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梅城三期即將開城 美麗城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建德梅城三期即將開城 美麗城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水天一色 朱婷華 攝

給我千日,還你千年。攢了1800多年的故事,建德梅城這場醖釀已久的“大戲”,正式粉墨登場了。

腳手架早已卸去,古城內遊客如織,曾經的“大工地”向4A級景區邁進;居家是現代生活,出門則能古城牆上賞明月,居民與遊客共享的“活態古府”成為現實;娛樂休閒項目頻出,民宿如同雨後春筍,古城文旅資源有了轉化路徑……

千日的打磨,起跑於2018年10月。彼時,站上了浙江美麗城鎮建設“風口”的建德市梅城鎮,全面打響梅城美麗城鎮建設大會戰。

如今,古府歸來,第三期新梅城即將開城,伴隨而來的是古城全面復興,開啓宋韻文化傳承地的新徵程。

蝶變

一年一期新梅城

忙碌,是梅城人這3年的常態。

幾乎是從下定決心要讓古府歸來起,梅城鎮黨委、政府的所有人都默認了一句話:與時間賽跑!

白天在工地上奔波,晚上則組織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確保每一項工作定人、定期,努力圓滿完成一個個細化目標。建設最緊張的時候,週末幾近無休,全員駐紮在梅城。

也有更多的梅城人帶着憧憬和自信,熱切地參與到城鎮的每一個改變中。

已過耳順之年的祝有旦曾從事建築行業30餘年,在梅城改造之初,得知需要行家裏手來參與項目的現場管理及技術指導,就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退休生活,整天忙碌在工地上。

沒有旁觀者,都是參與者。每個梅城人的付出,讓古城的蝶變來得那麼快。每年金秋,都有新一期梅城開門迎客。

環境的改變最為直觀。逼仄、邋遢的棚户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青石板鋪就的清爽街巷;一座座石牌坊豎立其中,“建功立德”4個大字分外醒目;塵封多年的玉帶河重見天日,人們泛舟河上,穿梭小橋流水間。

近年來,梅城鎮推進了34個重大項目建設,建成德文化館、清郵局等8個歷史文化展館,復建範公祠、龍山書院等南宋地標性建築,並建設澄清光廬,發揚清廉文化,每年舉辦“澄清門下道澄清”活動。

數字的提升更顯美麗城鎮建設成果。2019年10月,梅城鎮在完成美麗城鎮一期工程後開門迎客,就成為建德旅遊的一匹“黑馬”,日接待遊客人數超1萬人次;去年,這個數字翻了近6倍,國慶假期接待遊客突破40.31萬人次;而在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五一”小長假期間,梅城鎮依然迎來了20餘萬遊客,旅遊收入突破3000萬元。

梅城人的驕傲、文化的自信,伴隨着梅城的煥新而再次確立。土生土長的梅城人潘春燕愛和老街坊端着個茶杯,在修葺一新的玉帶河旁喝茶:“大家談談説説,都很開心。大家也都喜歡在古街上隨便逛逛,都説老樓、新城造得太美了!”

千年古府底色擦亮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不久前,梅城鎮最早一批因棚改在外過渡的原住民,迎來了他們的新居。新房所在的紫薇苑小區,就在梅城鎮西入城口,上下樓有電梯,小區裏有“口袋公園”,還有專業物業,去老城走路就可以到,不算遠,周邊醫院、文化宮、農貿市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小鎮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由金源昌捲煙廠改造而來的客棧中,年輕媽媽謝女士忙碌着。她從杭州回到故土,成了客棧的前台,不僅是為照顧家庭,更是對自己職業的規劃:“來梅城的遊客越來越多,以後要開一所自己的民宿。”

建德梅城三期即將開城 美麗城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古鎮夜色 方平 攝

復興

在古與新中走出特色路徑

古城既是歷史的記憶,也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浙江建設“文化大省”的重要載體和資源。

千年古城如何才能擁有生命力?這是當腳手架逐漸褪去,古府面貌歸來,梅城人對自己提的第一個問題。

修煉“內功”,在旅遊業態上進行提升,是梅城人最先做出的改變。近年來,嚴州古城核心區符合業態的經營户佔比由25%增長到92.7%,並大力引進酒店民宿、文化創意、康養休閒等項目。“要讓來到梅城的遊客可以逛逛走走,還可以坐下來喝杯茶或咖啡,嘗一嘗當地正宗小吃。”梅城鎮黨委書記龔鑫説。

