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21年度U30榜單。10個行業300位年輕人上榜,郎佳子彧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郎派麪塑藝術的第三代傳承人在時尚藝術、生活方式領域上榜。對此,郎佳子彧在朋友圈寫道:榜單從來不是目標,但能給親友師長多年的偏愛包容支持一些慰藉,他非常開心。期待未來榜單上能出現更多做老手藝的年輕人 。
前不久郎佳子彧的一則“跨越時空的北大同學錄”的視頻走紅,視頻呈現了蔡元培、朱自清、冼星海、鄧稼先、屠呦呦、鍾南山這六位傑出北大校友的麪塑形象,栩栩如生。這使得麪塑這一傳統手藝快速出圈。如今,郎佳子彧又帶來了自己的新作品《新三十六行》,用一個個惟妙惟肖的新興職業麪塑,去記錄、展現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文風貌。
“別人家的小孩”並不是凡爾賽
從小到大,在父母眼中,郎佳子彧就只是一個普通小孩,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但在外人眼裏,郎佳子彧可稱得上“別人家的小孩”。
今年26歲的郎佳子彧,畢業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郎派麪塑藝術的第三代傳承人,除此之外還是一位短視頻創作者,在快手(ID:1443022911)擁有近90萬粉絲。對於自己身上的這些標籤,郎佳子彧覺得這些僅是大家對自己的一個認知,並不是來約束他做哪些事情,重要的還是去做自己。
麪人郎在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的爺爺郎紹安是麪人郎的創始人,冰心曾拜訪過,並寫了一篇作品《“麪人郎”訪問記》。郎紹安1992年去世,郎佳子彧從家人的講述裏瞭解到了關於爺爺的一切。在他家裏,至今還保存着爺爺郎紹安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創作的作品《司馬光砸缸救友》。他的父親郎志春也繼承了麪塑的高超手藝。
在郎佳子彧的捏麪人成長過程中,父親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從三四歲的時候就看我爸做捏麪人,一下能看一兩個小時”。這極大地激發了郎佳子彧對於麪塑的濃厚興趣,之後父親循序漸進、自由不加約束的教學又讓郎佳子彧獲得了捏麪人成功的巨大成就感。而讓郎佳子彧堅持到現在的,是麪塑本身的魅力。這是一種 “生活勝於熱情”的藝術,是一種從普通尋常中衍生出來的特別美。
雖然會被看作是“別人家的小孩”,但郎佳子彧卻並不覺得自己的人生凡爾賽。“如果從年齡這個時間標記點來看,在比較小的時候進度比較快,達成了一些所謂的這種階段性目標。但這些都是自己在這個領域的付出和努力換來的。”正是因為對這個領域的喜歡,郎佳子彧才數年如初,用力奔跑在這條傳承與發展的道路上。
用不放棄的堅軔的力量來做每一件事
沒有哪個人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風順、無憂無慮的。郎佳子彧也不例外。在他十六七歲時,會叛逆、會煩躁。這時麪塑給了這個身處叛逆期的孩子很好的釋放。“我爸很允許我用它做各種各樣的嘗試,讓我用這個作品去表達自己,那個時候自我的存在在這個作品裏面得到了很好的釋放,也獲得了很多成就感”。將一個憑空想像的東西變成現實,將腦海中的情緒設計成一個矛盾,再把這矛盾通過手變成一個物理存在,這種隨意表達自己的感覺給予了他巨大的快樂。但他也表示,作為傳承人不光要讓自己感到快樂,更要讓大家也感受到快樂,這才是真正的傳遞與傳承。
由於生長環境的影響,郎佳子彧在最開始會感覺到孤獨,“除了與我有血緣關係的人,我沒見過別人捏麪人,我不知道自己捏的好壞,也沒有人可以在這個方面跟我去交流,沒有夥伴可以放學一起討論”,這種坐冷板凳的感覺有點打擊郎佳子彧。但郎佳子彧仍然堅持了下來,“在很難的時候不放棄,在沒有人做到的時候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股堅韌的力量支撐着郎佳子彧走到了現在。
身高一米九的郎佳子彧也喜愛籃球,但他沒有成為一個職業籃球運動員。在他看來,籃球只是他的愛好而已,他沒有想過為這個去吃苦、努力,但是對於麪塑,他可以去嘗試、去創作、融入自己個性化的內容。為了更好的傳播它,也願意去學習剪輯、談合作,思考如何將麪塑更好的傳承下去,“我覺得(麪塑)對我來説是比愛好要更高一個等級的存在。”
新時代36行:這是一個時代的特殊印記
麪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麪人,主要以人物為主,是源於山東、山西、北京的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之一。隨着時代變遷,麪塑從最開始的用於祭祀慢慢演變成觀賞的手工藝品。一個完整的麪塑作品從精挑細選麪粉開始,之後將其蒸熟、塗抹蜂蜜和鹽,使其看起來更有張力表面更光澤,然後將心中設想的形象製作出來,最後自然風乾一週左右,等其定型。
對於許多老北京人來説,街頭巷尾賣捏麪人的小攤是童年裏最熟悉的記憶,活靈活現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兔子、小狗、小貓等,都會在麪人師傅手裏像變戲法一樣“蹦”出來。老北京36行是麪塑的典型系列作品之一。“裏面有拉洋車的、磨剪子磨刀、剃頭的、賣糖葫蘆等等”,這些市井現象讓郎佳子彧瞭解到了那個時代的人物風貌,“那我們這個時代現在新興的行業又是些什麼呢”?
