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雪——借冬奧東風的新生意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吳懟懟(ID:esnql520),作者:銀瀑布,監製:吳懟懟,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當冬奧選手在雪場中馳騁,或疾馳滑下人造雪坡,或飛速旋轉於冰面之上,美妙的盛會在帶來運動的激情時,也將不少人的目光都投向運動員們腳下的冰雪——都是生意。
事實上,在「三億人上冰雪」這個已達成的目標之下,不少人對這個新風口虎視眈眈。
01 機器開啓為了逃離春節過後仍然盡顯濕冷頹勢的上海,Ricky在正月初五哆哆嗦嗦迎完財神就於翌日火速購買了一張飛往吉林白山市的機票。
這不是Ricky第一次去往長白山滑雪場,所以自然輕車熟路。到達住宿酒店時,白山市撫松縣的室外温度為零下14度,天氣晴朗。
雪場裏最重要的是「雪」,但和天然雪場不同的是,這裏的雪道早已準備就緒了——雪場在去年10月底就開始造雪。
當雲中冰核上的一個微小冰晶落在空氣中時,幸運的話,它會慢慢地在下落的過程中長成一片具有幾何之美的雪花。這是自然饋贈的美妙,以至於雪可以衍變出千萬種形態。
比如新疆阿勒泰的「砂糖雪」和北海道二世谷的「Japow」(即Japan Powder),二者的濕度和雪温都不同,但它們都是雪質極為細膩的「粉雪」。這種鬆軟的細雪含水量少於普通的雪,所以能夠形成柔軟的觸感,人在其中滑行時會有一種懸空而上的漂浮感。
而對於自然條件沒那麼優越的雪場經營和滑雪賽事來説,天然雪的儲備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人工造雪主要依靠「雪炮」,也就是造雪機。它利用高壓空氣將水流打碎成細密的霧狀噴出,利用氣温驟冷凝結形成雪粒。
而造雪機的基本原理就是模擬自然雪的形成,所以人工造雪會和自然降雪一樣受到氣候環境的影響。根據《造雪氣候條件指南》,濕球温度和濕度越低,就越適合造雪。
來源:柴知道
國際雪聯文件《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場地設計要求》指出,滑雪障礙追逐賽道需保證約71500立方米雪量,當這一數字加上融化係數後,將達到107200立方米。即使是面積較小的大跳台賽道,也需維持至少11000立方米雪量。在往屆的温哥華、索契以及平昌等地舉行的冬奧會都大量採用了人造雪;在平昌奧運會,人造雪用量佔到了總使用雪量的90%。據官方數據,本屆北京冬奧會80%—90%的比賽場地用雪也都採用人造雪。
造雪技術的應用的現實意義更在於雪場的經營。根據《2020年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國內正常營業的770座雪場裏有9191台造雪機,相當於每座滑雪場裏至少有11台。而中國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測試賽造雪量為26萬立方米,就動用了117台造雪機和19台壓雪車。
各路玩家早已上路。做室內模擬滑雪的雪樂山、SNOW51,內容社交平台奧雪文化、滑唄、GOSKI等創業公司均已在近幾年獲得數千萬元融資。
02 冬奧借東風在造雪機領域,國產玩家仍然還沒有拔得頭籌——國內雪場大部分使用的還是進口造雪機。
但趁着冬奧的東風,張家口市高新區聚集起來了一批冰雪裝備製造商。Sufag造雪機、意大利天冰、清投智能滑雪模擬器等10個項目落地投產。
崇禮萬龍滑雪場在2015年訂購了120台Sufag蘇法格造雪機,緊接着又在2017年加購了125台。其中國總代理「北京雪伊蘭公司」還在當年的官方號裏發了一篇名為《Sufag蘇法格造雪機獲萬龍125台新訂單》的推文——幾十萬一台的機器,是得吆喝一回。
Sufag隸屬於法國MND集團,MND主營索道(LST)、人工造雪(Sufag)、安全設施(MBS,TAS)和户外娛樂設施(Techfun),是一家以山區項目開發為主導的產業集團。
來源:MND
MND集團生長在阿爾卑斯山脈,在歐洲是一尊盤根錯節的老樹了。其著名的客户有法國寸雪寸金的燒錢滑雪場「高雪維爾」、和也曾舉辦過冬奧會的小鎮「霞慕尼」等等。
可以回顧一下這條時間線:
2014年MND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15年07月31日,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
2017年2月MND與張煤集團合資成立安美地(張家口)山地發展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河北旅遊投資公司向MND及其中國合作伙伴北京雪伊蘭公司訂購了一套完整的自動化造雪解決方案,包括120台雪炮和3個泵房,項目總價值達到了800萬歐元。
所以國內冰雪運動這幾年的持續增長與劇變,是在7年前申奧提出的「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之下逐步穩紮穩打過來的。
03 造雪的人「人造雪」雖有其名,但其實它也由大量的水、空氣和凌晨寒冷的温度組成。
如果Ricky早一點出門,就能看到在雪場的半山腰上,幾十台造雪機朝着天空不斷地噴射着雪花。
在雪場還未正式開業之前的一週,造雪機得24小時待命——為了看守造雪機,造雪人員也實行日夜12小時輪班制。上文提到,造雪對氣温有着高要求。
舉個例子,如果早上的最高温度達到3度,就得停止造雪。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需要根據風向和濕度,隨時調整造雪機打雪的高度和角度。當雪炮噴出第一槍雪花,工作人員就能通過觸摸立刻分辨出雪的濕度和粘度。
造雪這門新興的技術活也飽含着艱辛,全天候的工作意味着吃喝拉撒也得在山上,食物就算坐着纜車上了山頂,還是抵禦不了零下十幾度被凍結的命運。從某種角度來看,雪場和迪士尼樂園具有相似點:在限定的時間裏把快樂最大化。
雪場以這種速度造雪以此來抓緊時間開業是有跡可循的。因為製造冰雪對於雪場來説是至關重要的:一家室外雪場從11月中下旬開始營業,到來年3月底就暫停開放了。
想象一下,一家企業一年只開張三分之一的時間,甚至更短。所以一旦開業,整個雪場的員工就要全力以赴、盡力而為。
拿崇禮的萬龍滑雪場舉例。北京京郊的雪場就算能提前入冬,也基本上在11月底才能開放,而11月初就開門迎客的萬龍就能拔得京津冀地區的頭籌。
這場20來天的空白時間戰能給萬龍帶來不少利潤,就算一名遊客自帶雪板也至少需要消費428元,這還不包括服裝設備的租賃,和在當地飲食住宿消費。
來源:張家口崇禮萬龍度假天堂
這毫無疑問地帶動了相關地區的經濟和就業,而造雪茫茫,關於雪永遠都有新故事。在面對一件全新的作品時,外資冰雪巨頭先發制人,嚐到了甜頭;而後國內品牌如何迸發,只會是時間問題。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