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劉永亮

居住地:石景山區首鋼園南側

居住時長:12年

談變化:家門口的“南大荒”變冬奧公園,自己也從“調車員”變成了“製冰師”。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十幾年前的夏天,烈日當頭。首鋼園三高爐旁,20歲出頭的劉永亮把火車車廂一節節連上,火車拉着幾千攝氏度的鐵水去往鋼廠。熔化的鐵水像近在咫尺的太陽,烤得人臉滾燙。

今年9月7日,太陽依舊晴曬,39歲的劉永亮在首鋼園短道速滑館內修整冰面,牆上温度計顯示為11℃。他笑稱,現在這兒屬於避暑的好地方。

十年間,劉永亮周遭的轉變不僅發生在工作上,他家門口原先被叫做北京的“南大荒”,現在成了“鳥語花香、環境優美”的冬奧公園。

從火爐到冰場,是首鋼的產業轉型過程在一個工人身上的投射。時光流轉,整個石景山區也“翻新”了:新建成國家冬訓中心、首鋼滑雪大跳台,建設M11線西段......

這一傳統重工業區正在“華麗轉身”,逐步走向綠色高端城區。

我家門前“南大荒”變冬奧公園

首鋼始建於1919年,是有着百年曆史的鋼鐵廠。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短道速滑館原貌,這裏曾經是首鋼園精煤車間。受訪者供圖

在首鋼生產時期,劉永亮是一名“調車員”,成天和盛放鐵水的魚雷罐車、火車打交道。那時,無論冬夏,他都要穿着隔熱服,防止被可能濺出的鐵水灼傷。“不穿隔熱服,鐵水碰到衣服就着火,穿上後也可能會燙出一個小點。”現在,他成為了一名製冰師,到了夏天依舊要穿着長袖工作,但為的是保暖。

2010年12月19日,首鋼石景山廠區最後一座高爐停產。當年年底,廠區鋼鐵主流程全面停產。

之後,北京的工人可以報名去河北省曹妃甸廠區繼續工作,劉永亮身邊不少同事去了曹妃甸。但當時,他父母身體不太好,孩子年紀尚幼,一番考慮後,劉永亮和一批工友留在了北京首鋼園,看護機器設備。他還記得,那時大夥兒做退料的活兒,料倉裏存放了首鋼生產時期剩下的原料,比如焦炭,這些需要送到外地的鋼廠繼續使用。

劉永亮的工作彷彿也進入到半靜止狀態。他覺得,相比生產鋼鐵時期的忙碌,看護機器的工作清閒不少,也不像以前有被燙傷的風險。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停產前的首鋼石景山廠區。首鋼園供圖

轉折出現在2013年。這一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持續加大對石景山首鋼園區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先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冬奧組委辦公區等項目建設,幫助首鋼園區強化綜合服務功能,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提供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劉永亮接到通知:首鋼園內西十筒倉片區要改造為冬奧組委辦公區。他又開始忙活起來,組織施工,拆除原先儲存煤炭、礦粉的料倉以及設備的鋼結構。

十年間,劉永亮身邊的轉變不僅發生在工作上。現在,他家緊鄰新建成的冬奧公園,窗對面是蓮石湖,景色很美,空氣清新。但原來,冬奧公園那片是北京的“南大荒”,永定河河道乾枯,沒有一滴水,一颳風就揚塵。

首鋼工人磨技藝 製出金字招牌冰

現在,不少冰上運動俱樂部慕名前往首鋼園的“四塊冰”訓練。

2017年,首鋼與國家體育總局簽署《關於備戰2022年冬季奧運會和建設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區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在首鋼園區內建設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

利用精煤車間等工業遺存,首鋼園改造出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冰壺四個訓練場館,用於冬奧賽前國家隊的訓練,這就是俗稱的“四塊冰”。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首鋼園內“四塊冰”之一——短道速滑館。新京報記者 王方傑 攝

