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公園是如何選出來的?還會設立哪些?國家林草局權威回應

日前,我國設立了第一批國家公園,它們分別是: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那麼,國家公園的准入條件和認定標準是怎樣的?10月25日,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的專題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長郝育軍作出詳細介紹。

首批國家公園是如何選出來的?還會設立哪些?國家林草局權威回應

▲國家林草局新聞發佈會現場

首批“國家公園”入選有啥要求?

要符合五個標準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郝育軍在會上介紹,2017年9月、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我國國家公園的准入條件,同時將制定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政策、制度和標準規範。

2020年12月,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支持下,《國家公園設立規範》等5項國家標準正式發佈,為第一批國家公園的正式設立,構建統一規範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提供了重要支撐。

具體來看,第一項標準,是《國家公園設立規範》,該文件首次發佈於2020年12月22日,2021年10月11日修訂發佈,即時實施。該標準規定了國家公園准入條件、認定指標、調查評價、命名規則和設立方案編制等要求,適用於國家公園設立的評價和管理。“國家公園准入條件包括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3個方面,這是國家公園的准入門檻,也是本標準的核心內容。”郝育軍説。

第二個標準,是《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範》,該標準規定了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的定位、原則、程序、目標、內容、生態影響評價和效益分析,明確了現狀調查評價、範圍和分區方法,提出了保護體系、服務體系、社區發展、土地利用協調、管理體系等規劃的主要內容和技術方法,為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的編制、審查、管理和實施評估提供了重要依據。

第三個標準,即為《國家公園監測規範》,該標準規定了國家公園監測的體系構建、內容指標、分析評價等要求,明確了監測程序和方法。依據此標準,可指導國家公園生態系統和自然文化資源的保護、修復、利用與管理活動及成效的監測和評價。

第四個標準,是《國家公園考核評價規範》,該標準規定了國家公園年度考核和階段評價的週期、內容、指標等要求,明確了年度考核和階段評價的程序和方法。依據此標準,可指導國家公園建設管理工作、公共服務及保護管理成效的考核評價,對於規範我國國家公園考核評價工作,提升國家公園保護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第五個標準,是《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規範》,該標準規定了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要由政府主導,依據現有數據資料,遵循依法依規、科學規範和公開透明的原則,組織利益相關者共同對已經劃定的自然保護地邊界進行實地勘察、測繪,簽訂勘界議定書,標定精確的管理邊界線。通過勘界和現地的界線標定,確保自然保護地的外部邊界和內部分區邊界均清楚,相當於明確了管理部門、社區居民及訪客的管理邊界與行為邊界。

哪些區域還會被納入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成熟一個,設立一個

那麼,根據《國家公園設立規範》提出的國家公園准入條件,是否意味着,符合條件的區域都被納入國家公園的行列?

就此,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在會上強調:“國家公園准入條件包括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三個方面。”他解釋稱,“國家代表性”在國家公園遴選中極其重要,不僅強調國家公園應選擇具有中國代表意義的自然生態系統,或中國特有和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的集聚區,且具有全國乃至全球意義的自然景觀和自然文化遺產的區域,還要體現國家公園必須符合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由國家主導設立。

同時,唐小平指出,“生態重要性”也是國家公園最為核心的功能。他指出,其他任何功能都必須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展開,自然生態系統所承載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都必須完整地保存。

此外,唐小平表示,“管理可行性”則是國家公園設立的落腳點,這要求國家公園既要能夠體現國家事權,國家管理、國家立法、國家維護,又應該充分考慮到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條件,具備以較合理的成本實現有效管理的潛力,協調好利益相關者的關係,並提供國民素質教育機會,實現全民共享。

“符合准入條件的區域,還需統籌考慮國家總體佈局,考慮生態保護緊迫性和地方積極性,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履行報批程序,有序推動國家公園設立。”唐小平説。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吳陽 北京報道

編輯 官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5 字。

轉載請註明: 首批國家公園是如何選出來的?還會設立哪些?國家林草局權威回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