中有護法護持這些負有使命之人,但他們在人世間覺醒、做事、行道還是相當不易的,魔子魔孫會想盡辦法阻止、破壞和傷害這些人。正因如此,每一個領有使命之人如能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他的功德將是巨大的,無法形容的。他將會在宇宙各界中大放光彩,遠勝於從前。
肆
反之,明知有使命卻不行道做事之人,等待他的將是因果天律的制裁。而那些一直不能覺醒明晰自己使命的,反而沉淪紅塵、縱慾享樂、墮落不堪的人,更是迴天無路。做多少,成就多少,一切都是公平、無私、透明的,沒有人情可講!光輝的背後有着無情的規律,無情的規律更能造就出輝耀寰宇的功德。
人間正道是滄桑!世界奇妙就在於它能化腐朽為神奇,烈焰生蓮,鳳凰涅槃!在上界犯了錯的仙靈可以「丟進」紅塵,吃苦受難,洗盡鉛華,歷練重生。有大願度眾生的仙道聖賢,可以不畏紅塵,艱辛入世化「龍」,濟渡有緣。還有一些天賦使命的「宇宙精英」,更可以在人世間一展才能,正本清源,推進人類文明。
浩瀚之宇,廣行大悲,慈無邊際,愛更無量。天道循環,眾靈依存,覺者順應,神奇不可思議!
你是否認識到了你自己?
傳説,神農嘗百草而始有醫藥,神農氏因此被譽為我國中醫醫藥及醫藥文化的創始人。這個傳説來源於《神農本草經》,其原文是這樣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是一個與神農氏、炎帝共生的傳説,三者有一個產生、加工、完善以至於最後定型和傳播的過程,是人們共同“工作”的結果。正因為這樣,我們很有談一談這個記載的必要。
一、關於“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來源與轉述
《神農本草經》又叫《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醫藥典籍。它的原書已經散佚,現在看到的由後人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而成,所以,該書有三卷、四卷、八卷的不同記載。這本書按上、中、下三品分類記載了365種藥物的主治、功效。除此之外,它還總結概括了藥物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及服藥方法、劑型忌宜等中醫方藥基本理論。這個典籍託名神農所著,實際上是歷代醫家醫藥知識和經驗的總結。關於這個典籍的成書年代,一説是春秋戰國時期,一説是漢代。我們不妨籠統一點説,成書於秦漢時期吧。這正是炎帝、神農氏傳説的形成時期(主要集中於春秋戰國時期),最早轉述這個傳説的文字大多數也是這個時期出現的。
除《神農本草經》之外,還有下面的這些書籍也記載了這個傳説:
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曰:“古者民茹草飲水,採樹木之實,食羸蛖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饒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晉·幹寶《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讀音xiù,泛指各種氣味)味所主,以播百穀。”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雲:“炎帝神農氏……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
唐·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謂:“(神農氏或炎帝)於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嘗百草,始有醫藥。”
宋·羅泌《路史·外記》説:炎帝神農氏“磨蜃鞭茇,察色腥,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惡,辨其臣使,釐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遇七十毒,極含氣也。”
宋·鄭樵《通志》記載:“民有疾病未知藥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熱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義,皆口嘗而身試之,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或雲神農嘗百藥之時,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應周天之數。後世承傳為書,謂之《神農本草》。又作方書以救時疾。”
清·袁了氏《增補資治綱鑑》雲:“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民有疾病,未知藥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温平寒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常一日遇十二毒,神而化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
二、“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原始記載與轉述給我們的暗示
