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錦∣八桂大地風光旖旎,經緯之間,品味壯錦絢麗熱烈之魅力
自古以來,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廣西就有“八桂大地”之稱,這一帶以丘陵、盆地地貌為主,且境內喀斯特地貌廣佈。由於地處低緯度,並且向南靠近熱帶海洋,而向北接靠南嶺山脈,往西是雲貴高原,沿東是富庶的廣東之地,在氣候特徵上多受海洋、山脈影響,呈現温暖濕潤、雨量充沛、動植物種類繁多的特徵。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造就了風光旖旎的八桂大地。
壯錦
因而,在八桂大地上也就孕育出富饒的文化,加上這一帶又是少數民族——壯族的聚集區,這無疑使當地的文化頗具民族特色。在眾多的優秀文化中,壯錦是八桂大地上一張靚麗的名片,它是壯族人民智慧與勞動的結晶,也是我國四大名錦中唯一由少數民族製作而成的錦類。“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培育一方文化”,壯錦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質遺產,至今仍值得我們去深究。
八桂大地極佳的自然人文條件對壯錦形成、發展的影響
作為壯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壯錦歷來以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而著稱,壯錦所表現出來的濃郁熱烈的情感讓人讚歎不已。究其原因,離不開培育壯錦的這片自然條件優越、人文底藴深厚的八桂大地的土壤。
桂林山水風光
先天自然條件優越,壯錦產生的温牀
從地圖上看,廣西位於中國的西南部,既與內陸接壤,又有瀕臨北部灣海域,往東還接壤廣東這一經濟發達之地。因而在區域位置上來看,八桂大地依山臨海,進可通往內陸,出可面向東南亞地區,地理位置優越。
廣西全境圖,來源谷歌地圖
如果説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壯錦發展的肥沃土壤,那麼温暖濕潤的氣候特徵則是壯錦茁壯發展的催化劑。這一帶地處低緯度地區,橫跨熱帶和亞熱帶,受季風氣候和地形的影響,常年雨量充沛。這種温暖濕潤、多雨的自然條件,有利於植物的生長。據統計,廣西境內的野生植物約8500多種,在全國排第3位,具有極佳的植物資源條件。
“錦”字的各種寫法
熟悉四大名錦的朋友知道,“錦”是中國古代絲織物的最高水平,其中又以南京的雲錦為冠,雲錦有“寸錦寸金”之美譽。由於歷來為上層社會所用,因而從雲錦的原料來看,主體用的是蠶絲,還有金、銀線。
我們再來看看壯錦,壯錦走的是民間路線,這就使得其在原料選擇上不如雲錦那般昂貴嚴格。它主要利用棉、麻線織造而成,用於製作衣裙、巾被、揹包、枱布等,這些都是民間百姓常用的物品。一般而言,棉麻製品的衣物具有結實耐用的特點,在八桂大地山地丘陵間,老百姓身着壯錦衣物、佩戴壯錦飾品無疑更有利於他們的行動、勞作。
壯錦
壯錦的原料棉與麻是非常適合在這種濕潤、光照充足的地方生產,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壯錦在原料選擇上也就“近水樓台先得月”,就有了後續的發展。
後天人文條件深厚,壯錦發展的動力
優越的自然條件是壯錦產生的必要條件,然而僅有這些還不夠,還必須輔以人文類的氣息,這樣織造出來的壯錦才更具有生氣活力。據史料考證,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在八桂大地上就有了紡織,在其後的戰國墓、漢墓中出土的陶紡輪則進一步説明當地的紡織歷史悠久。
壯錦
