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在這人世間,對我們最重要的三樣東西是:食物、水以及愛,它們缺一不可,是滋養我們生存下來的“土壤”。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而在以上三樣東西中,前兩者負責餵飽我們的身體,後者則是哺育我們的靈魂,它對人的影響往往更深層次更長遠。一旦缺乏,往往會伴隨我們一生,難以被治癒。
缺愛的小孩,常有以下特徵1、敏感多疑,難以接近
愛和安全感是一對如影隨形的好兄弟,如果一個孩子缺愛,安全感往往也會缺失。所以她們會敏感又多疑,表面上無所謂,背後又設下很多界限,要你去猜,一旦發現對方沒有猜到自己心中所想,便會生悶氣。
而且這類小孩,往往善於壓抑自己的慾望,看着隨和,實際上挺執拗,難以聽進去別人的意見,明明有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卻又過於堅持自我,又不願意拉下臉面,總覺得自己開口就會被對方嫌棄。
它會帶來一個負面影響就是——人際關係差!
敏感並非壞事,可如果超出界限,往往就會令對方感到負擔,因為別人要時時刻刻照顧你的情緒,相處久了很容易累!
尤其是在如今這個快餐社會,人人都戴上了盔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發展迅速,如果意識到對方不合自己的心意,往往就會選擇直接撤退。
2、經常自我感動
就像一個被餓過頭的人,突然見到食物會兩眼發光一樣。缺愛的小孩,只要接受別人的一點善意,就會被打動。
也許在別人看來,愛是一種很正常的東西,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別人對我的好,對我的關愛。可缺愛的孩子,卻認為愛是“奢侈品”,只要接受一點點就會手足無措,甚至會在腦海中編上一部史詩大戲,感動自己。
正是因為這個想法,導致他們長大後在情感中容易處於“劣勢”,如果遇上良緣,倒能順利度過,最怕招惹上“爛桃花”,很容易成為對方掌控的對象,因為對方只需要付出一點點的小成本,他們就會被感動,死心塌地跟着對方。
3、成討好型人格
從小沒被好好愛過的人,往往會希望通過對別人的關愛來提升自我價值,這類小孩多是“低自尊人格”,習慣性討好別人,看別人的眼色生活。
如果發現對方似乎不太高興,就會敏感地認為:是不是自己哪裏沒有做好,下次我要做得更好讓他高興才行!
在他們的世界中,主角永遠是別人,其次才是自我。如果不及時得到正確的引導,往往容易過得很累,一輩子都在為別人着想。
瞭解完孩子缺愛的表現,我們再來談談為何孩子會缺愛。專家分析:多半是童年時期埋下的禍根。
不幸的童年,要花一生來治癒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説過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由此足以愧疚,一個幸福的童年,對孩子們來説有多重要。就連心理學上也揭示:人成年後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童年經歷的重複,孩子童年時的生長環境,塑造了她性格的底色。
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缺愛,多半是因為童年時有一些不愉快的經歷!
1、孩子“依戀時期”,父母沒給足陪伴
孩子3歲以內,是安全感和依戀關係建立的關鍵時間節點,在這個階段,他們需要父母足夠的關心和陪伴,但很多家庭,可能是因為家庭經濟狀況,或者是其他現實因素,無法經常陪在孩子身邊,更不談跟他們有親密的互動。
這就容易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逼迫自己提前長大,不敢跟父母提要求,不敢對着他們撒嬌。
注意:越是留守兒童,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我們誇他們聽話懂事,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獨立自強,但對他們而言,並非是件好事,背後犧牲了很多。
然而,如果不是迫於生計,為了賺取碎銀幾兩,誰又願意顛沛流離,離開家人。
2、孩子沒有完整的“家庭成長環境”
都説孩子是家庭的照妖鏡,你能從他們的身上,看到家人平時相處的模式。
確實,即使是一個健全的家庭,即使父母沒有離婚,可如果經常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冷戰,互相傷害,這些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
久而久之,他們會對親密關係有所保持,不敢輕易付出,不敢隨便愛人,更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愛。
父母應該如何做?1、積極表達自己的愛
很多中國父母有個通病就是——不會表達愛,他們封閉表達的慾望,當孩子興致勃勃地向她表達自己的感受,你的回饋卻很平淡,久而久之,也會導致孩子們失去表達的樂趣。
而一個有愛的家庭,父母往往經常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並且懂得積極回應孩子,那麼就會給小朋友們安全感,讓他們確信自己是被愛着的,未來也會更加自信地面對人生的坎坷和波折。
2、父母做好榜樣
其實孩子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最初都是通過學習父母而來的,如果父母之間彼此相愛,互相鼓勵扶持,對朋友友善,那麼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會懂得如何關愛朋友、愛護伴侶,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