“四塊冰”建設初期,劉永亮只負責物業籌備。後來,一份製冰學習報名表遞到了他面前。出於對“製冰”的好奇心,他和工友們報名前往首都體育館學習製冰。這時,劉永亮34歲,正準備踏入一個全新的領域。

2018年,掌握了製冰技術的劉永亮回到首鋼園,開始服務前來訓練的國家體育運動隊。當年6月,花樣滑冰隊第一個進駐首鋼園,新晉製冰師們要在運動員們來之前,提前一個月或半個月把冰面做好。回首過往,劉永亮難掩興奮:“花樣滑冰隊的冰,是我們製成的第一塊冰,非常激動,還買了蛋糕慶祝。”

初期摸索出製冰經驗十分不易。“水在0℃以下結冰”的道理很簡單,不過製作出一塊符合“冬奧標準”的訓練冰很難。

製冰要靠製冰師結合當地氣候、濕度等環境要素,在實踐中一點點摸索、調試。冰的温度,冰面的軟、脆都會影響運動員的動作。剛開始製冰時,劉永亮製出的冰效果不好,他每天都跑去冰場問運動員,今天的冰滑起來怎麼樣?劉永亮把運動員的感受記錄下來,然後每天調整機組温度、水質等。他記得,自己問得最多的是短道速滑運動員。後來,他總結出温度、水酸鹼度、礦物質含量的經驗值,讓運動員能在冰上把速度提起來。

冬奧會期間,劉永亮在首都體育館參與了花樣滑冰與短道速滑賽事的冰面保障工作。冬奧會後,他繼續在首鋼園製作、維護冰面。

過去在工廠,不僅工作環境髒、熱、累,幹久了自身也會融入機械的生產線裏,覺得自己只是一顆龐大機器的螺絲釘。相比而言,在短道速滑館製冰,環境乾淨、安全,每制好一塊冰都有成就感。工作環境從火爐到冰場,劉永亮對工作重新燃起火一般的熱情。

“冬奧標準”冰面、為北京冬奧會服務過的製冰師,成為首鋼園“四塊冰”的招牌。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9月7日下午,劉永亮用修冰車調整冰面邊緣。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攝

百年老廠區變成網紅打卡地

如今提起“首鋼”,人們腦海中被喚起的不再是鋼與火,而是冬奧、冰雪、網紅打卡地。

首鋼自搬遷後,經過近20年的探索,現已成為集商業、科技、體育、文旅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劉永亮在穿過首鋼園時,也會感嘆園區變化之大:過去四號高爐底下,穿梭的是運送原料的火車。現在鐵軌被拆除,寬闊的馬路上,行駛的是試運行的無人駕駛汽車,“幹了幾十年的退休員工來了,都説已經不認識路了。”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首鋼園內道路上車輛往來通行。新京報記者 王方傑 攝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落幕後,首鋼園正式進入“後冬奧時代”。今年4月,首鋼園北區全面開放後,吸引了許多遊客。首鋼園也在進一步完善停車、餐飲、購物等商業商務配套設施。6月18日,首鋼園·六工匯購物廣場正式進入對外營業階段,成為周邊居民休閒消費的新去處。

暑假期間,首鋼滑雪大跳台出發區恢復對外開放,成為網紅打卡地。保留了工業風的瞭倉沉浸式數字藝術館同樣吸引着不少遊客探館。週末,家長帶着孩子來這裏打卡,也有年輕人通過網上檢索發現這一充滿賽博朋克氣息的數字藝術館。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大跳台原址。首鋼園供圖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大跳台。首鋼園供圖

每當路過曾經熟悉的工業遺蹟,劉永亮心中都會升起一股反差感:能夠熔化鐵礦石的三高爐降温了,一樓開了書店,人們可以在此休憩;新建起的滑雪大跳台像“水晶鞋”,成為地標性建築;六工彙總是人來人往……昔日鋼鐵廠的爐火,變為了如今的人間煙火。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首鋼園三高爐,原先用於將鐵礦石、鐵礦粉熔化成鐵水,現已成為眾多品牌的全球首發平台,登上其40米平台可俯瞰園區景色。新京報記者 王方傑 攝