現代考古認為,壯錦濫觴於漢代,成熟於唐宋,鼎盛於明清,近代以來走向了衰落。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北方民族大量南遷,與南方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歷史時期,這些南遷的漢族不僅帶來了文化還帶來了技藝,八桂大地上壯族原有的紡織技術得到了進步。
在發展鼎盛的時候,壯錦也被列為宮廷貢品。在民間,壯錦不僅是壯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飾品,編織壯錦更是壯族婦女必不可少的"女紅",壯錦是女子出嫁不可缺少的嫁妝。
壯錦織造
據宋代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載:“邕州左、右江蠻,有織白緂,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似中都之線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元代費著的《蜀錦譜》,清代沈日霖的《粵西瑣記》,乾隆年間的《柳州府志》中都出現了關於五彩壯錦的記載。實際上,歷來有不少文人在八桂大地活動過,如有“柳柳州”之稱的柳宗元。關於壯錦的文獻很多,這裏不再列舉。
壯錦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呈現了巨幅《廣西壯錦獻世博》織錦,讓世人一睹壯錦的美麗風采,彰顯了文化軟實力。總體而言,正是有了外在的優越自然條件,加上內在深厚的文化底藴,才編織起濃郁民族特色的五彩壯錦。
指掌之下,品味五彩壯錦的獨特美韻
在四大名錦中,壯錦是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這樣一來,它必定是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如何織造這一獨立魅力的織品呢?自然離不開匠心獨運般的設計,一“絲”不苟的編織,經緯之間方顯精湛工藝。
一“絲”不苟,只為精湛的工藝傾心
壯錦是紡織技術的產物,織造過程的壯錦織機勞苦功高。廣西自古盛產肉桂,在《山海經》中有:“番禺之西,八桂成林”這一説。自唐以後,“八桂”專指廣西。按照地域和織造技術的不同,自然的壯錦織機也分為忻城和賓陽的竹籠機、桂西地區的靖西織機、環江地區的環江織機以及龍州地區的龍州織機。
竹籠壯錦織機
所謂專業道具幹專業的活,在織錦機中最主要的是打緯系統、提花系統和經紗張力系統。用通俗易懂的話理解就是:
紡織過程其實是水平方向的“緯線”與豎直方向的“經線”交織而成,但是如果要在錦上織有圖案,這時就需要用到提花系統,這樣一來三個系統密切配合、靈活變化,編織成圖案豐富、色彩豔麗的壯錦。
這幾種織錦機最主要的區別也在於上述三系統,比如在提花系統上,賓陽織機採用“竹籠式花籠提花技術”,而靖西織機採用“平行式花杆提綜技術”。與其他織錦的區別是,在雲錦的織機成為“花樓機”,在機上機下均有織錦人操作;蜀錦有經錦和緯錦兩大類,而經錦工藝卻是蜀錦所獨有。
壯錦“福”字
文武之道講究的是“一張一弛”,紡織之道則追求的是“一經一緯”。與現代織機的通經通緯交織方式有所不同的是,壯錦的經緯交織是通經斷緯。它指的是織機暫停的狀態下由織錦人完成手工盤織彩緯。浮於織物背面的是不顯花的彩色拋緯,而顯花的彩緯與通經交織後呈現在織物正面,其實這是一種反織法。壯錦的編織是一門枯燥而複雜的工藝,多達十幾道工序,耗時長達4-5天,特別考驗技藝人的耐心與細心,需要有匠人精神,步步為營方能最終大功告成。
這種通經斷緯的織造工藝具有如下優點:織物圖案色彩靈活多變,圖案單元可無限循環,配色不受色數限制,變換色彩自由。最終展現出壯錦絢麗輝煌、繽紛熱烈的藝術效果。
棉麻皆可,編織精美的五彩壯錦
