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之鄉 陶瓷名都】 陽城:歷久彌新 特色產業揚起振興“龍頭”
初秋午後,在蠶農李義平家的小院裏,陣陣微風送來桑葉的清香,地面和架子上躺着千百隻白白胖胖的蠶寶寶。“別看這些小蠶不起眼,它可是增收致富的好項目,養殖時間短、見效快。”李義平一邊給蠶換桑葉一邊説。
在山西省陽城縣,像李義平一樣的養蠶人就有3萬多。這項從漢代起就已作為當地百姓安身立命的產業,幾千年來曾為中外文化經濟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時至今日,這些不起眼的小蠶蟲仍然在為當地羣眾鋪就着一條寬闊的致富路。
恰恰在此時,距陽城縣城5、6公里的一道依山傍水的河谷裏,一座頗具現代氣息的民營企業“僑楓陶瓷”聳立在眼前。寬敞的設計室裏,75歲的喬加勝正坐在工作台前,專心地擺弄眼前的陶坯。
喬加勝原來是陽城縣國營陶瓷廠的廠長,退休後來到了女兒創辦的陶瓷企業,繼續從事着他鐘愛的事業,希望將自己積累一輩子的做陶經驗傳承下去,更希望將陽城百姓幾千年來一代一代陶瓷藝人口傳心授的技藝發揚光大,讓更多人都領略到陽城陶瓷的獨特風姿。
喬加勝指導孫女繪製陶坯。
今年,在中共陽城縣第十四屆代表大會上,晉城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陽城縣委書記姚遜提出要打造六大文化品牌即陽城的六張名片,“蠶桑之鄉、陶瓷名都”便是其中響噹噹的一張名片。
關於如何建設發展陽城,最基層的羣眾和黨政領導的見解是如此的一致,他們不約而同地都想到了這兩個一軟一硬、一黑一白的古老產業:蠶桑和陶瓷。
蠶桑之鄉 :絲路薪火今日燎原
“山近無村水近樓,小橋煙火數家秋。客來笑迎烹雞黍,一話桑麻夜未休。”在陽城縣董封鄉臨澗村一石碑上,明代萬曆年間吏部尚書王國光寫下的《臨澗更宿》一詩,真實記載了當時陽城的風土人情以及興盛的蠶桑產業。
陽城栽桑養蠶源遠流長,相傳遠古時期,黃帝元妃嫘祖,曾在陽城析城山花石溝一帶教民養蠶,開啓了中華民族栽桑養蠶的歷史。陽城境內更是有舜王濩澤魚獵,商湯王桑林祈雨,周穆王桑林觀桑的記載和諸多蠶桑史實和故事。
居家百姓把養蠶作為家庭經濟的重要來源,不少地方還為蠶姑修廟塑像,感蠶會、請蠶神、唱蠶戲等民俗活動延續至今。
新中國成立後,陽城蠶桑飛速發展。七十年代末就成為北方第一個蠶繭“萬擔縣”;陽城繅絲廠生產的“梅花”牌白廠絲,先後三次獲得國家金質獎章,產品遠銷亞、非、歐、美四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4年,陽城縣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授予“全國蠶桑標準化生產示範縣”。2006年,“陽城蠶繭”被國家質監總局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21年,陽城蠶桑申報國家第六批重點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目前已公示候選,進行保護性規劃。
工人挑選蠶繭。
滄海桑田,時事鉅變。陽城蠶桑歷經千年風雲變幻,至今仍綠桑遍野,蠶作不斷。這其中有地理之優勢,有傳統之淵源,但更重要的是有人為之根本。
近年來,陽城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積極探索蠶桑發展新路子,走出了一條“新技術 新品種 專業化 規模化=高效益”的農民快速增收新途徑。
“服務中心在每年的蠶歇期都會派技術人員以村或鄉為單位對蠶農進行技術指導。俗話説‘養好小蠶一半收’,現在服務中心推行的温濕自控小蠶集中共育新技術能使單張蠶產繭增加 10 斤以上!”陽城縣蠶桑服務中心技術骨幹張志剛介紹。
陽城縣董封鄉徵反坡村的蠶農安張社是小蠶共育技術的直接受益者。過去,他養的蠶發病率高,產量一直上不去。在接受了上門培訓後,安張社終於下定決心將他的蠶送去村小蠶集中共育室培育。
“經驗主義行不通了,還是要相信科學啊!經過小蠶共育,我家這一季的蠶每張多賣了400多元,收益直接提高了25%左右。”在參加了第一季小蠶共育後,安張社喜笑顏開。