神農嘗百草的傳説最初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於民間,最後為文人記載。我們不妨假設《神農本草經》為這個傳説最早的文字記載來源,此後的文獻(除上面羅列的文獻,還有諸如《太平御覽》等文獻資料也有類似的記載,這裏不一一羅列)記載就是對這個記載的轉述了。細讀這些轉述材料,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加工成分。這些加工成分與神農氏、炎帝傳説的演變、定型和流傳在步調上有驚人的一致性,顯示出加工者對這個傳説加工“與時俱進”的思路。其中,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尤其引人矚目:
其一,神農嘗百草的傳説和中醫術語
上述轉述材料中出現了有關中醫藥的術語,這是一個應該值得注意的現象。在《神農本草經》中,著述者僅言“嘗百草”,到淮南王劉安編著《淮南子·修務訓》時則稱説“嘗百草之滋味”,再到幹寶編著《搜神記》時就有了“盡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了,此後,轉述者的敍述中有了“審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惡,辨其臣使”等描述,稍具中醫藥常識的人就知道,轉述者在轉述這個傳説時使用了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與接近準確的中醫藥術語。歸納起來,這些術語涉及到了後世醫家所説的“四氣五味”、“十八反”、“十九畏”、“君臣佐使”及藥物的有毒無毒、適應病症等問題。
聽人們轉述這個傳説時,一定有人會問:神農氏嘗百草而始有醫藥,那麼,在當時,神農氏辨明瞭藥物的四氣五味嗎?諸如此類的問題。轉述者也許先會一愣神,然後説:當然,當然。我們現在做一番如此的合理想象,一定會引出對此感興趣的人一連串的相關問題。
這裏面隱含有這樣的邏輯:神農氏是醫藥的始創者,焉有不知藥物的“四氣五味”、“十八反”、“十九畏”、“君臣佐使”及藥物的有毒無毒、適應病症的?若説神農氏對此一無所知,你能信嗎?你還會相信神農氏是醫藥的始創者嗎?轉述者引用這些知識有用以印證神農嘗百草的傳説的真實可靠的目的,也有弘揚神農氏首創中醫藥的歷史功績的目的,即神農氏是醫藥的始創者,也就是舉凡與醫藥有關的知識的始創者。中醫藥的發現,對中醫藥知識的總結並使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在此基礎上建立中醫一系列的理論體系,這是歷代醫家共同勞動的結果。將中醫藥的發現及中醫藥知識、理論體系的建立歸功於神農氏這個個體,乃是一種英雄史觀的體現,可以理解但並不據以説明史實,也就是説:不可信以為真。
那麼,轉述者在轉述這個傳説時為什麼要引用這些中醫術語呢?
一種可能是轉述者用當前的科學知識和話語方式詮釋遠古史實記載,在凸顯局部真實的同時,使傳説的主人公變得越來越“無所不能”,也就是越來越具有神話色彩:傳説的主人公之所以如此神奇是因為他是神、是聖,而不是人——傳説的主人公的能與不能及功績因此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借用現在的詞彙來説,這是用當代人的科學知識和話語方式來重塑傳説,結果是將有關於人的傳説引入了神話領域,傳説人物及其事蹟因此被無限放大,染上了濃厚的神話色彩。這是這個傳説演變的基本方向之一。
其二、“赭鞭”之説與星際分野、五行理論
赭,即紅褐色,赭鞭就是紅褐色的鞭子。在五行理論體系中,這是與南方丙丁火相應的一種顏色,因為火是紅色的。
在我國曆史上雖然有神農非炎帝之説,但是,直到現在,炎帝即神農的説法乃是一種主流意見。據《史記》等文獻記載,炎帝最初乃是天上一顆星的名字,具有天文意義上的星宿定位意義。按星際分野理論的説法,炎帝星位居南部天空,與我國南方地區相應。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之一是炎熱,故有南方炎天之説。五行理論綜合上述現象,將其納入自己的理論體系,形成了“火”這一行與南方、紅色、炎熱、丙丁等等串聯為一個系列的表述。五行家們把這種表述比附於人間帝王,則有南方之帝為炎帝之説。現在,人們將神農氏與炎帝視為一人,又將南方之帝名為炎帝,再將炎帝神農氏納入神話體系,人們説這位南方之帝拿着紅褐色的鞭子這種法寶也就是順理而生、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神農氏或者炎帝真的“以赭鞭鞭百草”“磨蜃鞭茇”嗎?這種説法是轉述者結合星際分野和五行理論,在神農氏口嘗百草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加工演化的結果。説神農氏“以赭鞭鞭百草”“磨蜃鞭茇”,神話色彩更為明顯。從現象上來説,這也是用當代人的科學知識和話語方式來重塑傳説。
其三、“七十二”與神農嘗百草的傳説
神農嘗百草的過程中真的會“日遇七十二毒”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個“七十二”並非實指而是泛指。稍具文言常識的人都知道,在文言文中以“三”、“十二”等特定數字泛指數量、數目之多乃是文言文的一個特點。這裏的“七十二”以及其他轉述材料中的“七十”與“三”、“十二”有同樣的功能,作者以“七十二”這個泛指多的數字來描述神農氏遭遇中毒的次數之多,目的在於彰顯傳説主人公首創醫藥的艱辛。
那麼,著述者為什麼要用“七十二”這個數字而不用其它數字呢?