壯錦自產生以來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它不如雲錦那般被皇家欽點專用,也不像蜀錦那般色白相間、烘雲托月的藝術效果。壯錦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和民族文化特色,是四大名錦中最具有地域和人文特色的織錦。它展現出來的圖案嚴謹、紋理錯落有致、用色大膽,充滿了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恰恰與壯族人民樸實、熱情的風格。
壯錦
由於壯錦多用於製作服裝飾邊、巾被面罩、掛包揹帶等,一般來説這類物品均要求結實耐用。深處八桂大地的壯族先民很早就學會了種植棉、麻等作物,並充分利用植物的纖維,織製出葛布,絡布作為衣料。清代屈大均所撰的《廣東新語》記載這種布料的特點:細者宜暑,柔熟者禦寒。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具有這類特點的織物往往經久耐用,深受壯族民眾的喜愛。
蜀錦
這樣一來,以棉、麻為主要的編織原料,輔以少量蠶絲線,結合織錦機和技藝人熟練的技術,經過精心的織造,一副色彩斑斕、濃豔粗獷的壯錦便呈現在眼前。
從中我們可知,壯錦在原料上的選用與其他三大名錦有區別,比如雲錦有“寸錦寸金”之説,原料主要為蠶絲,還有金銀線、孔雀羽毛;蜀錦表現出來的是繁華、配色典雅的風格,在原料上由桑蠶絲並捻後精練、染色而成。再如宋錦,因在宋朝時發展達到鼎盛而得名,當時也是為宮廷所用,因而在選材上也是頗有講究,彰顯古色古香、富麗堂皇的美韻。
宋錦
由於壯錦選材上棉麻皆可,這類材料顯然不如蠶絲細膩柔滑,因此通過手工編織的壯錦和機織壯錦在主觀手感上是有一定差距的。手工壯錦往往在柔軟性和彈性上高於機織壯錦,手感光滑性稍差一些,但都能體現出同樣的厚實感,展現五彩壯錦的特徵。
絢麗熱烈,彰顯濃郁的民族特色
初見壯錦,無論是視覺上的強烈色彩衝擊還是觸覺上的厚實感,都表明壯錦在用色、織造上的與眾不同,彰顯出濃郁的民族特色。
壯錦
在織錦鼎盛的明清時期,官方對織錦色彩就有許多規定和禁令。例如,只有皇帝的袍服才能使用黃色,而官吏“禁用玄、黃、紫等色”,還有官中“禁用玄、黑綠、柳黃、明黃等色”。同樣以雲錦為例,我們看到雲錦多為金銀顏色,就是因為在選材上主要是金銀線,這些都是富貴、喜慶之色,也是皇室專用之顏色。
雲錦
反觀壯錦,則是另一番景象,壯錦走的是“底層親民路線”,它的織造者和受用主體是普通大眾,生產也是家庭式作坊。因此,壯錦的發展並沒有受到那麼多約束,熟練的壯錦藝人在織造的過程中更講究的是“色從心生”,注重個人對色彩的敏感與判斷,需當機立斷一氣呵成。
壯錦飾品
壯錦在選色上的特點,其實也與壯族人的性格特點密切相關,人們一般用“柳”來形容壯族人的柔而韌,又形容如大象一般寬厚朴實、吃苦耐勞,還有如同木棉花一般,絢爛熱情。因此,從壯錦的用色特點上來看,主要為:超越於自然色,主色調濃郁熱烈,在對比色、補色、類比色的運用上靈活自如。
關於壯錦織錦人在配色上口訣心法有以下:“紅配綠,看不俗”,“深地人人愛,淺地也不壞”。這説明壯族人民的色彩觀以鮮明、濃郁為主,通常一副壯錦多以紅、綠、藍為主色,大紅大綠,色彩鮮豔奪目,對比鮮明強烈。主色經常同時出現,並且佔圖案很大的比例和份量,視覺效果強烈。
壯錦
為了避免視覺疲勞,壯錦在主色之外的配色上也有講究,比方説採用寶藍色、枚紅色、乳白色、橙黃色相間的色彩搭配,色彩豐富明豔,但是並無繁雜之感,各種色彩都統一於大紅色的熱烈的背景之上。
綜上可知,壯錦在工藝技巧、織造用料、選色上突出鮮明、濃烈的特徵,它的取色上源於自然又超脱自然,主色、配色完美搭配,既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又能避免審美疲勞。這一用色原則與壯族人民熱情勇敢、柔而韌、樸實耐勞的性格特點吻合。
剪不斷理還亂,壯錦與人們生活千絲萬縷的聯繫
近年來,在眾多的關於壯錦研究的文獻中,談到最多的一個觀點是: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壯錦藝術。也就説傳統的壯錦藝術發展數千年來,我們還能不能發掘出一些新內涵,有一些創新。為此,人們認為壯錦與時代的結合其實就是最好的繼承發展,比如運用到包裝設計上、平面設計、服裝設計、現代傢俱甚至是餐飲空間裝潢等方面。
