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走進紅色美麗村莊】八十年,陝北兩次變“江南”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休閒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6月9日訊 (記者 梁木)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這首寫於1943年的歌曲《南泥灣》,誕生在革命聖地延安。1941年,隨着八路軍第一二〇師第三五九旅進駐延安南泥灣,一場在中國革命史上濃墨重彩的大生產運動,在“一把钁頭一支槍”的號子聲中,拉開序幕。

  八十年過去,南泥灣這片土地幾經變遷,由荒地變農田,由黃土變綠山,兩次在陝北打造出“塞上好江南”。

  “爛泥灣”到“南泥灣” 陝北變身好江南

  “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沒人煙,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進駐南泥灣,是環境所迫。時值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者瘋狂掃蕩,國民黨反動派包圍封鎖,陝甘寧邊區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毛澤東主席説:“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我們的困難真是大極了”。

  位於延安城東南方向約45公里處的南泥灣,是延安的南大門。自清朝起,這裏連年戰亂,土匪肆虐,人口外逃,逐漸變成了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爛泥灣”。

  而三五九旅的廣大官兵,沒有被這裏的荒涼嚇退,揮舞着鐮刀和鋤頭,在南泥灣開墾一片又一片的荒地。三五九旅旅長兼政委王震提出了“不讓一個人站在生產線之外”的口號。上至黨中央首長,下至每一位戰士,全部參與生產勞動。

  墾荒的困難是巨大的。衣食住行,關關難過。官兵們住在自己搭建的漏風、漏雨、漏光的草棚裏,使用着自己用彈片打製出的犁和鋤頭,把被褥、衣服都改制成麻袋,在重重封鎖之中運送糧食。

  在那段艱苦的歲月裏,廣大的官兵戰士用自己的汗水,甚至是生命,在原本貧瘠的土地上,開墾出豐饒的綠洲。據歷史統計,1940年,南泥灣的種植面積僅2450畝,年產糧食200石。僅在1941年,三五九旅的戰士們開荒1萬畝,產糧1200石,到1944年,南泥灣的種植面積達到26萬多畝,收穫糧食37000石,養豬5624頭,牛1200多頭,羊1.2萬隻,雞鴨數以萬計。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不是一句空洞的歌詞,而是南泥灣的真實寫照。1944年,“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在南泥灣休養期間寫下詩作《桃寶峪休養所》,身為湖南人的他寫道:“感謝軍人力,塞北江南村。清風與明月,都與故鄉同。”

  黃土高坡變綠水青山 再現塞上好江南

  上世紀40年代,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墾荒種田,讓原本貧瘠的土地煥發新的生機。但由於長期開荒,南泥灣水土流失嚴重,起風的日子裏黃沙飛揚,南泥灣的“泥”重新蓋過了江南的“灣”,塞上江南逐漸成為黃土高坡。

  1999年國家開始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南泥灣積極響應,過去戰士們扛着鋤頭變荒地為農田,如今村民們帶着鐵鍬還農田與林地。曾經的開荒是為了温飽,如今的還林是為了發展。

  退耕還林要面對的問題並不比開荒輕鬆。首先是要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在獎補政策激勵和黨員帶頭下,當地居民紛紛響應。但隨着刺槐在山上種下,瘋長的黃蒿爭搶了樹苗的陽光和養分,於是村民們浩浩蕩蕩上山砍黃蒿。除了黃蒿,來了羊羣。羊不僅啃草皮,還把栽種的樹苗破壞了大半,“除草人”又變成了“牧羊人”,黨員幹部們輪流上山守林護林,直到村民們都開始將羊圈養。

  20多年來,南泥灣共完成退耕還林47854畝,林草覆蓋率達到87%。

  退耕還林,南泥灣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發展。一方面,南泥灣開闢林下經濟,發展羊肚菌、森林豬等林下經濟產業。另一方面,南泥灣依託自身優質的紅色基因,以紅色文化與 “美麗南泥灣、陝北好江南”吸引遊客,發展紅色旅遊,旅遊業收入佔到總收入的40%-50%。

  退耕還林,南泥灣同樣沒有放棄曾經拼命創造出的倉廩充實。儘管耕地的面積減少,南泥灣選擇了更科學的現代農業模式發展。2018年,南泥灣和北大荒農墾集團達成合作,將高標準育秧管理技術在本地進行示範推廣。而水稻田不僅提供我國三分之二人口的主食,對糧食安全至關重要,而且作為一種人工濕地系統,在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底,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成為陝北地區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率達到38.94%。

  兩次變革 不變的是南泥灣精神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這是侯秀珍家中四塊大木板上寫着的“南泥灣精神”。

  1944年,三五九旅離開南泥灣南下時,三五九旅九團九連副連長劉寶齋服從組織安排成為留守部隊的一員,繼續在南泥灣從事農業勞動、發展經濟支持延安的後勤保障。新中國成立後,劉寶齋拒絕了進城工作的安排,選擇繼續堅守南泥灣,一邊從事農業勞動,一邊為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國外的遊客講述南泥灣大生產的故事。

  侯秀珍是劉寶齋的兒媳,1984年劉寶齋去世時,將自己收藏的老照片交給侯秀珍,而侯秀珍則主動接替起父輩的事業,繼續為來到南泥灣的外地人講述那一段艱苦歲月。

  近40年來,侯秀珍每天都在講述歷史,從自行前來的大學生,到團體授課的學習班,她的聽眾逐漸增多,如今每天都要講六七場。她還自掏腰包,在家建起了一座劉寶齋紅色家風館,把父輩們當年的歷史照片和部分三五九旅戰士使用過的實物佈置成展示,供遊客近距離地觀賞與感受這段歷史。

  侯秀珍説自己現在腰疼、腿疼,但是嘴不疼,還能講,而她的女兒馬上也要退休了,計劃退休後就回家接替侯秀珍,繼續講南泥灣的故事。

  “我們會把南泥灣的故事一代代傳下去,一代代講下去,讓南泥灣的故事代代相傳,南泥灣精神永不磨滅。”侯秀珍説,自己家裏現在還種着2畝玉米,之所以堅持保留這2畝地,就是為了不丟掉南泥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精神。

  從開墾一片荒地,到養護一片樹林,南泥灣在任何困難面前都沒有低頭,用雙手奮鬥美好生活。從追求温飽到保護生態,南泥灣順應着時代的脈搏,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斷努力。在鄉村振興的號角聲中,“陝北江南”正一點點重新展露容顏。侯秀珍説起過去幾年,有人用破舊的村貌和環境調侃她:“讓你走你不走,這就是你們南泥灣?”而經過二次開發南泥灣工程的啓動,現在的侯秀珍可以非常驕傲地説道:“這就是我們南泥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