解釋這個問題或許要聯繫我國古代的天文、曆法、物候知識,尤其是曆法知識。我國古代有“七十二候”之説,這是我國古代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而形成的最早的歷法。“七十二候”之説源於黃河流域,完整的記載在公元前2 世紀的《逸周書·時訓解》中。它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歲,即一年;一年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只取其整數)。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稱候應。其中植物候應有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等物候現象;動物候應有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等物候現象;非生物候應有始凍、解凍、雷始發聲等物候現象。七十二候候應的依次變化,循環往復,反映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情況。著述者用“七十二”這個數字,隱喻七十二候,暗示神農氏在一年三百六十天中,每一天都有“遇毒”的遭遇。
解釋這個問題似乎還要涉及陰陽及《易經》等術數理論。在《易經》等術數理論中,一至九這九個基本數字歸屬為陰、陽兩大類: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為陽數之中的極致,八為陰數之中的極致,而七十二則是兩者相乘之積,也就是陰陽兩個極致生成的結果和極致。按陰陽理論的解釋,“陰陽合和而萬物生”(語見《淮南子·天文訓》),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相生的結果。換一句話説,陰陽相交可以變生萬事萬物達到一個無窮無盡的境界。這就是説,七十二這個數字隱含有無窮多之意。從這個意義上來説,著述者用“七十二”這個數字,乃是誇張之詞,目的還在於彰顯傳説主人公首創醫藥的艱辛。
事實上,“七十二”這個數字應該不止上述兩個來源,限於我的知識,無法作進一步的説明。這是十分遺憾的事情。
鄭樵在轉述這個傳説時説先民們在口嘗百草的過程中“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又説“神農嘗百藥之時,一日百死百生”,其中的“七十”、“百”應該是“日遇七十二毒”的變通説法,其意義是一樣的。
其四、“周天之數”與神農嘗百草的傳説
在鄭樵的轉述中出現了“周天之數”,什麼是 “周天之數”?“周天之數”是多少?這兩個問題涉及到了我國古代的天文學知識。“周天”一詞源於天文周天説,它是古代天文學上的術語,是觀測者眼睛所看到天體上的大圓周。在這個大圓周上,我們的肉眼能看到太陽繞地球運行一週,它的週期是一個迴歸年,即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太陽在這個圓周上一共運行了約三百六十五度一十五秒,所以,《淮南子·天文訓》説:“(五星)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歲。”這大圓周又稱為大圜,也就是黃道。黃道對應的度數為三百六十五度一十五秒,對應的日期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取其整數就是三百六十五度、三百六十五天。再取其整數,就是三百六十度、三百六十天了。
鄭樵引用傳説,説神農嘗百草“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應周天之數”, 《神農本草經》載藥365種,兩者都有一個暗示: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一個周天共三百六十五天,對應在神農氏嘗百草這件事情上,就是神農氏最後發現了三百六十五藥物。為什麼是這個數而不是其它數呢?因為在古人的意識中,人事與天體是彼此對應交相感應的,我們必須順應天意而行事,這就是我國古代盛行的“天人合一”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
其五、“蜡祭”與神農嘗百草的傳説