隨着農民增收的要求漸高、呼聲漸強,單純的養蠶已不能滿足農民增收致富的需要。緊接着,陽城縣在延長蠶桑產業鏈條、開展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陽城縣委、縣政府積極躋身中原經濟圈。通過舉辦各種特色活動,向全國各地展示陽城蠶桑,推出獨具特色的桑葉茶、蠶砂枕、桑葚酒、絲綿被、絲綢服飾等特色產品,從而帶動陽城蠶桑從純生產型向文化旅遊型發展、從單一經營型向複合開發型轉化,實現了蠶桑產業上檔升級,為蠶桑增效、蠶農增收開闢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如今,陽城縣年蠶桑綜合產值達3億多元,佔全縣農業收入的27%。蠶農年人均收入達5000餘元。
蠶寶寶在吃桑葉。
桑田綠海鋪富路,金繭銀絲繡濩澤。“未來,陽城縣將進一步夯實桑園基礎、提高科技含量,壯大產業規模。打造全國著名蠶桑品牌,真正使陽城蠶桑業成為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支柱。”談及未來,蠶桑服務中心主任張滿慶信心滿滿。
陶瓷名都:繼往開來嶄露崢嶸
與蠶桑產業相似,陽城同樣有着悠久的制瓷歷史,是著名的陶瓷之鄉、琉璃之鄉,距縣城不遠的後則腰村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陶瓷村”。“南有景德鎮,北有後則腰”,這句古老的民謠彰顯了陽城在古代製陶技藝中的突出地位。
唐宋時期,陽城便因盛產黑白釉瓷器而聞名於世。至明清時期,陽城陶瓷產業達到極盛,成為朝貢用品,北京故宮古建築羣所用的琉璃瓦,有90%為陽城製造。上世紀70年代,陽城陶瓷廠所產的玉柱茶具,被人民大會堂宴會廳選用。
進入21世紀後,陽城縣委、縣政府不失時機、大膽決策,將以前分散各地、各自為政的陶瓷生產重新組合,讓陶瓷生產走向集羣化、集約化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使現代化生產和傳統工藝相結合,不斷推陳出新。
世界陶瓷看意大利,中國陶瓷看廣東佛山。為了搶抓中國國內陶瓷行業品牌塑造的契機,陽城積極推動陶瓷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強化與佛山產區政府、協會、學會及優秀企業的交流、溝通、學習,連續數年組織縣裏陶瓷企業參加第四大世界級陶瓷和衞浴交易博覽會——佛山(國際)陶瓷及衞浴博覽交易會。
“華冠的第一個出口訂單就是在佛山國際陶博會上拿到的,發往烏茲別克斯坦550噸的陶瓷產品。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山西陽城,瞭解陽城陶瓷。”陽城陶瓷代表企業華冠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白軍峯介紹。
精美的法華作品。
2018年,在吸納了展會經濟在區域品牌打造方面的成功經驗後,陽城縣舉辦了首屆山西·陽城(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吸引了海內外逾6萬人次前來參觀。首屆陶博會期間簽訂各類產品購銷協議金額達到18億元,簽訂投資合作項目總額15.7億元,“陽城陶瓷”和“陽城琉璃”的品牌影響力可見一斑。
“陽城陶博會吸引了全行業對陽城陶瓷的關注和聚焦,為陽城擴大對外交流、區域品牌塑造、經貿業發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創造了無限商機。”在第33屆佛山(國際)陶瓷及衞浴博覽交易會上,佛山市鄱陽商會會長、奧陶科技董事長歐陽天生向陽城提出建議:“要把‘陽城陶博會’打造成華北地區最具有影響力的專業會展品牌,突出特色,叫響陽城‘琉璃之都’,擦亮‘華北瓷都’新名片。”
能走得出去也要能引得進來。今年40歲的陳鋒是山東臨沂人,在陶瓷產業已經幹了十幾年。2020年,陳鋒來到陽城,成立了大富陶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牆、地磚的生產。
