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鐘山深藏着一處鎮海的世外桃源……
在鎮海汶溪神鐘山,深藏着一座名為淨圓禪寺的佛寺。坐落其間,但憑青山綠水之自然氣息,忘懷於凡塵俗世之紛擾,身居世外而脱俗。
這座開山於1929年的淨圓禪寺,背靠崇山峻嶺,毗鄰淨湖水泊,香樟成林,四周竹林環繞,風景秀麗。
進入向西南開的大門,就見一條坡道向東延伸,坡道的盡頭是廟宇、僧舍,右邊是一座巍峨的塔,高高的塔尖直刺青天。寺內殿宇軒昂,黃牆黑瓦,庭院深深,梵唄之聲不絕於耳,令人肅然起敬。
而淨圓禪寺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中宗年間的溪隱庵,清光緒七年重修溪隱庵為西方寺,淨圓禪寺的前身便是這汶溪西方寺的放生園。
再往深處走則地勢越高,隨着歲月變遷,淨圓禪寺的牆面已略顯斑駁破落,但仍然氣魄恢弘。鼻尖漸漸染上淡淡的檀香,耳邊隱隱傳來了僧人的誦經聲。
奇妙的韻腳和旋律讓人聽着心生寧靜,明明頭頂上正豔陽高照,卻生不出一絲躁動的情緒來。 此時寺內香客不多,偶爾能碰到幾位僧人不急不緩地走過。
當年的放生園曾經放養着各地善男信女送來的牛、羊、豬和其它家禽。“景號放生依翠微,牛羊茁壯白鵝肥,欣看白鴿饒生趣,屋上翩翩結隊飛。”便是這放生園的真實寫照。
到了1929年,天童寺皓明和尚改放生園為淨圓禪寺,建山門、面壁居,而後又在神鐘山頂建鐘樓,鑄銅鐘於寺內,遂成格局。
據説,每當淨圓禪寺做法事,山頂大鐘響徹方圓幾十裏,迴盪在羣山峻嶺中,渾厚悠遠,其聲能遠播至駱駝橋,警醒昏聵、明心見性,當地人以為是神鍾天降,故改名此山為神鐘山。
淨圓禪寺的梵音流淌千年,跨過山河大海,經歷四季變幻,幾經更迭,不改其梵音。輕輕走進這座千年古剎,仰其神、探其貌,無論是遊人或是信徒都懷着拳拳虔誠之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沿着文種路,傍水而居,村落和佛寺在相互呼應之間,與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含蓄藴藉,展現出和諧、寧靜而又飽含韻味的禪意世界。
懷古溯今,據史志記載,淨圓禪寺的前身溪隱庵還曾主祀春秋時吳國大夫文種。當年文種在文溪歸隱,為越國勵精圖志,助越王滅吳,立不世之功,後遭勾踐猜忌,自刎以表清白,其心境高遠,其志節足以激勵後人。
懷着虔誠的心,走進山門,只見寺內殿宇軒昂、巍峨肅靜。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祖師殿沿着山勢依次而建。青松掩映、綠樹成蔭,行者僧侶各行其道,香煙嫋嫋,梵鍾之聲,令人肅然起敬!
寺院內最引人注目的建築便是這座高聳入雲的萬佛塔了,素黑瓦、明黃牆,七層八面、氣勢宏偉,抬眼望去,萬佛塔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如同佛光四射,令人心生敬畏!
初冬,繁花已謝、草木蒼翠,遠山近嶺疊翠流金、層次分明, 雄偉的廟宇如同銀河倒懸,掩映其間。山、林、禪構築的山水秘境緩緩鋪展開來,纖塵不染……
小隱於野,相較於香山教寺的“喧鬧有時“,淨圓禪寺更讓人覺遠離塵世,讓人體味“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的歸趣。
從寺院往後再走一段,便能看到濃密的竹林。讓人覺於呼吸間似都帶有竹葉清香,宛如一葉輕舟盪漾在翠竹掩映的海中。
親近一下山水、感受一下禪意,這也是調劑生活的一種方式吧!感受寺院那種寂靜空曠、萬物和諧的自然禪境,便是一份不可割捨的深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