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聽説,潢川縣付店鎮一個村子裏遺有清朝古民居、千年古慄園。終於我還是按捺不住,趁着週末跟朋友一起去探尋蹤跡。
順着312國道來到付店鎮,能看到路邊有指示牌,我們一路順着路標指引,穿過水庫,還有大片杉樹林,再往前走就看到駱店村了。
往南是清朝古民居,往北是千年古慄園,隨機我們先去清朝古民居看看。
這是一個寨子,有獨立的大門,四周環水像一座孤島。據當地人説,寨子始建於清咸豐辛酉年(1861年),原來叫和親寨,建寨人為張親一、張真一兄弟。
張親一號靜庵先生,南寨建好後親題“和親”二字作寨名。“和親”二字是張家祖訓,凡後代子孫要和氣親熱,正直善良,不得為惡。
興許是好久未聽見雞鳴犬吠,我不忍打碎這世外桃源般的寧靜。看眼前一家人大門敞開,我輕叩柴門與主人嘮起家常。
再往前行,偶遇一清朝舊居,青磚砌牆,輔以木製結構的門、窗、閣樓等,錯落有致,優美典雅的古樸造型。村民説,這是唯一一處保留下來的清朝古民居。
南寨所居張氏在清朝時出過朝廷要員,民國時期出過3個縣長,據説最出名的是張悦訓,河南開封初成立大學時任校長,後任山東省省長韓復渠秘書。村口原立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聖旨”青石碑各一塊,現被當地一張姓村民收藏。
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還有幾間無人居住的瓦房。歲月留下的印記,除了時光變換,還有建築的更替,但無法改變寨子人人和睦向善的本心。
我們往北轉向千年古慄園。找了一圈路過一片甘蔗地仍不知所蹤,遂問路人,路人遙指遠處的房子,説那屋後便是。
正值秋末,古慄園的景色真是壯觀,泛黃的葉子和板栗殼落得滿地都是。還有退了殼的夏蟬,一動也不動地趴在樹幹上,與其顏色幾乎融為一體。
為了顯示這古慄樹有多粗,特意讓朋友抱了抱,目測兩人都抱不過來。
古慄園的看護人是一位80多歲老奶奶,她説打記事起,這樹兩人就抱不完。不過也有人説,這些慄樹大多是在清朝中後期所植種的,至少有着300年左右的歷史,但具體是多少誰也不知道。
上百年的栗子樹,它們或卧立,或橫斜,或端莊,或古樸,或蒼翠,或鬱郁,如傘,如蓋,撐一片天空,遮一片綠蔭。在漫長歲月的長河裏,它們選擇以站立的姿勢守望着腳下的土地,在那深褐色的粗樹皮的裂紋裏,滿是歲月的刻痕和風雨的記憶。
相傳清朝中後期,在信陽的潢川、光山、息縣三縣交界之地盛產板栗,其中,尤以潢川付店的駱店、林淮最有名。當時在駱店有個貨運碼頭,來往的客商在這裏通過小寨河將板栗販運到外地去賣。駱店是收購板栗的大集市,加之當地的板栗又糯又甜,所以客户就打出了“駱店板栗”的招牌。至今,當地凡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都還知道“駱店板栗”的傳説。
遺憾的是,這次沒能嚐到駱店板栗。臨別時,守園的老奶奶説讓我們明年八月十五中秋前後再來,嘗一嘗這古慄樹結下的果實......
《行走》是潢川在線出品的一檔遊記類欄目,旨在發掘潢川及周邊市縣好玩的地方。除了一些知名景點,還有隱藏在某個小角落的風景。歡迎網友們提供素材,你覺得哪裏好玩,快告訴小編吧,掃下方微信二維碼添加小編微信進驢友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