“蜡祭”之“蠟”讀音為zhà。蜡祭,是我國古代一年一度的年終大祭萬物儀式。《禮記·郊特牲》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和聚萬物而索饗之也。”鄭玄註釋説:“所祭有八神也。”這八神就是先嗇、司嗇、農、郵表、貓虎、坊、水庸、昆蟲,都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神靈。這就是説,蜡祭乃是祭祀農神,含有酬謝農神的恩惠並祈願來年豐收之意。據説,蜡祭用的祭品是糧食。陸德明在解釋蜡祭時説:“(蜡祭之名)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蠟,秦曰蠟。”換一句話説,蜡祭這種祭祀儀式至少起源於夏朝,到秦漢時代則改名為“臘祭”,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臘八。現在,我們還能看到臘八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由多種糧食及幹水果熬製而成,這是古代蜡祭祭俗僅存的影子。
司馬貞、袁了氏將蜡祭與嘗百草而始創醫藥並列,顯示轉述者已經將傳説時代的神農氏開創農業和醫藥之功整合在一起,神農氏、炎帝的傳説已經成熟和定型。
三、“荼”與“茶”給我們留下了懸念
“荼”是什麼?這是在神農嘗百草的傳説時應該一問的問題。要弄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閲讀下列兩段資料:
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記》中寫道:“‘茶’之始,其字為‘荼’。如《春秋》書‘齋荼’,《漢書》書‘荼陵’之類,陸(德明)、顏(師古)諸人雖已轉入‘茶’音,而未敢輒易字文也。……惟自陸羽《茶經》、盧仝《茶歌》、趙贊《茶禁》以後,則遂易‘荼’為‘茶’,其字為艸、為入、為木,而謂‘荼’為芽秀,為苦菜,終無有命為‘荼’者矣。”
顧炎武在《唐韻正》(卷四)中説:“荼,宅家切,古音塗。按:‘荼荈’之‘荼’與‘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時未分麻韻,‘荼荈’字亦只讀為‘徒’。漢魏以下乃音宅加反,而‘加’字音居何反,猶在歌戈韻,梁以後始有今字。又妄減一畫為‘茶’字……則此字變於中唐以下也。”
上述子告訴我們:“荼”和“茶”是古今字,或者説“荼”是“茶”的本字,從中唐陸羽、盧仝、趙贊以後,兩者的音、形、義才正式分開,“荼”專指一種學名叫遊冬的苦菜,茶則專指飲茶之茶、油茶之茶。
事情應該還沒有完,因為在《神農本草經》裏面,苦菜和茶都是藥物。我們不妨再來讀一讀《神農本草經》裏關於苦菜和茶的主治、功效記載:
清代孫星衍、孫馮翼輯本的記載如下:
《本草·菜部》(上品):“苦菜 ?味苦寒。主五臟邪氣,厭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卧,輕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選。生川穀。”
名醫曰:“一名遊冬。生益州川穀山凌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採,陰乾。”
案説文雲:荼,苦菜也。廣雅雲:遊冬,苦菜也。爾雅雲:荼,苦菜,又檟,苦荼。郭璞雲: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陶弘景雲: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兼其止,生益州,唐本注駁之非矣,選與荈,音相近。
《茶經·七之事》引《神農本草經》得記載如下:
《本草·木部》:“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採之苦,主下氣消食。《注》雲:‘春採之。’”《本草·菜部》:“苦菜,一名荼,一名選,一名遊冬。生益州川穀山凌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採亁。《注》雲:‘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詩》雲:‘誰謂荼苦?’又云:‘堇荼如飴’皆苦菜也。陶謂之苦茶,木類,非菜流。茗,春採謂之苦搽。途遐反。”
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前者為現存流傳較廣的版本,從其原文和註解文字來看,著述者事實上是把“荼”、“茶”並列在一起來記載的。後者不知源自哪一種版本,它將“荼”、“茶”分開來記載,但是,註解文字卻又將兩者視為一物的暗示。但是,無論哪一種版本的記載都沒有明言茶有解毒的功能,倒是在記載苦菜——荼——時,説它“主五臟邪氣”,有類似解毒的功能。
