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紫關鎮,是河南省淅川縣下轄的一個鎮,全鎮總面積164平方公里。該地一腳踏三省,即位於豫、陝、鄂交界處。荊紫關鎮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荊紫關鎮形成於唐代,興盛於明清時期,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成語“朝秦暮楚”便源自荊紫關。
紫荊關鎮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藴,但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古鎮,卻鮮有遊人。
在唐朝時,唐朝政府只得通過丹江航運來轉運江淮至關中地區的貨物,丹江航運逐漸繁榮,位於丹江流域的荊紫關鎮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了著名的商業古鎮。
明清時期的荊紫關鎮“康街數里,巨室千家,碼頭上百艇接桅,千蹄接踵”,周邊七省的商賈雲集於此,並形成三大公司、八大幫會、十三家騾馬店、二十四家大商會的繁榮景象。當時被稱之為“小上海”。
但民國時期一場暴雨過後,一夜之間荊紫關集市變為白沙之洲,除洪水衝淹外,大量毀林開荒,使丹江河岸嚴重坍陷,致使河牀淤塞,航道不通,荊紫關鎮隨之百業凋零。
雖然政府對於紫荊關鎮非常重視,先後賜予其“中洲名鎮”“河南省重點鎮”“全國曆史文化名鎮”的生蠔,但該鎮的旅遊業一直未見起色。
古鎮有一條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規模宏偉的明清古街。這條南北走向的沿河小街,全長約5裏,現存明清時代的建築700餘間,大多保存完好。堪稱一座集我國明清民間建築藝術精華的古建築博物館。
“
三省客棧”!據説這個客棧坐落在豫、陝、鄂三省的交界處,在當地也算一個較有名的旅遊景點。
因地跨三省,三個省都在此鎮設立了基層辦事處,據權威人士言,中國版圖三省交界之地共有40餘處,而獨有此地三省均設有基層政府。這讓外人很難判斷這裏的居民到底屬於哪一個省。
據當地居民所説,古鎮幾十年前也曾有過一段繁華的時光,但最近幾年不知道為何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少,他們的生活水平也慢慢變差。有網絡媒體做過調查,古鎮裏幾乎所有居民都希望貴族古鎮在此開發繁榮,重現明清時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