“陽城的營商環境更好,優惠政策更多。”談及為何離家,陳鋒只説了這一句話。陳鋒與陽城結緣,是從陽城縣招商局去山東招商開始的,優厚的政策扶持讓企業家們感受到了陽城的誠意。
如今,除山東人外,陽城陶瓷企業園區裏還有來自浙江、福建、江西的企業家。在陽城陶瓷協會的組織下,企業間通力合作、共享資源,隨時隨地溝通交流,目的只有一個:把陽城陶瓷做大做好。
“陶瓷是一個富民產業,在陽城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有信心將陽城陶瓷打造成不亞於佛山的產品。”陳鋒篤定地説。
現在的陽城縣已被中國建築衞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華北)建築陶瓷生產基地”之稱,陽城的“瓷都夢”,越來越近。
乘勢而上:協同發力重塑品牌
“要發揮次營、寺頭蠶桑產業基地優勢,延伸產業鏈條,引導蠶桑副產品加工集聚發展,帶動芹池、町店、董封、河北等鄉鎮蠶桑產業發展,構建‘桑-蠶-繭-絲綢-附屬產品’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重塑‘陽城蠶桑’品牌。”
“要緊緊圍繞打造‘陶瓷名都’,持續實施陶瓷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升瓷’方面想辦法求突破,大力發展先進建築陶瓷和特種陶瓷,全面拓展技術服務、商貿會展、物流運輸、循環經濟等新業態,不斷提升陽城陶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十四五”期間,陽城縣委、縣政府對蠶桑和陶瓷產業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
在蠶桑產業發展方面,下一步,陽城縣計劃投資1億元,完成省級現代蠶桑產業園創建;突出蠶桑服務中心人才技術和服務網絡的優勢,大力扶持禹伽豪、晉桑、博宇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發展一批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創新科學化養蠶新技術。
小蠶共育現場。
到2025 年,力爭新發展桑園7萬畝,蠶用桑、蛋白桑、果桑等各類桑園面積達到 10 萬畝;全縣豐產桑園建設、小蠶集中共育、大棚省力養蠶、方格蔟自動上蔟等新技術推廣率達到90%;產業園佔全縣蠶繭產量的75%,覆蓋農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1.75萬元左右。
“陶瓷產業是陽城縣實現‘直道衝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在2021年陽城縣委經濟工作會議中,縣委副書記、縣長牛琛明確指出要揚起特色產業“龍頭”。
具體而言,在“十四五”期間,加快建設陽城·廣東陶瓷新材料產業園、陽城·蘇州智慧產業園。支持大富陶瓷、福龍陶瓷、華冠陶瓷等老企業運用新技術、新裝備進行升級改造,推動陶瓷產業由低檔向高端進軍,實現由貼牌向自主品牌轉化,打造產業結構合理、技術水平先進、產業鏈條完善的中國北方建築陶瓷產業基地,陶瓷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
同時,堅持大力發展會展經濟,舉辦好第四屆陽城(國際)陶博會和第二屆琺華產業高層學術研討會。緊抓“山西三寶”市場效應,充分發揮陽城傳統琉璃產業優勢,大力實施琉璃產業振興計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琉璃品牌。
今天的陽城,正處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享有“蠶桑之鄉”和“陶瓷名都”美譽的陽城縣,將繼續以蠶桑、陶瓷產業引領陽城社會經濟、文化繁榮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一個生機勃勃、開拓創新、多元共享的活力新城正款款走來。
來源:人民網