這就給我們留下了一段文字公案了:“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個“荼”是什麼?是苦菜嗎?是茶嗎?有論者認為這裏的“荼”指的是茶。如果“荼”指的就是茶的話,所謂的“得荼而解之”可能只有一種解釋:在食物極端匱乏的遠古時期,茶葉最初是作為食物來使用的。人們在又累又餓的時候,捋一把茶葉,一番生吞猛嚼之後,不但不餓了,而且還感覺神清氣爽,精神為之一振:茶葉果腹提神的作用為人解除了飢餓睏乏——“得荼而解之”,指的似乎應該是這個意義,而並非分解、消除毒素,拯救中毒病人這個藥用功效。
四、鄭樵的轉述説明了什麼
現在我們來討論神農嘗百草傳説的真實性是一件意義不大的事情,因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中醫藥的發現和創建是無數先民共同探索的結果,而非一人一時之功。作為傳説時代的人物,神農氏或炎帝只是這個“先民”羣體中的一部分(也不是一個人或兩個人),將中醫藥的首創之功歸屬於神農氏或者炎帝,這只是加入了神話的傳説,並非信史。
鄭樵的轉述是最有意思的。他是一位嚴肅認真的歷史學家,他主張採納信史以為史。為此,他反對兩種記述歷史的寫法:用陰陽五行和災祥之説來解釋自然現象及其相關史實,用任意褒貶的方式書寫歷史及歷史人物,認為這樣的歷史是“妖史”、“妄史”,是“欺天之學”、“欺人之學”。但是,他的信史觀並不徹底,出於宣揚名教和教化的目的,他並沒有完全按寫信史的要求和方式來寫《通志》,在這本書裏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極內容。細讀他關於神農嘗百草傳説的轉述我們就能發現和體會到這個特點:“民有疾病未知藥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熱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義,皆口嘗而身試之,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這是信史,他告訴我們中醫藥的發明乃是無數先民出於治病療疾的現實要求,經過不斷地嘗試、積累、總結、提高而形成的。“或雲神農嘗百藥之時,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應周天之數。後世承傳為書,謂之《神農本草》。又作方書以救時疾。”這是對傳説的如實的轉述:社會上有這樣的傳説,雖然知道它並不可信可靠,但涉及到了作為三皇之一的神農氏的功績,所以還是記下來。雖然如實記下這個傳説,但終究並不是自己認可的“信史”,所以,特地來個“或雲”——神農氏嘗百草而始創醫藥的説法不是我的一家之言,乃是別人如是説的,我只是怎麼説就怎麼記,如此而已。這個“或雲”頗有點作聲明而自辯的意味。
五、對神農嘗百草傳説的兩點猜測
其一、“七十二”這個數字的出現,暗示神農嘗百草這個傳説最初的敍述人在表述思路、論述方式上取法陰陽五行理及術數理論的自覺,由此或許可以揭示這個傳説產生或形成的時間線索。
對於中國人來説,七十二這個數字的產生及其寓意至今仍然是一個謎。聞一多先生曾經專門做過考證,認為這個數字是一年總日期的五等分之一,是據五行思想演化而來的一種術語,因此,它的流行年份即是五行思想發展的年份。這種説法大概來源於《淮南子·天文訓》,或者説《淮南子·天文訓》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完整的表述了這種意見。有心者不妨到《淮南子》中去瀏覽原文。
我們不妨假設這就是“七十二”的來歷。它至少揭示下列事實:古人在創造這個數字時,首先借助了天文學方面的成就,即發現了迴歸年的時間及黃道的度數。然後,將天文學方面的成就與五行理論整合在一起,解釋物候現象,即以五行的循環相生解釋一年四季及其相關的物候現象的循環往復、週而復始。最後,把這種解釋及其思路衍射到其它領域和理論範疇,主要是術數理論。當這種解釋及其思路衍射到神話領域,或者文學領域時,便產生了諸如神農嘗百草之類的作品。關於這一點,我在前面解釋七十二的來歷時已做過解釋(當然,限於我的水平,這樣的解釋未必恰當),這裏不再重複。實際上這就是用五行理論解釋自然和社會現象,是五行理論的利用問題。
由此,我們不妨再推測一下:先有天文方面的成就和五行理論,再有兩者的整合,再有五行理論的運用。從這個意義上説,七十二這個數字的產生乃是五行理論發展的結果。