帶着這個疑問,郎佳子彧開始了他的創作。“比如網約車司機、脱口秀演員、職業運動員、二次元的coser等,這些都是比較新興的職業,也比較有特色的,我想通過麪塑作品把這些職業記錄下來”,這就是新時代的36行。
“其實每一個行業在自己這個職業環境中,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狀態。我想把這個作為這個系列作品的關注點,也想象着有一天我的孫子或者我的兒子在看這個作品的時候,能感受到過去時代的氣息和現在時代的變化。”用自己的專業能力來記錄這個時代,也是讓麪塑作品能夠常看常新的根本。
短視頻讓非遺未來可期
郎佳子彧本科畢業的時候,他父親告訴他不一定要去捏麪人,“憑你自己的能力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我擔心你靠這個東西很難養活自己”,這一方面是父母對於孩子能有美好生活的拳拳之心,另一方面也是傳統手工藝面臨的困境之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小眾、因為冷門,所以偶爾會孤獨無助。但科技給非遺賦能,讓麪塑變得潮起來、酷起來。
創作內容上融入個人表達,讓麪塑變得潮起來。郎佳子彧不光關注傳統文化,也緊跟時代潮流,向科比致敬的《科比名人堂》、與流行文化相結合的《葛優躺》、表達年輕人心理狀態的《我》等,都是他對作品新的思考。他坦言,自己與父輩、爺爺輩做麪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個人化的東西,“因為我們人變了,所以思想有一些改變,會要求自己的作品裏面有比較強烈的自我表達,或者個體的存在。如果這個作品裏面沒有很多我個人的痕跡的話,有可能我就失敗了。”
短視頻傳播的火速破圈,讓麪塑雲傳承了起來。在快手平台,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快手涵蓋1321項,覆蓋率達96.3%,是當之無愧的“非遺博物館”。人們不僅在快手平台休閒娛樂、學習知識,還能找到共同的興趣圈層,非遺在快手平台不光讓傳統手工藝人的價值得到體現,同樣的也影響到了更多的人。“(我拍快手)對於這個手藝的影響,就類似於在人羣裏,先讓一百個人看到,其中有十個人喜歡,然後再有一兩個人擅長,這樣就解決了傳承問題,如果你有幾十萬或者上百萬粉絲的話,你也可以找到那些對這個東西感興趣有一直學習下去慾望的哪些人“,正是這種互動方式,讓郎佳子彧覺得麪塑有了雲傳承的感覺。
對於當初父親的建議,郎佳子彧特別理解父親,“一方面(父親)覺得這個手藝很好,他是我的師傅,另一方面我又是他兒子,他還是希望我自己能過一個比較好的一生,可能在這樣的抉擇下,他更希望我能走上一條容易過上好生活的路徑。”也正是那個時候,郎佳子彧發現即使父親這麼喜歡這個手藝,但是在面臨去選擇更好的生活抉擇時,父親還是會動搖。這個認知給了他更多的感悟:“如果它能變成一個很有保障的職業,很穩定,有一個更好的創作環境,那問題就全都迎刃而解了”。
在這之後,郎佳子彧把他所有的熱情都放在解決這個問題上。通過更創新的傳播方式吸引更多粉絲瞭解、喜歡麪塑,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手藝人變現的通道。“給別人打個樣。”
對於未來,郎佳子彧“希望麪塑作為一種傳統藝術形式能在中國的現當代藝術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對於自己,他則希望自己能創作出來影響更多人,或者進入藝術史的作品。這不僅僅是郎佳子彧對於麪人郎這門手藝的期待,更是每一個傳統手工藝人對於未來的期待。
編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