隨着“五水共治”的推進,連接東西兩湖、穿古城而過的玉帶河,在去年9月一經貫通,就有手划船項目緊跟而上;每逢假期,古城內就會開展“知府巡街”、藝説嚴州、民俗踩街表演、水上表演、夜間小型秀場、老電影展播等活動,連同“嚴滋味”夜宵美食廣場讓遊客趨之若鶩;剛推出就很受歡迎的《宋之韻·藝説嚴州》情景演藝,讓遊客更切身地感受到古城千年底藴。

今年中秋,嚴州古城以“宋韻嚴州,古風梅城”為主題,推出多重南宋韻味體驗,再現燈天燭地的南宋繁華。據瞭解,中秋假期,嚴州古城景區共接待遊客6萬餘人,實現旅遊收入破千萬元。

在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梅城鎮更是推出了13家民宿,一舉破解了節假日嚴州古城內一房難求的困境,真正實現讓遊客留下來、住一晚。

以文興旅、以史興城,文旅產業生態閉環初步形成,梅城鎮獲評浙江省十佳韻味江南小鎮、浙江省詩路旅遊目的地、浙西文旅消費示範點。

不過,文化“惠民”容易,“富民”不易,如何讓古城錨定富民座標,一直保持吸引力?

梅城鎮沒有“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廣發英雄帖,請各路專家來把脈。今年5月,千年古城復興論壇在建德市梅城鎮召開,11個試點古城、18個儲備試點單位以及專家學者齊聚,共探古城復興計劃。

在頂層設計上,重視運營管理;在規劃上,不被城牆框住,更要與自然山水融合;重視內容的植入,不總講老故事,而是更多地面向未來、面向青年,植入新的文化狀態……專家的建議被一一記錄在冊,並落實在梅城鎮點點滴滴的改變中。

成立嚴州古城管委會,在大方向上進行引領,古城運營則將移交給旅投公司,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古城逐步向外拓展,烏龍山等景點也逐步納入到古城開發中來;特色餐廳、漢服體驗、劇本殺等項目陸續開門迎客,更迎合年輕人喜好。

在數字化改革的浪潮中,從美麗城鎮建設走出來的梅城鎮也緊緊抓住屬於自己的機遇,《智在嚴州——千年古城復興試點應用場景建設梅城方案》正式啓動,全面打造和迭代完善千年古城遊客結構在線分析、古建築保護數字化和遊覽資源小程序導引等功能。

“數字賦能,加速推進古城復興。”梅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向陽説:“同時也為嚴州古城後續業態培育、可持續發展服務。”

建德梅城三期即將開城 美麗城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三江鳥瞰 陳若珏 攝

未來

打造宋韻文化傳承地

如今,第三期新梅城即將開城,這一次,來到這座千年古府的人們又將有新發現。

這座古城不再只有正大街、三星街、東大街幾條主路,玉帶河沿岸修舊如舊的房子之間,是曲徑通幽的小路,兩側花香蝶繞。小路盡頭或許藏着一座石拱橋,為這座古城增添幾分江南韻味。

從曲徑一路往東走,便是過去一年梅城鎮傾力打造的朝京門、甕城,半朵梅花狀的城垛從古城牆一路延續至此,又將成為嶄新的打卡點。

“給我千日還你千年的承諾,我們做到了,但並不意味着梅城的建設就此止步了。”站在朝京門外,迎面便是新安江、蘭江、富春江三江交匯的老虎灣,龔鑫説,接下去這道灣口會架起一座由一艘艘小船組成的浮橋,走在古浮橋上,尤如走進歷史之中,在搖搖晃晃中,時光似乎跨越了百年,也將嚴州古城的風景再度往外延伸。

還有更多計劃將從紙面落地。在梅城鎮城鎮規劃辦的牆上,貼着一張瓦肆街區的規劃圖,這是承載着宋韻文化的梅城鎮南宋瓦肆項目,工作人員介紹,一切順利的話,今年年底有望開工建設。

梅城鎮南宋瓦肆項目規劃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設計有南宋文化展示館、戲台、連廊等。建好後,這裏將成為遊客、居民體驗、感受南宋文化的活態展示館。

此外,梅城鎮還在加快推進總府街及府前街北段環境綜合整治、府衙遺址公園建設等項目,加速推動嚴州之心、嚴州時代廣場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全力提升旅遊接待能力。

“我們將加大對宋韻文化的系統性挖掘重塑、嚴州古城品牌培育、三江口文旅融合發展,串聯南宋文化體驗空間,讓千年宋韻在嚴州‘流動’起來、‘傳承’下去,切實打造浙江‘宋韻文化’傳承地。”梅城鎮相關負責人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01 字。

轉載請註明: 建德梅城三期即將開城 美麗城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