在解釋敍述者言神農氏嘗百草而日遇七十二毒時,我傾向於認為這個七十二是取法七十二候迴環現象的結果,因為敍述者的目的不單在宣揚中毒的字數之多,更在於暗示在嘗百草的過程中,主人公每一天每一時都有中毒事件的發生,這才見其始創醫藥的艱辛。惟其如此,始創醫藥才“厥功甚偉”。由此,我認為這個傳説中的“七十二”還應該是七十二候迴環推理論產生髮展的結果。
説到這裏,我們不妨還推測一下:“七十二”這個數字的產生是五行理論和七十二候迴環推理論產生髮展的結果,將其運用於敍述神農嘗百草的傳説,則有三者同時而生的一致性,雖然後者應該略晚於前兩者。由此,我們有理由推斷,神農嘗百草的傳説與五行理論、七十二候迴環推理論的產生、發展在時間上有吻合之處。五行之説最早出現在《尚書·洪範》中,五行理論形成於春秋時期,流行於戰國時期。據考證,《尚書·洪範》成文於西周時期。七十二候循環推最早記錄在《逸周書·時訓解》中,據考證,這也是西周時期的作品。這樣,我們可以推測:戰國時期,可能就是神農嘗百草傳説最早的定型時期。
其二、“七十二”、“七十”、“十二”三個數字與“蜡祭”、“三百六十”、“周天之數”的出現,顯示出神農嘗百草的傳説與我國古代人民在天文、曆法、物候知識及相關理論體系的探索、積累、形成、發展,在時間上同步發展,在相關知識和學科領域之間互相借鑑、融合,表現為轉述者往往會在這個傳説的雛形或初始版本的基礎上,適時結合一定時期的天文、曆法、物候知識,對這個傳説進行再加工。在這樣的加工之中隱約可見傳説產生的地域線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神農嘗百草的轉述材料是在這個傳説的初始記載基礎上的再加工,目的在於將其引入神話領域而使人物、事件披上濃厚的神話色彩,從而為這個傳説的“真實性”尋找一定的合理解釋。我們認為,轉述者借用上述理論和知識來轉述神農嘗百草這個傳説,這既是一種自覺行為,又是出於對傳説再加工的實際需要。從另一個方面來説,轉述者的這種自覺行為又為我們考察神農嘗百草這個傳説的產生地域提供了一定的線索。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我國南方地區開發晚,文化發展相對落後,影響相對較小,而我國北方地區則與此相反,因而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以儒家學説為代表的主流傳統文化的發源地。考察陰陽五行理論、術數理論、天人合一觀念,以及以周天説、七十二候迴環推為代表的天文、曆法、物候理論和知識,還有蜡祭等禮儀禮俗,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是最先發源於文化相對先進的北方地區的。這裏面以七十二候循環推尤為突出:它所列舉的物候現象最初只與北方地區的黃河流域完全相應而與南方地區的物候現象不符,所以,後代有人不斷加以修改完善以使之有廣泛的代表性。我們現在看到的七十二候循環推,其內容各不相同,主要原因也就在這裏。神農嘗百草的傳説為什麼要借用“七十二”這個數字?這説明了什麼?我個人認為只有一種解釋:這個傳説最初的發源地是在北方的黃河流域,而不是南方地區,因此,敍述者要用北方地區現時的科學知識和話語方式來敍述這個傳説。
有人一定會以傳説中的“荼”來質疑這種推測:唐代以前的古籍中,“荼”一指苦菜,二指茶,兩者都是南方植物。從物證方面來説,神農嘗百草的傳説所反映的史實為什麼不可能發生在南方地區呢?這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詰問。但是,如果結合我國的野生茶及產茶區的地理分佈情況來看,這樣的詰問有可能是沒有説服力的。我們不妨假設這個“荼”就是茶。據田野考古證實,我國的野生茶樹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此外還有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現在,我國四大主要產茶區的江北茶區位於黃河中、下游北部,包括河南、陝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等地,這是我國的北部茶區。這就是説,我國野生茶及江北茶區的地理分佈情況並不否認我的上述推測,不僅如此,黃河中游這個區域還與傳説中的神農氏的活動區域在地域上相吻合。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物證”。
順便説一句:有人以神農嘗百草的傳説為依據,斷言炎帝神農氏為中華茶祖、中華茶祖在湖南。我個人覺得這是以混淆神農氏與炎帝的關係為前提的一種假設,這種假設忽視了傳説產生的時間、地域線索。
點一下「在看」分享給更多道友,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