傳統重工業區轉型綠色高端城區

首鋼園利用工業遺存改造的各類功能性場所,已成為不少企業理想的投資興業目的地。

“體育”“科技”是首鋼園產業發展的兩個重點。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副部長吳鑫曾表示,首鋼有五個科技冬奧的項目和十個智慧園區的項目,包括滑雪大跳台的可變賽道設計、無人車駕駛等多個主題。這15個項目給首鋼園帶來了前沿的科技要素。此後,首鋼園開始招商,吸引外部企業入駐,為企業提供進行科技應用場景建設的空間。

以首鋼園為縮影,石景山區不斷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從傳統重工業區走向綠色高端城區。這也符合北京近年來“減量+提質”的發展思路。

正如石景山區委書記常衞在論壇中所説,石景山區正處於融入首都發展新格局的戰略機遇期、轉型發展的攻堅期和城市復興的關鍵期,將緊抓後冬奧寶貴機遇和新首鋼復興牽引帶動,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發展戰略,全力打造“一起向未來”的城市復興新地標,高水平建設首都西大門。

石景山區《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也顯示,過去五年,石景山區高精尖產業增長迅速,第三產業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石景山區成為國家級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不僅經濟發展得力,近年來,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都有共識:天更藍了、水更綠了,城市面貌更新了。細數原因,石景山持續改造老舊小區、棚户區,數萬户羣眾生活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完成造林綠化3622畝,新建改造20座城市公園。打開地圖搜索,可以輕易找到能提供綠色慢跑環境的公園。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停產前的首鋼園三高爐。首鋼園供圖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首鋼園三高爐。首鋼園供圖

轉型發展是為了向更好的方向前進。過去十多年,從石景山、首鋼,再落到以劉永亮為代表的個人,都經歷着轉型發展帶來的挑戰,其間的摸索、收穫,有着相似的路徑。

劉永亮在首鋼工作了22年,做製冰工作4年多。34歲這年抓住機遇,從調車員到參與冬奧的製冰師,他認為自己收穫了不錯的成果。

十多年前,首鋼工人們往精煤車間裏運送成噸的煤炭。現在,精煤車間改造為乾淨、明亮的短道速滑館。“這個柱子就是之前精煤車間的承重柱,上面還能看到煤印。”劉永亮摸着粗糙的水泥柱身,身後是一塊白瑩瑩的冰面,他站在中間,像是連通了這個車間的兩個時代。

劉永亮今年要制的最後一塊冰,已經制了8天。剛做好冰的下午,一批小運動員前來“試冰”,劉永亮向他們講述了製冰的大致過程:先在水泥地面上凍底冰,凍上後噴白色冰漆,然後噴十遍霧狀水封冰;畫起終點線和賽道點,噴七遍到八遍霧狀水封冰;澆水增厚,達到2.5釐米的厚度後用水管澆一遍60℃的熱水找平,再用冰車裝上60℃的熱水在冰面一遍一遍澆熱水,最後達到約3.2釐米的厚度;冰面制完後,再次用冰車整場掃冰找平。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9月7日下午,一批小運動員在剛制好的新冰上滑冰。受訪者供圖

“小朋友們説,這塊冰就像夾心餅乾,一層餅乾、一層奶油,表面冰是最上層的餅乾。”劉永亮説着,語氣裏帶着笑意,他轉頭望着冰場上自由靈動的小朋友,眼中是和他們一樣對未來的憧憬。

記者│王景曦 趙亞楠 劉婧瑜 王巍 王方傑

編輯│樊一婧 劉夢婕

校對│劉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37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家門前|百年鋼廠轉身:“南大荒”變成公園 調車員改行製冰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