壯錦飾品
壯錦作為壯族兒女智慧的結晶,已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壯錦元素與文化內涵也在生活的各個領域融會滲透,似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之感。下面謹舉兩例説明。
服裝、包裝設計上,凸顯壯錦豔麗的色彩元素
壯錦由於其生動獨特的圖案造型工藝及色彩鮮明的裝飾手法,是壯族服飾元素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壯錦雖顏色豔麗,圖案生動,但卻受制於當時的製作工藝和原材料。現代紡織工業和石油化工業的發達,豐富了原料的來源,同時還應該考慮到現代人的審美觀。
身着壯錦服飾的壯族人們
比如現代年輕人追求色彩豔麗、圖案花哨,而壯錦多喜重彩,以紅、黃、藍綠為基色,對比鮮明強烈,以紅為背景,充滿強烈、活潑、歡騰的氣氛。兩者一拍即合,既滿足了年輕人的個性追求,又發展宣傳了壯錦。當然,在進行相關設計時,還是需要保留一些明顯的壯錦元素特徵甚至是符號,但這樣以來,也許製作成本會上升。為此,需要尋求新壯錦與實用服裝設計相結合,從而對新壯錦進行強力推廣,使壯錦藝術得以良性循環地傳承和發展下去。
壯錦禮品盒
再如,在包裝設計上,簡單卻又顯眼應該是其遵循的原則,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和精簡的圖案為主,可能呈現的是局部一小部分的壯錦元素特徵。但是對於一些貴重禮品的包裝,以完整的壯錦元素為包裝背景圖案,既傳達出高端典雅的東方美韻,又頗具民族特色情懷。
傢俱、餐飲空間設計上,巧借壯錦多變的紋樣佈局
在現代傢俱市場上,仿明清傢俱樣式的眾多,但如果千篇一律如此,則讓人感覺無新意,易審美疲勞。如果將傢俱上的花紋圖案雕刻與壯錦的紋樣結合,那麼這種帶有民族特色的傢俱必然是大受歡迎。
各種壯錦紋樣
傳統的壯錦紋樣一般分為三大類:一是以幾何裝飾圖案為主題的連續紋樣,二是以花卉植物為主題的複合紋樣,三是以吉祥瑞獸為主題的紋樣。這些紋樣包含了壯族文化中人們的圖騰崇拜、大自然的崇拜以及神靈祖先的崇拜。例如有勾連雲紋、同心紋、六角花、太陽花,還有蝴蝶紋、鴛鴦紋以及更復雜一些的雲雷紋、編織紋、回字紋等。
如此一來,將壯錦紋樣融入到城市傢俱,通過對傳統城市傢俱的再設計,不僅是對地域文化的挖掘,也是展現本地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壯錦風格餐廳
壯錦紋樣運用到餐飲空間設計上主要是考慮到它對餐廳環境氛圍帶來的烘托作用,提升了餐廳環境的品位和意境。試想當你步入這樣一家氛圍烘托得當、情意滿滿,又彰顯民族風格的餐廳,你的用餐心情一定是美麗的。而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是實物的裝飾,在空間有限、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引入壯錦的投影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壯錦
“剪不斷理還亂”壯錦卻“欲説還休”,充分發掘壯錦元素,豐富壯錦文化內涵,無疑是當下人們需要深入思考的。
寫在最後
回首數千年來壯錦的發展歷程,它無不與壯族文化緊密相連,與八桂大地血脈相容,成為了壯族優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民族文化大融合與物質生活富裕的情況下,壯錦也面臨着生存與發展的共性難題。通過發展模式的大膽創新、工藝技術的大力革新、文化內涵的深入發掘,壯錦必將以絢麗熱烈的魅力繼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